浙江永嘉二中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返校考试.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012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永嘉二中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返校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永嘉二中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返校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永嘉二中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返校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永嘉二中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返校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永嘉二中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返校考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嘉二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返校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4页,答题卷1页,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 1、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A管理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哲学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C哲学可以为管理提供巧妙方法 D管理科学对哲学的基础作用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对立。 A唯

2、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代替人类的许多体力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对此,有人认为机器人终将产生意识,全面超越人类。这一观点 A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错误,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错误,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通过漫画创收(作者:方成)中人物的外在行为,人们可以读出他的内心世界。这说明A思维可以脱离存在 B意识可以超越物质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5李克强总理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

3、,“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 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一比喻表明 第4题图 A.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C. 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D. 方静方动,方动方静6.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是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社会历史性C.主观能动性D.直接现实7据英国每日电邮2014年3月19日报道,美国某研究机构发现,水星因炙热铁芯冷却效应,在40亿年间直径已减少大约14公里,比科学家们40年前的预想多了2倍。这说明预想与现实总是不一致的 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难以捉摸认

4、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 B. C. D.8有人在追逐财富中体验幸福,有人在追求事业成功中体验幸福,有人在广交朋友中体验幸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幸福感受和体验。该观点A.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 B.承认了联系的多样性C.夸大了意识到能动性 D.肯定了联系的必然性9.2014年2月15日,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另建议取消和下放6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政府自我削权体现了A.改变固有联系,创造新的联系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10“新常态”称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新特

5、点。“新”意味着经济发展出现新特征,“常”则意味着经济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平稳发展。在这里“新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A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C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11有人将“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和“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每天只比你多努力一点,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C.没有量的积累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必须抓住时机促成飞跃1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但改

6、革总伴随着阵痛。这种阵痛,表明事物发展A前途是光明的B道路是曲折的 C方向是前进的D趋势是上升的13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下列情形符合“斗争性”的是A.矛盾着的双方完全分离的趋势 B.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包含C.矛盾着的双方绝对割裂的趋势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14新学期,新气象。永嘉二中本学期将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高一、高二段全面施行导学案。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少数与多数的关系D系统与要素的关系15当前,深化改革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此可见,深化改革必须A. 抓住主要矛盾B.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C

7、.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D.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16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这启示我们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者相互联结 C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看到主要矛盾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7.有人在网上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概括为“喜大普奔”,作为人们的某种生活写照。可见,网络流行语根源于 A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 C价值追求 D创新精神18.核心价值观是

8、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温州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说明价值观A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C对社会意识具有重大的反作用D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92014年3月1日,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后,首次出资“零首付” 使“一元钱办公司”成为可能。这表明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归宿 D.改革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小林用假期打工挣来的钱,帮助了身旁有困难的同学,这给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下列说法与小林人生价值观相近的是A.

9、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赠人玫瑰,手留余香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范缜提出“形质神用”,下列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叶适的“言验于事” 王夫之的“天下为器” 朱熹的“理生万物” 颜元的“理在事中” A. B. C. D. 22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辽宁舰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报告 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 A B C D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诗人对“丰收”与“蛙声”的描写是对客观联系的主观反映 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了客观事

10、物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客观联系A B C D24. 生活因设计而美丽,设计来源于生活,并从细节为出发点最终深得其境,从而更好地服务生活。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 B. C. D.252014年3月24日,央视以校服如何“致青春”?为题,对重庆巴蜀中学推行校服改革一事进行了关注。他们根据时代的发展,一改沿袭20多年的运动型校服,设计出新颖时尚、青春靓丽的英伦校服,使不少学生对校服的态度从“不想穿”变成“想要穿”。学生态度的变化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如实的正确反映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矛盾双方

11、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统一A. B. C. D.26.在饮食上我们提倡要吃新鲜的,在通常情况下,这句话没有错: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则意味着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隐患。这表明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第27题图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 B C D 27漫画结论:这儿水深,需要架桥(作者:王征)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积极亲身参加实践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28. 习近平在所著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礼记中“莫

12、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要求党员干部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办事光明磊落,树立正确的物质观 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A. B C D.29.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 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上层建筑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A. B. C. D.30 “家风是什么”,不同的人对家风的诠释不同。学者说,家风是道德起点;小朋友说,家风是爸爸告诉我的百善孝为先;老人们认为,家风是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主要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