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项目研究_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研究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12812485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项目研究_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题项目研究_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项目研究_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项目研究_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研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研究 摘 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而且,农业又是弱质高风险行业,其中技术风险尤其突出,如果没有健全的风险保障机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会步履艰难。本文对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技术风险的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运用模糊递阶层次分析法对技术风险进行系统的测评,最后提出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降低和规避风险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技术;技术风险1 农业产业化与技术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指某一项理论、技术

2、发明或一个产品,经过商品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个全新产业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农业产业的分化、升级、递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农业产业化最终取决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能否转化为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性生产,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技术”(techn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经过熟练而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技艺。而更多的人把技术理解为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为各种工艺操作方法、技能和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的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主要是以生物技术、涉

3、农信息技术和海洋工程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且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能够改造旧产品,创造新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效率和增加效益的一切技术。例如,转基因抗虫棉、牛羊胚胎分割和移植技术、基因工程疫苗、核辐射育种等,这些技术都是为了增加效益、提高农产品乃至整个农业产业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从世界农业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20世纪上半叶,由于在农业生产中还很少应用科学技术,世界粮食亩产量由20世纪初的62kg,提高到1950年的67kg,50年间平均每亩年增长仅为0.1kg,且增长方式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以杂种优势理论、遗传学理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逐渐转

4、化为农业高新技术并运用于农业生产中,1950年到1980年,世界粮食亩产量由67kg提高到153kg,30年间平均每亩年增长2.8kg,是前半世纪的28倍(王兆松等,2001)。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还不算高,缺少重大的农业高新技术,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刘慧,1999)。同时,我国农业技术供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农业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严重脱节,科研选题不能充分及时反映农业生产方式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一方面农业生产中急需的技术得不到供给,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机构的30

5、%科技成果却束之高阁(王文烂,2001)。技术障碍就成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技术风险的足够重视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关键。2 农业产业化技术风险构成分析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主要是在农业科学技术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因技术的不成熟或其应用条件不具备导致项目失败,给行为主体所造成的损失。它们不仅是一些纯技术原因(包括技术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也涉及到一些非技术因素,如信息的不对称及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研发推广人员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技术环境的不确定性、农民接受和使用技术的局限性等方面,并且这些因素彼此交织在一起,交互发生作用。因此,其风险性比其它

6、应用技术更大。经研究认为,在整个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所承受的技术风险可主要归纳为以下三大类:2.1 技术研发风险。技术研发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性活动。技术研发风险是在从事农业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以及对技术成果进行实用性或工艺性再开发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主要包括失误风险,即市场需求与技术开发资源的错位,包括由于能力不足、方法论偏差、预测失误等导致的失败;中断风险,即技术开发活动中途无法进行下去的风险,比如技术开发的带头人突发变故,又无人可以接替,或者技术开发过程因种种障碍突然中断等;时间风险,即技术开发未能如期完成,从而失去其价值;流失风险,技术的一些构成要素,如技术成果、人才

7、、信息等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些要素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能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流向企业外部,导致技术成果被他人仿冒或被侵权。技术要素的流失不仅是企业的损失,而且它们一旦为竞争对手所掌握,还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2.2 技术市场风险。即指虽然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市场上却失败了。投入了巨额的技术开发资源,但最终上市的新商品却滞销的情况屡见不鲜。技术市场风险主要包括:转让风险,技术成果不能及时转让而使得其技术投入不能收回,以及使得专利年费累积额增加所造成的成果维护费风险;竞争风险,即在技术竞争中负于竞争对手的风险;公司管理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竞争技术,就有可能把这种风险转化为实现进

8、一步发展的机遇;时间风险,技术成果因时间推移而导致剩余保护日期日渐缩短的风险,以及技术上的无形磨损导致比较技术水平下降的风险。需求风险,因技术商品价格的上涨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导致技术产品的滞销或不能及时转让。欧洲商业管理学院的Chen Kim教授和 R.Mauborgne教授研究高成长企业成功原因时提出了“价值曲线”和“价值创新”的概念。价值曲线描述的是不同产品之间价值因素的相对差别。在产业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时,用户会在不同的价值因素中作出取舍。受到顾客欢迎的产品,实际是它的价值曲线得到了顾客的认同。由于用户获取和运用技术的目的是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最终要表现为产品某

9、些性能的改变。因此技术的商品化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价值创新过程,而市场风险的大小则取决于价值创新的方向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程度。2.3 技术使用风险。成功的技术成果必须通过产品开发来实现。每一项技术,尤其是农业技术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农业技术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在应用时比一般技术较难掌握。1998年,湖南省宜章县某农户在村里率先种植两系杂交水稻,结果由于技术指导失误及气温突变,导致0.2公顷多良田的晚稻只收获了100多千克稻谷,损失惨重(徐勋华,2001)。据调查,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技术使用风险主要有:能力风险,使用者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差异;配套技术风险,一项新的技术发明后,往往需要一些

10、专门的配套技术的支持才能使该项技术转化为商业化生产运作,如果所需的配套技术不成熟,也可能带来风险;环境风险,新技术所要求的气候、温湿度、水土等自然条件情况。农业科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地域性极强、可控性差、转化周期长等,因此,这种特殊性的活动能否产出成果是不确定的,经常出现因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而失败;替代风险,技术前景不确定,如果企业缺乏持续开发的能力,新技术就无法得到进一步完善,或企业没有能力开发周边产品或服务,也容易影响到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同时,由于现代知识更新的加速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致使新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一项新的技术或产品被另一项更新的技术或产品所替代的时间是难以确定的。即使在

11、技术开发阶段取得了成功,并进入了商品化阶段,但该技术能否被长期使用,还有赖于市场状态和竞争技术的条件。技术的寿命周期是表征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多长期限的指标。寿命周期长的技术可以说是成功的,昙花一现的就不能说是成功的。3 农业产业化技术风险的测评尽管技术在研究开发、推广和使用中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但就整个过程来看,技术风险的发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国外的研究资料可知,美国早在1972年就成立了技术评价办公室(OTA),主要任务是对重大的新技术进行技术评价,为国会提供高层次的技术评价报告,让决策者对重大的新技术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制定正确的技术政策。法国、荷兰、丹麦、德国和英国

12、等国家对技术评价的理念也深感兴趣,并于20世纪80年代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国内对风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具体对技术风险的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技术风险分析方法,对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的分析则少之又少。本文希望能在此问题上做一些尝试。对技术风险研究的实际价值是技术风险的定量化。通过数学模型将模糊的风险差问题加以分析评价是技术风险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对风险的测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概率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风险指数分析法、系统动态分析法、逻辑演绎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蒙特卡罗分析法(毛禹忠等,2001)等。由以上分析可知,技术风险存在

13、于农业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而某一项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又是在许多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在整个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许多技术风险因素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征,人们很难用传统概率统计方法,对影响项目经济风险状态的各种因素变化趋势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为更能准确地反映风险状态的本质和整体发展变化特性,本文提出应用模糊递阶层次分析法,对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状态进行测评和分析。该方法是将模糊数学理论和递阶层次分析2递阶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

14、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AHP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它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对农业产业化技术风险进行分析,本文对模糊递阶层次分析法作了一些改进。3.1 技术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一般是在大量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且,影响技术风险的许多因素具有随机性和模糊

15、性。因此,在这里采用了定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技术研发风险、技术市场风险、技术使用风险三个一级评价指标,每一种评价指标又是通过许多个子评价指标来综合反映的,逐级展开,就构成了一个技术风险递阶层次分析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技术风险(高、中、低)技术研发风险B1技术市场风险B2技术使用风险B3失误风险R11中断风险R12时间风险R13流失风险R14转让风险R21竞争风险R22时间风险R23需求风险R24能力风险R31配套技术风险R32环境风险R33替代风险R34第一层次(目标层) 第二层次(准则层) 第三层次(评价指标层)如果总的技术风险用R来表示,则Rf(R1,R2,R3)。3.2 农业产业化技

16、术风险的评价3.2.1 确定各个指标的评定等级定性指标按照习惯分为优、良、中、较差、差5个等级,用表示。在这里,“优”表示风险最低,依次类推,“差”表示风险最高。3.2.2 建立隶属函数,确定隶属度若某指标的实际值看成是其中某个区间上的普通点,则会造成落在两区间边缘附近的点的数值相差不大,而却相差一个等级的不合理现象。为此,引入了模糊概念。具体做法是:该区间中点的隶属度为1,而该区间两个相邻区间中点的隶属度为0,连接1和0,则得到某个指标在该区间的隶属度函数。根据指标的特征,拟定其隶属度函数为线性函数,且满足:若vj(j)=1,则vj-1(j)=0,vj+1(j)=0,其中为被评价指标或因素,=1,2,;为等级的个数,为等级。3.2.3 成立专家评审小组,就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