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5、理想与现实.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2199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观5、理想与现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生观5、理想与现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生观5、理想与现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生观5、理想与现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观5、理想与现实.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课教学案理想与现实【教学目标】1、树立崇高理想2、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预习导读】1、 理想是人生的,按理想的性质划分为, 、 的理想; 、 的理想。按理想的内容划分, 、理想。我们说的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还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2、树立崇高的理想 (1)崇高的理想的出发点是为了。 (2)不同性质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不同的作用。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 。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 3、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 区别: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现实属于社会存在。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 联系:理想现实。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 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现实,又可以为现实。 (2)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 艰苦奋斗的含义。 理想的实现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艰苦奋斗是一切有志者应有的。其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决定的。【重点难点分析】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

3、实的本质区别: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现实属于社会存在,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2)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第一,理想来源于现实,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第二,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人们的社会存在有巨大影响。第三,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这个转化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艰苦奋斗。 2全面理解、把握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4、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艰苦奋斗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本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指埋头苦干、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表现在事业上就是不怕困难、不避艰险、敬业守职、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等。 (2)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首先,这是由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决定的。艰苦奋斗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无论是实现社会理想还是实现个人理想,无论是搞好我们的学习还是成就我们的事业,都离不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消除“艰苦奋斗过时”的误解。其次,提倡艰苦奋斗

5、,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多,底子薄,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 (3)如何去艰苦奋斗?第一,要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这是战胜人生旅途中重重困难和挫折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第二,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艰苦劳动的结果,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第三。要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典型例题】 (2003年全国文综卷)2003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

6、。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有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点拨】本题考查“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属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该题在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自己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这一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艰苦奋斗应该继续坚持,然后再阐述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原因,回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即可。【答案】(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

7、和全国人民应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3)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热点点击】 背景材料 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杨利伟儿时的梦想是飞行。他参军成为飞行员后,严格要求自己,爱钻研,肯奉献,协同意识强,被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后,经过五年多的艰苦训练,掌握了飞行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宇宙航行学和航天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训练的强度比他当飞行员时大得多。他在回答香港中学生提问时说:“千年飞天梦圆,说明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完全有志气、有智慧、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分析点拨杨利伟的事迹说明,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一

8、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有着苇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实现崇高的理想,特别需要艰苦奋斗。一个人树立了崇高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在工作中展现人生价值。杨利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第一人就是最好证明。【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说:理想不能当饭吃。这种观点 (B) A有正确性,因为理想属于社会意识 B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理想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作用 C有合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辩证地看 D没有认识到理想有崇高与庸俗、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天下皆穷我独富,我

9、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富为真富。江苏华西人的致富观蕴含的人生哲理是(A) A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实现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人生才有意义 B实现个人价值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只有发展市场经济才能坚持集体主义 D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 3下列关于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关系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C) A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都是社会理想 B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C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最高理想 D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根本方向 4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精神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这告诉我们 (D) A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有了崇高理想,就能成就伟大的

10、事业 C任何理想都是鼓舞人们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动力D崇高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52005年5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这表明 (C) A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崇高理想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力量 C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崇高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6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一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这表明(C) A理想与规律不可分 B共产主义理想是崇高理想 c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科学的社会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

11、信念是统一的7有些人在青年时代,尤其是学生时代怀有远大理想。但当他们走上社会,看到种种丑恶、不合理现象时,便认为一切理想都是假的、空的。这些人 (D) 没有把理想与现实区分开来 没有超越现实没有认识到正是因为现实中有假、恶、丑的一面,才需要我们追求真、善、美讲求实际,有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 A B C D 8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一比喻告诉我们 (A) 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亲身实践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A B C D 9理想要变为现实,从主观方面讲,特别需要 (C

12、) A立足现实 B勤俭节约C艰苦奋斗 D提高自身素质 10一位哲学家说,生存是一种伟大的革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而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说 (D)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11愚公移山、卧薪尝胆、凿壁借光的故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的格言警句,共同表明 (D) A身处困难条件下有利于办事情取得成功 B理

13、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 C理想的实现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D理想转化为现实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2005年10月12日至l 7日,神舟六号这次多天航天飞行,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次开展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更意味着中国人的太空探索之旅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稳步走来了一支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据此回答1213题。12嫦娥奔月、大闹天宫,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不渝的梦想。伴随着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跨入太空的脚步,新中国的科学家们不知攻克了多少个技术难关,经历过多少次故障分析和付出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将千年飞天梦铸造成眼前的现实。这说明(B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4、B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13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发展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面对现实存在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能够体现自身强大实力的本领,才有可能为和平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发挥相应的影响与作用。上述材料蕴涵的政治学道理是(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维护世界和平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 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 A B C D 142005年5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