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81189 上传时间:2017-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上皮炎症细胞浸润与增生关系的初步病理学研究【摘要】 目的:初步分析食管癌高危人群内镜抽样普查食管黏膜上皮病变特点并探讨食管黏膜上皮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数目与上皮增生的关系。方法:对林州市合涧乡 1492 名无明显症状的自愿者行内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组织多点取材。对其中的 1480 例食管黏膜上皮病理诊断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 262 例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高倍镜下观察上皮内的炎症细胞浸润数目与上皮增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在 4049 岁年龄组为188(120/638)、5059 岁年龄组为 310(208/670)、6069 岁年龄组为 331(57/17

2、2) ;食管癌的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分别为 00%(0/638)、06 (4/670) 和 17(3/172)。在病理诊断的正常上皮、单纯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的上皮中,上皮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每高倍视野下大于10 的检出率分别为:75 (9/120)、387 (29/75)、436(17/39)、810 (17/21)、857 (6/7)。结论:食管上皮单纯增生以及非典型增生与上皮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数目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上皮内炎症细胞浸润 上皮增生 食管炎症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hologic ch

3、anges of mucous membrane of esophagus from high_risk popula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by endoscopic screening, and to evaluate the connection of the numbers of intraepithelial infiltrating inflammatory cells and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Methods:The samples from 1 492 symptom_free subjects living

4、in Hejian town, Linzhou citywere collected, and the pathologic diagnosis was made in 1 480 samples and analyzed initially. In 262 subjects selected randomly, the numbers of the inflammatory cells in the mucous membrane were counted under high power lens, and the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umbers

5、of inflammatory cells and the stage of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atypical hyperplasia was 188(120/638)in the subjects from 40 to 49 years, 310(208/670)from 5059 years and 331(57/172)from 6070 years, respectively and the prevalence of esophagus cancer was 00%(0

6、/638), 06(4/670)and 17(3/172)in the different age stages mentioned above. In the groups of normal、hyperplasia、mild atypical hyperplasia、moderate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severe atypical hyperplasia, the incidence of samples with inflammatory cells over 10 per high 3power field was 75(9/120), 387(29/

7、75), 436(17/39), 810(17/21)and 857(6/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numbers of the 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ng in the mucous membrane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stage of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Key WordsIntraepithelia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ng;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esophagitis河南省林州市是

8、我国,乃至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之一,食管癌的发病率在高发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林州市北部乡镇的食管癌的发病率是南部乡镇的 153 倍1 。2005_0911,林州市肿瘤医院承办林州南部合涧乡食管癌早诊普查工作,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病理学研究室应邀参与此工作。本文以此次上消化道内镜普查病理结果为基础,对食管黏膜上皮浸润的炎症细胞数目与上皮增生程度的关系进行初步地分析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普查对象选择林州市合涧乡的河西、辛安、郭家屯、大南山、大付街、王家 6 个自然村作为普查社区。1492 名无明显症状的常住居民(男性 564 例,女性 928 例,男女比例:4564928=1165。年龄 4

9、070 岁) 自愿接受普查。12 取材方法普查对象接受严格的年龄、住址审查和内镜取材,胃镜钳取可疑病变的食管、贲门或者胃组织。操作方法见参考文献2 。标本处理:体积分数 75%的酒精固定 35h,脱水、包埋。13 食管黏膜的形态学观察以及上皮内炎症细胞计数为更细致地了解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合林州市肿瘤医院病理科临床病理诊断,我们在 1480 例食管黏膜上皮样本中随机抽取 262 例,光镜下详细观察食管黏膜上皮增生情况以及浸润食管上皮内的炎症细胞计数。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由 2 个基本区带构成,基底层由 3 个细胞厚度的增生嗜碱粒细胞组成, 胞浆很少。 基底层不足上皮厚度的15%。上皮增生表现为基

10、底层增厚和固有膜乳头隆起延长3 。非典型增生在增生同时伴有异型上皮细胞,具体各级非典型增生的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4 。炎症细胞计数:随机抽取 35 个非重叠高倍视野(HPF),综合各 HPF 的炎症细胞数,求出平均值。鉴于标本只有黏膜层,根据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内每个 HPF 淋巴细胞大约少于 10 个5 ,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提示炎症反应。我们暂定食管黏膜上皮浸润的炎症细胞10,即有炎症的倾向。14 统计学处理建立资料数据库,利用 Excel 数据库及SPSS115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检验。52 结果21 纤维胃镜的结果病变的贲门黏膜 66 例,胃窦 6 例,胃体 7例,幽门 3 例。癌症检

11、出率 13(20/1492)食管癌05(7/1492),贲门癌 07(11/1492),胃体癌 01(2/1492) ,食管炎症检出率 86(128/1492) 。22 食管病变的病理类型(表 1)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级炎症、非典型增生以及表 1 内镜普查中食管黏膜病理诊断的年龄分布46940各类增生伴炎症有 21 例。50各类增生伴炎症 25 例。60各类增生伴炎症 6 例。炎症检出率:86 (128/1492)2=6525 P005 癌症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 50 岁以后,炎症及中度非典型增生以上病变(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和癌)的发生机率明显增高(2478 ,P20/HPF 的标本有 2

12、2 例,检出率84(22/262)。各组炎症细胞数目随增生的发展逐渐增多,提示:炎症细胞浸润与食管上皮细胞的增生有关。炎症细胞对食管上皮的增殖尤其是非典型增生的发生可能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图 14 ,6封 2)。有明显炎症者(炎症细胞20/HPF)占所有观察对象的84(22/262),这同林县肿瘤医院炎症的检出率 86基本相符。表 2 262 例食管黏膜中浸润的炎症细胞及细胞增生情况3 讨论河南省林州市以及下属的任村镇、姚村镇、东岗等乡镇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早在五六十年代,已经开始了对这些地区病因学的调查和研究(生活习惯、土质水质、微生物、微量元素等)6 。随着食管癌细胞学和内镜普查的开展,

13、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有了下降的趋势7 ,同时为食管癌病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林州市合涧乡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林州各乡镇中处于较低水平8 。该乡此次为第 1 次接受大规模的内镜普查,未经过营养干预,保持了本地原有的生活习惯。本次普查病理诊断为食管炎者为 86(128/1492)。有学者认为,返流性食管炎或Barretts 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关。慢性非特异性食管炎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报道较少。张延瑞等9发现高发区人群的慢性食管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低发区。同时,伴有食管炎的食管上皮的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发生机率均高于无食管炎的食管上皮。Murphy 等10通过对 2013 例组

14、织学诊断为非 Barretts 食管的食管炎病人的队列前瞻性研究中发现,非 Barretts 食管的食管炎增加了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危险。慢性食管炎在高发区的食管7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食管上皮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来自于黏膜固有层,炎症细胞突破食管基底膜到达食管黏膜上皮,通过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尤其是慢性炎症,对上皮长期刺激,这就为食管上皮的增生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本次普查从健康人群出发,通过对食管黏膜上皮的观察发现,食管内浸润的炎症细胞数目与食管上皮的增生程度呈明显相关性。有些淋巴细胞浸润较为严重的食管上皮出现严重的组织结构紊乱、破坏。在食管上皮的中、重度非典型增生

15、中,淋巴细胞浸润的程度较为明显。张国红等11也发现,局部浸润的炎症细胞导致局部基底膜的中断和缺失,从而引起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的发生。近年在对炎症与癌肿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炎症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12 。国外有研究证明免疫系统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的双重作用。炎症时被活化的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可产生某些致炎性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促使淋巴细胞回至肿瘤, 这些淋巴细胞被称之为肿瘤相关的淋巴细胞,其可产生多种因子, 刺激肿瘤细胞的变形和肿瘤血管的生成,以促进肿瘤的生长13 。尤其是重度食管慢性炎症是食管鳞状上皮癌变的基础14 。诸多文献报道,食管癌高发区色素内镜多点检查较之脱落细胞学对早期微小病灶以及各级癌前病变的准确检出有较大的优势。内镜普查对食管炎检出起着重要的作用。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关系在肝和胃等器官都有较为明确的促进关系。相对而言,食管是一个炎症发生较少的器官,慢性食管炎与食管癌的关系还不确定。本文只是从最基本的形态学方面出发,初步提出食8管内炎症细胞浸润的数目与食管上皮增生程度有相关性的现象。通过对无症状食管癌高危人群普查所钳取的食管上皮黏膜的观察,发现食管上皮的增生与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有相关性,但具体是否与食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