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09112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河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河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河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河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河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太原市依托历史名人傅山、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区的这一做法是基于:独特的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B C D2、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这一举措: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成为展示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重要手段,A B C

2、 D3、 “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和凯撒们的胜利更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的他们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的越来越宽广了”这个通过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4、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这表明: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加强的,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归根结底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的基础,A B C. D5、有调查显示许多

3、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他们表示不仅在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从中华文化中找到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想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走红网络由此可见: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提高你的审美素养,6、 “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A在文化生活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 B主动感悟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人文素养,C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7、太原市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车活动,使不少司机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好习惯,同时感受到了快乐和尊重,汽车社会需要建设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文化影响人的实

4、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健康的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 B C D8、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8年第13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多彩非遗美好生活“根据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做出的正确推断是: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化载体,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利用好文化遗产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保护文化遗产,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A B C D9、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选择用微信交

5、流信息,这种现象揭示了: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传媒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D10、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的欧洲模仿拜占庭帝国。这说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民族文化最终要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文化创新不能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A B C. D11、故宫博物院众多神兽塑像变成了“萌萌哒”的卡通人物,上海博物馆的青铜藏品,变成了可以立起来的手工动画玩具;一批从中华

6、经史典籍、神话传奇中脱胎而成的当代动漫作品正在热播;“汉服热”,“唐装热”与“动漫热”相辅相成,正在形成新的时尚产业。传统文化与动漫的融合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了有益借鉴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增添了文化的功能A B C. D 12、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

7、界文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 B CD13、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14、习近平主席曾打过一个生动的地方,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酒和茶,不是不可

8、兼容,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这表明: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B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推动民族间文化相互借鉴,C要坚持求同存异原则,认同他民族文化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5、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16、“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故宫负责人这样分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但服务年轻人,绝不只是“老爷爷

9、卖萌”。更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内容产业的生产中来,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的传承必须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ABCD17、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用本国文字就能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而中国媒体却出现很多诸如:“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呼吁国内媒体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B需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C需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8、

10、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A B C. D19、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

11、断发展的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20、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21、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

12、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A. B. C. D.22、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道德标准,生活方式等诸多要素,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最佳载体,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借节庆来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民族发展全过程,民族精神是

13、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A B C. D23、“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缔造者与建设者,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整体风貌与精神追求,红船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进不断前进的初心和使命,A B C. D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情寄于言,习近平主席用生动的语

14、言刻画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特质。习近平的话表明: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可直接表现为物质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珍惜和爱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 B C D25、近日,广电总局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坚持四不用的标准:既对党离心离德,品质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低俗,媚俗,恶俗的节目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另外总局明确要求,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和(颓废文化)坚决不用。之所以坚持上述标准是因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颓废、庸俗、非主流文化A B C D26、“落其实者思其树,引起流者思其源”,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文化的时代创新,需要牢牢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是要回到它历史的、文化的源头去寻找契机,这启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