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07956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第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云南鲁甸发生特大地震,党和中央高度重视,紧急调拨大量军用大衣、超轻薄帐篷、吊挂式多功能应急灯、长袖夹克式迷彩服等救援物资,这些“救灾物资”()A. 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B. 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C. 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D. 是商品,因为它满足了灾民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这些“救灾物资”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因此不是商品,C项符合题意;这些物资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A项说法错误

2、;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灾民的需要的物资不等于就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必须用于交换,B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判断一个物品是否商品,一要从含义本身去判断,即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不是商品,是劳动产品而不是用于交换的也不是商品;二是从商品的基本属性上去判断,即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没有使用价值一定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也不是商品。2.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烹饪技术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关于“技能互换”的说法正确的是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技能互换”不属于商品流通“技能互换”

3、作为非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技能互换”不符合等价交换原则A. B. C. D. 【答案】A【解析】 “技能互换”也属于商品交换,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题肢适合题意,排除;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技能互换”没有通过货币实现,不属于商品流通,适合题意;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其交换也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题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3.如果某国在一年里

4、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货币供应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A. 1000、1250B. 1200、1350C. 1000、1200D. 1400、1300【答案】A【解析】根据“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可知流通中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40*150/6=1000亿元,保留A、C。根据“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

5、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40*150*(1+25%)/6=1250亿元。因此保留A,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A。【点睛】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纸币的发行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纸币发现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发行过少,会引起通货紧缩。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4.假设某国2016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7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7年的价格分别是A. 5元,6元B. 5元,12元C. 20元,6元D. 8元,16元【

6、答案】A【解析】2016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7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5.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A. 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 观念上的货币C. 现实的货币D. 一种价值符号【答案】B【解析】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表明的是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数量关系,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据此可以选出B项,

7、排除C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价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6.现在,“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 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发生变化B. 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C. 这说明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D. 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答案】C【解析】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体现了人们的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体现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了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有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C错误,因为享受资料

8、消费不是人们消费的主流。【考点定位】消费结构【名词点击】如何全面理解消费结构及变动(1)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一般顺序是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2)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就经济因素来说,主要受到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以及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3)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结构及其变动情况的经济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消费结构越差;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一个国

9、家或家庭生活越富裕,消费结构越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水平,低于30%为极度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等。7.小赵同学家最近贷款买了新房,用现金买了轿车,一家人还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请钟点工帮助做家务。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小赵一家消费类型的是()外出旅游属于生存资料消费购房属于贷款消费请钟点工做家务属于租赁消费购车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A. B. C. D. 【答案】D【

10、解析】【详解】在小赵一家的消费中,购房属于贷款消费,购车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项说法正确;外出旅游、请钟点工做家务均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或劳务消费,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维持生存为目的,最基本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满足发展的要求,重在全面发展素质);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享受的需求,最高层次消费,重在身心愉悦)8.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

11、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PW数据表示购买的着装是否物有所值。Cosplay(角色扮演)活动中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以及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其CPW数值高,不建议购买。可以购买的衣物是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和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适宜购买,不建议购买。该题选C。考点:消费9.下列不属于公民的政治生活内容是()A. 财政部拨款给辽宁等地旱情严重的灾区B. 选举镇人大代表C. 参加社区“文明在行动”的活动D. 举报个别干部的违法犯罪活

12、动【答案】A【解析】选项A属于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的体现,不是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选项B属于公民参与民主选举,选项C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管理,选项D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均与设问不符。故本题应选A。【考点定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名师点睛】参与政治生活参政在我国,“参政”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相对应的,主要指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和制定等,同时人民政协也就有参政议政职能;“参与政治生活”是对我国公民以各种方式进行政治活动的高度概括,如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其范围要比“参政”大得多。10.据人民日报报道,一名中国籍的18岁女学生拒绝申领美国总

13、统奖,原因是申领该奖项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她不想为了拿一个奖而放弃国籍。她的行为()A.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维护了国家荣誉和自己高尚的人格C. 维护了国家的安全D. 不符合国际主义的要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一名中国籍的18岁女学生拒绝申领美国总统奖,原因是申领该奖项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她不想为了拿一个奖而放弃国籍”,表明了该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这不仅维护了自己的高尚人格,也维护了国家的荣誉,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亦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11.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

14、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决回校学习小军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的“黑”网吧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到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小伟督促做生意的父亲及时交足税款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决回校学习,项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小军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的“黑”网吧,是行使公民的监督权,项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项中小文的做法是错误的,不是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方式;项中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不是公民的权利;正确选项为A。【点睛】怎样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方面,

15、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12.初中生张某在长途客车上看到有小偷作案后,悄悄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在车门处”几个字给失主和司机看,这一机智的做法最终使得小偷被抓,避免了损失。张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正义。下列对张某行为的认识错误的是A. 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亲社会行为B. 能够有效制止和预防犯罪发生C. 正义行为,维护了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D. 见义智为,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答案】B【解析】【详解】张某以手机短信的方式见义智为,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正义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正义,ACD项均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张某的行为并不能够有效制止和预防犯罪发生,B项认识错误,但与题意要求相符;正确选项为B。【点睛】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