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806730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论述类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疏通文句,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及重点文言语法知识。2.融会贯通,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3.读书明理,理解把握文中孟子的“仁政”思想,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1字音辨识(1)数罟()(2)洿池()(3)鸡豚() (4)狗彘()(5)庠序() (6)孝悌()(7)饿莩() (8)曳兵()(9)不可胜食() (10)养生丧死()(11)狗彘之畜() (12)不王者()答案(1)c (2)w (3)tn (4)zh(5)xin(6)t(7)pio(8)y(9)shn(10)sn(11)x(12)wn2通假举要(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_(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2、矣:_(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4)无失其时:_答案(1)通“毋”,不要(2)通“斑”,花白(3)通“途”,道路(4)通“毋”,不要3词语解释(1)河东凶亦然:_(2)王好战:_(3)请以战喻:_(4)兵刃既接:_(5)弃甲曳兵而走:_(6)不违农时:_(7)谨庠序之教:_(8)申之以孝悌之义:_(9)不知检:_(10)王无罪岁:_答案(1)这样(2)喜欢(3)有“请允许我”的意思(4)已经(5)拖着/逃跑(6)违背、违反、文中指耽误/季节(7)谨慎,文中指认真从事(8)反复陈述/道理(9)制止、约束(10)年成4古今异义(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义:_今义:a.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b

3、.特指银河系。古义:_今义:凶恶;厉害。(2)弃甲曳兵而走古义:_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_今义:保养身体。(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义:_今义:a.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b.助动词,表示许可;c.助动词,表示值得。(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义:_今义:连词,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答案(1)黄河。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跑,文中指逃跑。(3)供养活着的人。(4)可以凭借。(5)两个词,这样却。5一词多义(1)数(2)直(3)发(4)食(5)胜(6)凶(7)加答案(1)密/几,若干/命运/屡次/计算(2)只是、不过/与“曲”相对,不弯曲/价值/

4、径直,直接/正确(3)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射/征发,派遣/开放/出发/发出,发生/兴起/发射/头发(4)动词,吃/动词,吃/动词,喂养(5)尽,完/承受,禁得住/胜利/超过/宏伟的,美好的(6)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不幸/杀人的人/不吉利的事(7)更/增加/施加/放/夸大6词类活用(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2)谨庠序之教:_(3)然而不王者:_(4)王无罪岁:_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穿(2)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3)名词用作动词,为王(4)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7虚词辨析(1)于(2)之(3)以(4)而答案(1)介词,比/介词,对/介词,在/介词,到(2)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

5、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助词,的/代词,代百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3)介词,用,拿/介词,按照,依照/介词,把/介词,凭借/介词,因为(4)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8句式特点体会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文:_(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_(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文:_(4)鸡豚狗彘之畜。译文:_(5)申之以孝悌之义。译文:_(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_(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_(8)非我也,岁也。译文:_(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文:_答案(1)判断句,“是也”,代词与语气词连用

6、,表判断。(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2)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邻国”置于形容词“多”之后。那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3)判断句,“也”表判断。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4)宾语前置句,“之”提前宾语,宾语“鸡豚狗彘”置于谓语动词“畜”之前。畜养鸡、狗、猪一类的家畜。(5)状语后置句,状语“以孝悌之义”置于谓语动词“申”之后。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6)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道路”置于谓语动词“负戴”之后。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7)宾语前置句,宾语“之”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做到)这样却还不

7、能使天下百姓归顺,是不曾有过的事。(8)判断句,“也”表判断。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9)固定句式,“是何异于”译为“这和有什么不同呢”。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状语后置句本课出现了一些很典型的状语后置句,这种句式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大家应掌握状语后置句的相关知识,具备辨识这种特殊句式的能力。1理解相关知识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2掌握常见类型(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以其无礼于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此句中的“于晋”为介宾短语,应该移到“无礼”的前面作状语。(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鸿门宴)应该是“以事具告”,“以事”为介宾短语作“告”的状语。(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相与枕藉乎舟中。(苏轼赤壁赋)“枕藉乎舟中”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舟中”应该移到“枕藉”的前面作状语。9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