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新人教.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05702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鄱阳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新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鄱阳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新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鄱阳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新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鄱阳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新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鄱阳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新人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鄱阳中学20132014学年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村落,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参加学校运动会;某国议员竞选;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A.B.C.D.2、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堪比当年渴望,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了3.5亿元的广告收入,四五千万的版权销售(包括电视台版权和网络版权)收入,总收入为4亿元的经济效益。这反映了中国好声音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与经济相互交融; 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2、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A.B.C.D.3、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这种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 )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A.B.C.D.4、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材料表明(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反对文化霸

3、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C.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D.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天空没有星星照耀,她会黯然无光; 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回答5-6题5、公益广告唤起人们内心的公德意识和行动信心,“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这主要表明( )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

4、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7、西藏以独特的原生态文化,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唐卡艺术形式诠释西藏传统文化,在充分挖掘西藏民间文艺基础上进行艺术深加工和再创作,属国内首创的西藏生态舞台艺术剧目。西藏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B.C.D. 8、“我的光彩来自你的风

5、采”“不同的路,相同的裤”,广告文化、旅游文化、短信文化、网络文化等正悄然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A.人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B.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9、“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安思危,处治思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名言警句让人感到一种崇高之美、力量之美,读后感觉到有一股浩然正气充盈体内,心胸开阔,境界提升。材料主要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0、“我们唱着

6、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这句歌词表明( )A.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1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B.C.D.12、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的文化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

7、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因而,依靠法律手段来抢救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显得刻不容缓。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B.C.D.13、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A.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都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D.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4、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认为,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拉冲突

8、引起的。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世界文化的趋同才能化解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B.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文明的冲突C.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D.文化既是本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之间根本不存在冲突15、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这表明( )A.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日渐融合B.亚洲各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D.亚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消解英语的影响16、粤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成功后使得现代粤剧在继承传统粤剧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9、,实现了现代表现手段与传统粤剧的精妙结合,使这一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这表明粤剧( )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在丰富文化传播的手段中把握特质A.B.C. D.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者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的的是(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B.文化传播具历史性C.网络等现代版传媒正逐步替代传统媒体D.现代传媒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海峡两岸人民欢聚一堂,感受“

10、同根、同祖、同文化”,诉说“亲情、友情、乡情”。据此回答18-19题。18、两岸共度佳节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19、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能够促进民族的兴旺发达A.B.C.D.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集体狂欢”。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据此回答20题。20、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D.传统文化

11、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1、漫画孔子的无奈告诉我们( )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只看经济利益文化创新必须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要想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推动文化工程建设A.B.C.D.22、昔日风光无限的“晕”字如今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雷”“躲猫猫”“打酱油”“俯卧撑”等通过网络一夜走红。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发展离不开网络的进步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C. 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的发展方向D.文化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23、民间剪纸是中古代传统民间艺术。长期沿袭下来所形成的特定的“剪纸语汇”是现代剪纸的依据,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根,失去了中国民间剪纸的风格特色。“剪纸语汇”是“现代

12、剪纸的依据,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根”,这说明( )A.文化的创新要以文化的继承为基础B.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C.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文化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2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5、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小提琴协奏

13、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的重要性A.B.C.D.26、陈独秀、鲁讯、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 )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容并畜,海纳百川C.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D.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27、古运河是扬洲的母亲河

14、,近年来,扬州在进行改造提升时,不断将壁画、雕塑、盆景、楹联、诗词等文化符号“注”入古运河,使古运河成为扬州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这说明(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在交流中继承和发展;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B.C.D. 28、 2012年10月10日,2012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落下帷幕。我国文艺团体在本届演交会达成签约项目72个,累计交易金额6.5亿元人民币,包括舞台剧功夫熊猫、杂技剧西游记北美巡演、芭蕾晚会梁祝奥地利巡演、舞蹈非洲脚印中国巡演、舞剧岭山秀水加拿大巡演等。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我国借助文化渗透方式 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