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二政治期中无.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05696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二政治期中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高二政治期中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高二政治期中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高二政治期中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二政治期中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1、“累觉不爱”、“中国大妈”、“待我长发及腰”、“土豪金”、“涨姿势”等网络新词,多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说明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C网络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探月工程拿到的第一张“返程票”,开创了中国航天的又一项新记录,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表明A文化力

2、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发展决定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3、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在中国首周末票房达到了6.11亿的高成绩。变形金刚4是全球首部采用4KIMAX3D高清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其高清摄影占全片60%的画面。好莱坞非常重视全球第二大票仓的中国,取景地点融入了中国元素,包括重庆武隆、香港,李冰冰等中国演员也参与演出。这说明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文化对经济有重大促进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 B C D4、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

3、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基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5、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A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C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D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6、习近平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4、之所以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 B C D7、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8、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

5、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在长期交流中逐渐趋同 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A. B. C D9、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观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加强融

6、合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B和睦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C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D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10、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A.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B.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C.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D.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11、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

7、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 B C D12、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诗、书、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这表明( )A教育是人类

8、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 13、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对珠算成功申遗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B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制C有利于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有利于展示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4、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

9、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15、“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 B C D16、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

10、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A. B. C. D.17、岭南画派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他们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和“摘水撞粉法”以求其真,融合中西绘画之长,创作出独具风格的崭新作品。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坚持博采众长,倡导抑旧扬新摒弃传统,推陈出新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A. B C D18、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

11、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微电影”流行意味着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19、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道:“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这表明艺术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艺术创新就是去了根基立足于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根本途径 艺术创作必须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B C D20、时尚关乎外交彭丽媛穿出大国风采。第一夫人彭丽媛

12、随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时多选择本土设计的品牌服饰,这些服饰既不落后于世界潮流,又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性。这有利于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 实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体现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 直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A B C D21、下面的名言中体现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A.玉缺见不挠,剑折知真刚 B.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C.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2、当前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倾向,注重知识传授而淡化能力和道德培养,有人评价:上不能培养世界一流尖端人才,下不能培养出合格公民,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因为这种应试教育 忽略了教育

13、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忽略了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作用片面强 调知识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了教育立德树人的功能A B C D.23、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之魂 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24、2013年10月19日,北京、台北、东京等24个城市29家书店举行了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全球首发式。史记修订本的出版标志着受到海内外关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进入正式出版阶段。海内外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国史书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中华史书典籍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中华史书典籍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史书典籍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