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第三中学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04839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宜宾第三中学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宜宾第三中学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宜宾第三中学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宜宾第三中学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宜宾第三中学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知识点汇编第一部分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实践活动(根本性的、基础、根源)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注意】(1)不能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因为“思辩”是对实践的思辨,实践才是哲学产生的根源。(2)不能说“生活就是哲学”,虽然哲学源于实践活动(生活),但如果没有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也不会产生哲学。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因为:A、 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B、 它把握了时代的脉搏;C、 它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

2、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A、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C、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相关知识】(1)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2)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3)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注意】任何哲学都反映时代精神,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哲学的作用: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注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真正的科学的哲学才能给人智慧

3、,使人聪明。不能说“哲学能解决一切问题”,因为哲学的指导作用只能给我们提供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和方法,而不能提供具体的认识和方法。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哲学并非“科学之科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A、 区别:世界观是自发的、相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必须经过专门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B、 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们都是对

4、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A、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简单地说,人们关于世界的“想法”是世界观,而“做法”就是方法论。B、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注意:】对某个具体事物的看法不是世界观。如“太阳东升西落”就不是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区别: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方法指导;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B、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

5、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世界某特定领域具体科学具体方法和内容整个世界哲学根本的、一般的方法基础指导 (图示法:)【注意】如何判定“世界观”:区别于具体知识+区别于方法论5.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6、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不可知论(图示法)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7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比较:基本形态区别联系基本观点优点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

7、质上是正确的。它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原子这一具体物质形态,还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8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比较基本形态区别代表人物及观点联系主观唯心主义把的人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

9、念的集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注意:】承认物质的作用是唯物主义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地强调物质的作用则会陷入唯心主义的误区。强调意识的作用不一定是唯心主义,在承认物质

10、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9正确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哲学中的这“两个对子”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世界万物的状态怎么样联系、发展、全面唯物主义辩证法物质矛盾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孤立、静止、片面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意识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

11、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阐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旧哲学往往是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旧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并没有把唯物主义进行到底,他们在自然领域坚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则走向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揭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

12、,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主要贡献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第一次较系统地回答了较落后

13、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精髓:实事求是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四者的关系都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四者都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注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