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804799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6.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心理学--第四章-审美与设计(二)教学内容(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设计心理学 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Designpsychology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 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 设计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 把人们心理状态 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 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 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前言 第4章 审美与设计 二 一 审美心理学概述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 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 情 意 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

2、体验中的知 情 意的活动过程 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一 美的特征 美的内涵无疑涉及到情感 需要 动机 兴趣 情绪 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与时代背景及文化相关 可以说 美是研究 理性直觉 和 价值感觉 的学说 价值 的意义和条件便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 自从笛卡尔的时代以来 这是一个经历过多少代人探讨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一切可见事态都是用以前的已见事态来帮助理解的 一件设计作品的美丑 也毫无例外地要依靠人们先前的审美经验来加以判断 这种以经验为参照的审美形式 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审美的非理性特征 由此可以说 审美是一种非生理原因的心理意识活动 二 美的特征 美的特征是指美的特性和品格 通过社会

3、实践所达到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体现出美的内容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而美的内容表现形式则是感性的 因而又是具体形象性的 二 美的特征 可感性即美具有一种能以其具体的感性形象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特性 即有其生动的 具体的外在形式 如事物的形状 姿态 线条 色彩 声响等 一 可感性 美有一种感染人 愉悦人 令人喜爱的特性 也就是美是有其吸引力 调控力和着迷力的 它的感染作用表现在能陶冶人的情操 鼓励人的情感 启迪人的思想 引起人的爱慕和追求 使人精神振奋 心情舒畅 陶醉其中 二 感染性 社会性也叫有用性 即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社会的属性 三 社会性 二 美的特征 延展性即美不是即时的东西 从美

4、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到 许多美学家执着于美得研究 因此美得发展有历史沿袭 并且将会继续下去 四 延展性 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紧密相连的 互为作用 发展的 其关系的改变 也必然会影响着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 五 相对性 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和统一 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两个不同的方面 不同的概念 两者是对立的 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又是互相渗透的 美的相对性隐含于绝对性之中 美的绝对性必须通过美的相对性表现出来 无数相对美的总和 构成了事物的绝对美 即一定的量变转化为质变 六 绝对性 在社会实践中 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人的本质力量也就不断被对象化 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表现

5、审美者的审美情趣和理想 所以美具有新颖性 七 新颖性 案例 石器 美的缘起与发展石器工具的制造与改进 案例 壁画 美的缘起与发展洞窟壁画的产生 案例 装饰品 美的缘起与发展装饰品的出现 第4章 审美与设计 二 二 审美心理要素 审美心理因素主要涵盖了审美感知 审美经验 审美表象 审美想象 审美意象 审美意志 审美理解 审美情感等方面的要素 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 审美主体的心理是复杂的 多层次的 一般都是从审美活动的纵横联系中体现出审美主体所表现的心理因素的有机组成 1 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包括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 一般来说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处于一体状态 因而通常把感觉和知觉放在一起称为审美感知 审美是

6、从审美感觉开始的 审美感觉是主体接触审美对象开始审美心理活动的始点和基础 审美感觉与一般感觉 在基本性质上并无重要区别 不同的特点 在于审美感觉对于那些体现着美的线条 形体 色彩 声音 气味等要素 更加敏感 更加细腻 有较强的分辨和摄取力 案例 鲜艳如花 博伊森 Boysen 涂料宣传广告 鲜艳如花 就充分体现 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知 包括平时的触觉感知 视觉感知中得到的经验 运用花朵的盛怒绽放来表达该涂料产品色彩 案例 鲜艳如花 博伊森 Boysen 涂料宣传广告 鲜艳如花 就充分体现 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知 包括平时的触觉感知 视觉感知中得到的经验 运用花朵的盛怒绽放来表达该涂料产品色彩 2

7、审美知觉 要认识对象 必须把握对象各个局部 各种属性的联系 构建成一个整体形象 一个整体事物 这个任务 是由审美知觉来完成的 审美知觉的特征 1 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在感觉材料的基础上 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 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案例 图中治疗手腕的广告 创意和表现均来源于 手 但却通过字母的疏密组合关系达到审美知觉的整体性 审美知觉的特征 2 审美知觉的选择性审美知觉的选择性 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至为重要 设计师不应该消极被动地去感知模拟和再现一切 而应该善于观察 捕捉和表现具有鲜明动人的感性特征而又体现着某种共同本质的对象 只有这样的艺术形象才能感人 在审美知觉中不善于选择的艺术家 其作品

8、将不会有独到的新意 案例 马戏艺术学院创意宣传就利用这种审美知觉的选择性 受众首先注意到的是醒目的红色 苹果 衣服 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审美知觉的特征 3 审美知觉的恒定性审美知觉的恒定性 是指由于受审美经验和日常知识的作用 在知觉条件有了变化时 知觉的内容并不随之改变 人对于事物的状态和属性 保持着知觉的相对稳定 这是以事物具有本身相对固定特征和人的感知接受这种信息不断反复形成的习惯为主客观条件的 案例 手帕降落伞 审美知觉的特征 4 审美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与选择性如果没有对事物的某种理解是难于做到的 在一般情况下对客体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思维加以领会 审美知觉则是根据已

9、有的审美经验进行形象思维 并在感性中贯穿着理性的审美客体形象 把握它的内容和意义 案例 家乐福的打折促销广告 该招贴最吸引的地方便是条形码向下滴的墨汁 是因为消费者对条形码形态已经有了一个理解 对向下滴的动感已经有了一个知觉上的理解 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 条形码代表商业行为 向下滴的液体代表减价的意思 审美知觉的特征 5 审美知觉的情感性主体在知觉审美客体过程中 把自己的情绪 兴趣和意志的指向性 自然而然地渗透 输入进去 案例 图中广告语为 不可思议的力量 的sunlife奶粉广告 活泼的小男孩既可爱又活泼 母亲会产生感情 从而会产生购买欲望 第4章 审美与设计 二 三 审美表象与审美经验 审美

10、表象是审美中事物外部整体特征直接作用于感官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印象 审美经验则是强调审美主体在感受 体验 创造美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1 审美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 审美表象是指审美中事物外部整体新特征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的完整映像 德国设计师岗特兰堡 GunterRambow 的 土豆 系列招贴 就反映了他经历过的德国战败后异常贫困和艰苦的日子和深深的土豆情节 案例 阿拉丁 海报 阿拉丁为了表现异域文化的 所有的场景都是实地写生的 对当地的风景进行仔细的观察与采风 案例 狮子王 海报 狮子王的成功也是工作人员在非洲草原上写生几年 仔细观察记录环境从而才能体

11、现事物的美与真 案例 2 审美表象的分类 审美表象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 按表象的构成来源可分为直接表象 间接表象和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2 按照表象的知觉根源 在形式上可分为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以及味觉 嗅觉 触觉 运动觉的表象等等 而在审美中则主要是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形成触觉表象 按表象的构成来源可分为 按照表象的知觉根源 按照表象的知觉根源 在形式上可分为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以及味觉 嗅觉 触觉 运动觉的表象等等 而在审美中则主要是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形成触觉表象 视觉表象是审美对象的线条 形状色彩及其组合刺激视觉感受器而在大脑视觉区所形成的综合表象

12、 如自然界 社会生活和艺术中的平面的 空间立体的 静态的 动态的审美表象 这是审美中获得数量最多的表象 听觉表象是事物各种声音刺激人的听觉感受器而在大脑听觉区所形成的综合映象 如听演说 音乐 曲艺等组合成的时间流动的审美表象 触觉表象是通过抚摸对象外在特征所形成的想象中的综台印象 3 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指审美主体在感受 体验 创造美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审美经验在生理机制上是人在头脑中对审美的实践 习惯 知识与方法的记忆与积累 包括审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以及通过学习 借鉴 训练获得间接经验 构成了系统的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的心理基础和作用 审美经验的心理基础是审美主体通过思维 将审美对象

13、的美与审美感受加以概括与内化的结果 其中 不乏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审美经验有两种 一种是感官直接接触审美对象 获得的未经加工的经验 是感性的审美经验 另一种是在实践中积累的 经验性概括或习惯的理性的审美经验 一 审美经验的心理基础 审美经验的作用是加深审美的感受 体验 想象 理解等心理活动的敏锐程度和深广程度 直接影响着审美创造 普通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知识 经验越丰富 思维能力越强 对事物及其联系的认识越清晰 全面 深刻 记忆就越巩固 储存的信息就更处于活跃 游动状态 而回忆也就是更加敏捷 准确 更能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从而也就更能激活联想与想象 二 审美经验的作用 第4章 审美与

14、设计 二 四 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包括审美联想 审美想象 审美通感三个部分 这三者与联想 想象 通感有一定的关联 但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 1 审美联想 审美联想的概念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波及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人感知某种现实对象时 往往在一定条件下 触动生活经验中的某个事物 把它们二者联系在一起 所以 联想是现实引起回忆的一种形式 产生联想的根源 在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人脑中的反映 客观事物不是一个个孑然孤立的 它们之间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例如时间上 空间上 性质上 形态上 因果上 内在的或外在的联系 这种联系自然也存在于人的知觉 表象之中 在反映和认识客观对象时构成由此及彼的心理联想

15、 2 审美联想的分类 审美联想是美感心理因素 是在一般联想的共同机制上发展起来的 但审美联想与一般联想有一定的相似性 按联想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其分为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 对比联想 关系联想 审美联想的分类 1 接近审美联想接近联想是事物之间在时间 空间上相邻近所引起的联想 即 接近律 由于当前刺激物同记忆中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相互毗邻 接近 使人在经验上将之联结起来 由一事物联想到其它与之相邻近的事物 如从绘画上看到天安门形象 会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毗邻的人民大会堂 烈士纪念碑 形成较为完整的审美感受 案例 图中Aquafresh牙刷的海报设计 就是利用审美联想进行的创作 刷牙的时候

16、我们就会想到损坏我们牙齿的饼干 糖果 广告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因为两者都拥有共同的特性 给人一目了然的宣传 审美联想的分类 2 相似审美联想相似联想又称 类比联想 是事物之间在性质 形态上相似所引起的联想 即 相似律 由于当前感知到的事物与记忆中的事物在性质或形态上有共同性 相似性 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定的联系 因而通过类比 类推 引起了回忆 联想 案例 耐克招贴 审美联想的分类 3 对比审美联想对比联想是事物之间在性质 形态上的相异 相反所唤起的联想 即 对比律 这是由于在经验中和观念上把握了以往经验过的事物和当前感知事物的差异性 对立性而产生的联想 它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反映事物性质 形态相对立 相背反关系的联想 我们把它称做 反向对比联想 案例 公益招贴 审美联想的分类 4 关系审美联想还有一种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 部分与整体 主体与宾体 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 心理学将之称为 关系联想 案例 饮料广告招贴 3 审美想象 想象是人的头脑中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但不停留在表象的重现 单纯表象重现是对感知过的形象的回亿 想象则要在重现表象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