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廉江实验学校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必修4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04792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廉江实验学校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必修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廉江实验学校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必修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廉江实验学校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必修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廉江实验学校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必修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廉江实验学校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必修4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的物质性课题世界的物质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 能力目标: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和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物质观,批判上帝或神灵创世说的荒谬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难点:1.物质的概念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

2、何本何化?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它既道出了屈原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的追问,也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的上下求索。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去寻找天问的答案。这一节课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世界的本质。2、 讲授新课:(一)自然界的物质性(板书)(10分)首先有请某某同学给我们展示关于地球起源的传说。学生展示(略)教师:圣经上也说了,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星期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分

3、别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造世界”等,问: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地球及其生命究竟如何产生的?播放视频宇宙和地球的形成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是从星云开始经过几亿年的时间才慢慢形成的,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在现代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起源的一个理解。从中我们有什么启发?学生小结1:自然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形成发展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刚才我们是从自然界的产生来看(板书),说它是物质的,但是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人类后,出现了许多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那自然界还是客观的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两分钟,并举例说明。学生回答(略)教师点评:是的,虽然我们表面

4、上创造了很多东西,但是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就正如冬天的西瓜,它同样需要种子、泥土、阳光、水分这些必须的物质条件,人是无法随心所欲地去创造的。所以说,无论是自然界的起源,还是它的发展(板书),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物质的。过渡:有人说,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你认为呢?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个探究活动:人类的演变与发展。(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5分)播放视频人类起源的进程并讨论人类社会的产生。教师:正如视频中播放的那样,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从一个细胞开始,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先

5、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那么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是意识吗?学生:劳动。教师:为什么?学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在劳动的过程中无论劳动对象,劳动者,还是劳动工具都是物质的。所以我们说,从人来社会的产生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教师:是的,劳动在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的人类社会既然已经产生,人类社会有那几方面组成呢?学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教师:是的,地理因素不难理解,包括了土地、气候等,都是客观存在的,

6、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人口因素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的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人口比例等都是基本不变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这里需要详细解说的应该是生产方式。大家看到专家点评。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先说生产力,人们能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呢?不能,就如古代的私塾课堂里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多媒体方式。再说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地位关系和分配关系,这些都是物质关系,是客观的。比如说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都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而国情是客观的,所以生产关系都是物质关系。总之,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人口因

7、素共同构成了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教师点评: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要遵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分别从人类的产生、存在已经发展证明了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过渡:在我们的世界中除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还包括什么呢?它又是从何而来呢?学生回答(略)(三)人的意识的物质性(5分)教师:意识的产生过程我们会在第五课进行详细地学习,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人的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产生意识的器官人脑也是物质的,所以说意识是物质决定的,同样具有物质性。(三)“物质”的概念(10分)教师: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构成要

8、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由此得出整个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既然世界具有物质性,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质呢?是不是我们教室里的桌椅就是我们哲学中所讲的“物质”呢?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最后一个活动,探究什么是哲学中的“物质”。1、你是否同意把水、火、元气等作为世界的本原?并说明理由。2、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学生回答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的具体概念,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

9、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教师:很好,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个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则说明物质是可知的。那么我们哲学上说的物质与自然科学领域所讲到的“物质”意义一样么?学生:不一样教师:是的,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是抽象出来的共性,不是只具体的某一具体形态。希望同学们能分辨清楚,同时也养成一种哲学眼光,善于从万事万物的具体形态中抽丝剥茧,归纳出最本质最一般的共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生活中需要养成的好习惯。【课堂小结】(3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物质的概念以及世界的物质性的三方面,从而得出我们的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板书设计】4.1世界的物质性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的物质性二、物质的含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