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804763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北京市高三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40个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两道大题(共40分)。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

2、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 禅让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召公之子为诸侯,体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故B项正确。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为军事民主制部落时代的权力继承制度,故排除A项。C项,材料未涉及礼乐制度的内容,故排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与材料中“燕国遗址”不符,故排除D项。2.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

3、境。”文中的“它”代指的措施是A. 设置丞相B. 设立御史大夫C. 推行郡国并行D. 实行推恩令【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所述可知,该举措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AB均是中央机构,不能起到材料所述作用,排除;汉初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故C不正确。3.旧唐书崔植传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奏请减内外官俸禄,但敕书在审议时被给事中崔植驳回。据此判断,崔植任职的机构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礼部D. 内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

4、下的运作机制是,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故B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礼部是尚书省下辖的一个执行机构,故C不正确;内阁制产生于明朝,故D不正确。4.下图是中国某朝代行政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片信息“宣政院”、“行中书省”等可以得出,所述朝代为元朝,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是路、县两级制,故A不正确;明朝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故C不正确;清朝地方行政区划为省、道、府、县,故D不正确。5.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

5、,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B. 南书房行使宰相的职能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 军机处拥有最高决策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的控制,故A不正确;南书房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故B不正确;清代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D不正确。6.林则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旨在A 说明鸦片输入危害B. 抨击政府军备废弛C. 建议增加财政收入D. 提出扩充军队数量【答案】A【解

6、析】材料的意思是鸦片如果不禁绝,中国将日渐贫困,十年后不仅财政流失,军队战斗力将大大下降,所以林则徐强调的是鸦片输入危害,故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材料没有涉及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充军队数量的建议,故CD排除。7.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 平均分配土地B. 产品上交国库C. 发展资本主义D. 兴办学校教育【答案】A【解析】【详解】太平天国是一个农民政权,平均分配土地有利于满足缺地和少地农民的愿望,故对农民最具有吸引力,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农民作为一个小生产者的利益,故B不符合题意;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

7、,并不关心发展资本主义,故C不符合题意;兴办学校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但不符合农民的经济利益,故对农民并不最具吸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打破了以往清王朝的“天朝”体制,形成了近代不对等的中外关系。图中应填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1842年 1860年 1895年 1901年A. 望厦条约B. 黄埔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中时间信息,1895年可知,所对应的条约为马关条约,故D正确;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在1844年签订,故AB不正确;天津条约签订时间为1958年,故C不正确。9.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

8、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悼念的是A. 洪秀全B. 康有为C. 孙中山D. 鲁迅【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可知所述应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由此可知悼念的人物为孙中山,故C正确;洪秀全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故B不正确;鲁迅是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提示,下图中应填入的正确史实是A. 工人罢工B. 农民起义C. 军警支持D. 士兵参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

9、运动期间,学生组织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故A正确;BCD说法均与五四运动基本史实不符,排除。11.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始于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 南昌起义的爆发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放弃了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国革命道路,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

10、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故选D。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点评:“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12.某班设计了“抗日战争”的网页,页面设置了“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四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A. 九一八事变B. 日寇暴行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所述网页主题为抗日战争,除需要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等基本史实外,还应该突出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警醒国人,故B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

11、战的开始,可以放在抗战爆发一栏,故A不正确;淞沪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可以放在“正面战场”一栏,故C不正确;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一栏,故D不正确。13.下图是9年4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为“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而颁发的纪念章。它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A. 伟大战略决战的开始B. 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C. 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崩溃【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9年4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为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而颁发的纪念章”所述为渡江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崩溃,故D正确;ABC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12、14.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说道:“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C. 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D.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从此站起

13、来了,故D正确;A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B是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C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排除。15.20世纪50年代,某外交方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新中国与邻近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所遵循的原则。这一外交方针政策是A. “另起炉灶”方针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方针D. “全方位”外交【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某外交方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新中国与邻近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问题。国家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所遵循的原则。”等信息可知,所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B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

14、基本方针之一,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七十年代外交方针,与材料无关,排除。16.下面这幅漫画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A. 间接民主B. 轮番而治C. 贵族执政D. 直接民主【答案】D【解析】漫画反映的内容是陶片放逐法,由公民投票决定结果,是直接民主的体现。故答案为D项。由公民投票决定而非选民代表投票决定,不属于间接民主,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雅典统治阶级除了贵族之外,还有工商业者和平民,漫画不能反映属于贵族执政,排除C项。点睛: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实施的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最

15、可能成为僭主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因此属于直接民主的表现形式。17.17891875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A.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 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 民主进程艰难曲折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7891875年间,法国政体反复不断,君主派与民主派的斗争异常激烈,说明法国民主进程艰难曲折,故C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时期并未出现分裂状态,排除;法国大革命中一度出现专制独裁现象不能反映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法国政体走向完善,排除D项。18.“阿美乐尔”号巡洋舰现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英国“光荣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普法战争D. 俄国十月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期间,“阿美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为占领冬宫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