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三政治期中测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04738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高三政治期中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高三政治期中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高三政治期中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高三政治期中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高三政治期中测试.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 货币的本质是:A. 商品 B. 价值 C. 等价物 D. 一般等价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答案是D。考点:货币的本质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书本上基础知识点,只要记住就可以了,比较简单。注意不要从货币含义中理解,把货币的本质记成是“商品”了。2. 年末,液晶电视价格纷纷大幅度跳水,不少消费者把液晶电视当作年货的采购品之一。王先生就以现金人民币2600元的低价买了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材料中的2600元执行了货币的 职能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2、. 世界货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王先生就以现金人民币2600元的低价买了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中的“2600元”,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故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3. 假定某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的商品数量比上年增加10%,物价水平比去年上涨5%,假设货币流通次数不变,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该( )A. 与去年持平 B. 比去年增加15.5%C. 比去年增加50% D. 相当于去年货币量的105%【答案】B【解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

3、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的公式,假设货币流通次数不变,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该比去年增加1(1+10%)1(1+5%)-11100%=15.5%,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计算错误。4. 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例如: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香皂旁边陈列皂盒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上述陈列的几组商品是( )A. 互补商品 B. 替代商品 C. 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D. 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答案】A【解析】题目中,商场里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香皂旁边陈列皂盒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这几组陈列的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同一种消费需求,故属

4、于互补品,故A选项入选。其他选项均错误。5. 下表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3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这表明( )2013年7月1日2013年8月1日2013年9月1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1805元6.1778元6.1642元中国人去美国旅游成本减少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 美元汇率上升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在不断升值,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在不断贬值。人民币升值会使美国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对下降,所以正确,错误;美元贬值,美元汇率下降,错误。本题选B.考点: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相关知识6. 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

5、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当油价上涨时,人们对汽油和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因此需求曲线应该向左移动,故D选项符合题

6、意,应选;A、C不属于需求曲线,排除;B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经济曲线类试题主要指立足经济学基本知识,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考查对经济现象变化的认识。试题主要以曲线变动的形式呈现。常见的曲线类试题主要有供求曲线、价格变动曲线、消费曲线、投资曲线、生产曲线和宏观调控曲线等,前两个统称为价格曲线,后四个统称为宏观经济曲线。高考重点考查价格曲线。7. 假设2016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8元。如果201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 18元 B. 12元 C. 27元 D. 15

7、元【答案】B.8. 下面是某地制鞋行业生产出现的两种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下,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每双鞋的价值量情形1:某鞋厂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情形2:制鞋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A. 不变降低 B. 提高不变 C. 降低提高 D. 降低不变【答案】A【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单位商品价值量也不变,故处应为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商品价值量会降低,故处应为降低。答案为A。【考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9. 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其发行量必须( )A. 以满足人

8、们的需要为限度 B. 与待售商品的总价值相一致C.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D. 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答案】C【解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不正确。10.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

9、甲商品的生产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甲乙两种商品,同样的价格变动区间,甲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要大于乙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故可以看出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故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入选。选D。选项错误,乙商品需求弹性小。选项错误,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甲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选D。 点睛:明确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1)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2)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11. 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发布的数

10、据显示,国产汽车价格环比继续下降。这已是今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车价出现环比走低,而且降幅也逐渐增大。据此回答,国内汽车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 汽车出现买方市场 B. 汽车出现卖方市场C. 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下降 D. 生产汽车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卖方市场条件下,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故B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而不是决定商品价格,故A、C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12

11、. 泰安市创建绿色饭店活动启动。所谓“绿色饭店”就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抵制食物浪费”。“倡导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 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B. 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C. 可持续性消费 D. 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由此可见,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绿色消费原则的知识。13. 下图为某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状况,该图显示恩格尔系数为A. 14.0%

12、B. 15.4% C. 37.2% D. 33.4%【答案】C【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在图示中,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2% ,故恩格尔系数为37.2%;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错误,排除。14. 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下表中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 )ABCD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做产品代言人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A. A B. B C. C D. D【答案】D

13、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15. 2012年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当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催生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主要表明 ( )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产决定消费,具体表现为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这几个方面。从题干“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催生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体现了选项D ,其余三个选项尽管说法正确,但与题无关。考点:本题考查对生

14、产决定消费的知识的理解16. 关于社会再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社会再生产只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B. 在超市购物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消费环节C.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D.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再生产,A观点错误,社会再生产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故不是只有重复还有更新,B观点错误,超市购物属于交换环节,C观点错误,生产是决定性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故D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D。考点:社会再生产点评:社会再生产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本题难度一般。17.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A. B. C. D. 【答案】B【解析】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