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舒兰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2.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导学案必修4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04464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舒兰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2.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导学案必修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吉林舒兰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2.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导学案必修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吉林舒兰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2.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导学案必修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舒兰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2.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导学案必修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舒兰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2.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导学案必修4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理解、记住并运用三个知识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客观条件2、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3、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不抱怨自己没有条件,要勇敢地走出自我,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铸就人生辉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难点:如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一、问题导学1你从刚生下的第一声哭声开始到现在对父母、对社会是奉献多还是索取多?爱的本质是奉献还是索取? 2“赠人玫瑰,手留

2、余香”你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吗?人生的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3只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吗?4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外,还需要哪些主观条件?二、知识梳理本课主要内容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一)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_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_。(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 。人的

3、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_ _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表现于对他人、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_ _、自强不息的精神。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_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P106上面方框处)3、实

4、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_的指引。三、预习自测随堂优化训练基础过关p77一p78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2012年6月3日,广州3岁女童琪琪肚子卡在4楼防盗网,湖北打工青年周冲立即徒手爬窗将挺举,经众街坊全力帮助,女童安全获救,众亲切的将周冲称为“托举哥”。周冲英勇救人的事迹传遍了广州,感动了全国,共青团广东省委授予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继周冲之后,类似“托举哥”的事迹在宁波等地不断涌现,从“托举哥”周冲,到时“夺刀侠”黄兆景,到时“最美司机”吴志宏,再到美教师张丽莉在感动我们的同时,理激起社会公众的善良情怀,推动了社会走向温暖和美好。(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

5、识,说明“托举哥”事迹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思路小结: 探究2、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思路小结: 【课堂归纳】原理总结:(接第二框的课堂总结)4、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1)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5、人生的真正价值【原理内容】(1)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法论】我们要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2、完成作业:课时作业: 选择题、主观题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 - 页,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探讨随堂优化训练中的问题【问题与收获】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