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简析之四文化生活复习学案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04445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简析之四文化生活复习学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简析之四文化生活复习学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简析之四文化生活复习学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简析之四文化生活复习学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简析之四文化生活复习学案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错知识之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正本清源 单元一 文化与生活1文化现象时有时无析: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析:错误。有文化是指人的文化素养,文化程度高是指人的知识文化程度高。 3文化的主体是书籍析:文化的主体是人类。 4文化就是文明析:文化的范围要大于文明的范围。 5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因此文化没有独立性.析:文化作为社会精神现象,离不开经济、政治。但文化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同时,正因为文化独立存在,才有可能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6文化发达,综合国力一定强盛.析:此观点太绝对化了。综合国力是多种

2、力量的合力,仅有文化发达是不够的。 7经济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不属于综合国力.析: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8处在一定的文化分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析: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9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古今相同.析: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具

3、体要求和内容也不相同。 单元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1民族身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析: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传统习俗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析:民族节目中蕴涵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目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 3文化首先是世界的,然后才是民族的.析:文化是由具体民族创造的,因而文化首先是民族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又是世界的。一句话,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文化冲突论”是正确的.析: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使得民族文化间有时难免会发生矛盾,但只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

4、原则,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不仅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因此,“文化冲突论”是错误的。 5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是文化传统析: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是文化传播 6新的传媒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消灭。析: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文化传播就是文化传媒。析:文化传播与文化传媒不是一回事,不能把它们完全等同起来。文化传播是一种过程和活动,而文化传媒是在文化传播过程和活动中使用的媒介。 8推动文化交流就是学习外国文化。析

5、: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推动文化交流就是学习外国文化,学习外国文化只是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 9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积极的。析:不能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归结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要取决于传统文化的性质和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做到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10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11离开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化继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析: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发展就

6、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然后是发展。析:(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2)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 13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析: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14任何思想运动都能促进文化发展。析: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但不是任何思想运动都能促进文化发展。 15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析:二者不是一回事,不

7、能混为一谈,但二者有密切的联系。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而且有是唯一来源。 16.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矛盾。析:不矛盾。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文化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失去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17.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相矛盾。析:不矛盾。“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单元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文字与汉字相同。析:文字的外

8、延大于汉字的外延。 2.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析: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日趋没落。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第二位原因 3.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族文化之和析:中华文化不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5.中华民族精神,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析: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6.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析: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

9、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7.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宝贵最优秀的民族精神。析:不能笼统地说哪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任何的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单元四 发展中特社文化1文化生活出现的令人忧虑的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析:文化生活出现的令人忧愁的现象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但不能将它们看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问题的出现不在于是否发展市场经济,而在于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法律意识和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监管调控的力度. 2大众文化严格界定文化内容。析: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

10、性而言的,大众文化不界定文化的内容 3.传统习俗都属于落后文化。析:传统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4.十月革命胜利后,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5多种文化并存和共同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矛盾。析:多种文化并存和共同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矛盾.文化越是具有多样性,就越需要核心价值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

11、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6自然科学比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或者哲学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重要。析:认为自然科学比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或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重要.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应该全面看待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对社会的价值 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第二,人民群众的参与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形式,达到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 8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金钱万能为原则。析: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 9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

12、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 10社会主义是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析: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1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同于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析: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3共同理想就是最高理想。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14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多元的。析: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仅是先进的政治制度。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是先进的政治制度,也是先进的文化形态。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