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804187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十一讲PPT.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讲 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第一节 戏剧风格的多义性第二节 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第三节 中国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第一节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1戏剧风格是多重因素的融合a 人格是风格的种子 b 时代影响人 造就人 对戏剧风格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c 民族传统是戏剧风格中最抽象也是最普遍的因素 2戏剧风格的载体与表现形态a 风格是剧团艺术成熟的标志b 剧团和作家的结合是一个双向选择 彼此磨合的过程 第一节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1 戏剧风格是多重因素的融合 a 人格是风格的种子田汉 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 获虎之夜 关汉卿 谢瑶环 秋声赋 回春之曲 名优之死 乱钟 田汉一生多情重义 疾恶如仇 批判封建专制

2、的黑暗 歌颂敢于抗争的人民英雄 因此剧作中多带有多情重义的精神 及特有的抒情性和音乐美 周信芳 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主要作品 徐策跑城 萧何月下追韩信 四进士 扫松下书 斩经堂 乌龙院 周信芳身世坎坷 性格顽强 反应到表演风格中总是在雄健峻拔的阳刚之美中带着几分苍凉悲壮 第一节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1 戏剧风格是多重因素的融合 b 时代影响人 造就人 对戏剧风格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莎士比亚生活在旧秩序旧文化已分崩离析 新的尚未建立 新旧混杂 矛盾与生机并存的时代 莎士比亚的丰富性 多样性和诸多内在矛盾都源于此 他的创作来自英国民间戏剧传统 而当时古希腊戏剧在英国的影响微乎其微 所以古希腊戏剧演绎出的

3、三一律几乎对其没有影响 因此 莎士比亚无拘无束 五彩缤纷的戏剧风格 是有着浓重的时代色彩 对于莎士比亚的评价 不可脱离时代而论 第一节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1 戏剧风格是多重因素的融合 C 民族传统是戏剧风格中最抽象 也是最普遍的因素 长于思考多娱乐成分追求诗意乐观 机智 诙谐传统的改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重构和嬗替过程 当代戏剧最需要的 仍然是直面现实的勇气 以及真正的悲剧与喜剧 来打破观众的各种迷信 改造民族审美心态 德国戏剧 法国戏剧 中国戏剧 意大利戏剧 第一节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2 戏剧风格的载体与表现形态 a 风格是剧团艺术成熟的标志剧团风格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一套完整的剧目体系 二是相应的有

4、一批胜任这套剧目的表导演人才在现代版权制度建立以前 剧团一般只演自己编写和创作的戏 在这种自编自演的情况下 剧团的风格实际是由主演或明星决定的 如在1949年以前 京剧明星是京剧团存在的基础 表演风格决定着剧团的风格 剧作家是为明星与表演服务的 由于思想资料匮乏以及缺乏文人创作的支持 京剧文学水准大为降低 编剧地位低下 第一节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2 戏剧风格的载体与表现形态 a 风格是剧团艺术成熟的标志导演对一个剧团的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是一出戏的演出风格或一个剧团的艺术特色 最终仍然是由剧本而不是导演或演员决定的 剧团的风格还由艺术家的文背景和艺术素养决定 每个剧团都有一个基本的班底 在长期

5、的艺术实践中 主创人员经过磨合逐步形成艺术创造上的默契 为选择上演剧目提供一个重要的路标 而剧本风格也需要有适当的阐释者 如北京人艺最拿手 最出风格的还是 京华风俗戏 第一节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2 戏剧风格的载体与表现形态 b 剧团和作家的结合是一个双向选择 彼此磨合的过程在合作中 作家与剧院还会有分歧 有矛盾 但两者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 都需要借对方来表现自己 完成自己 莫斯科艺术剧院跟契诃夫的结合实在是一种必然 正如北京人艺与老舍的结合一样 第二节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2 价值观念与审美方式然也是戏剧流派形成和传播的地方b 戏剧剧团是戏剧艺术的根据地 理所当a 流派意味着艺术风格的分类1 表现

6、形态的特殊性 第二节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1 表现形态的特殊性 a 流派意味着艺术风格的分类按表现形态分 戏剧流派大约分为 文学流派 以创作为核心 如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荒诞派等 表演流派 多由演员创立 如西方的体验派 表现派 新体验 派 中国的旦行中的梅尚程荀 老生行里的余言马麒等 导演流派 晚出却影响巨大 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钦柯 梅耶荷德 戈登 克雷等 任何戏剧流派都需要有代表作品与代表作家 与不同的舞台艺术风格 有的戏剧流派既有领袖 又有明确纲领 实可谓旗帜鲜明 有的则不过是一些旨趣相近的作家艺术家相互影响的结果 第二节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1 表现形态的特殊性

7、b 戏剧剧团是戏剧艺术的根据地 理所当然也是戏剧流派形成和传播的地方一个有风格的剧团能否造就一个戏剧流派 在于该剧团是否真正具有艺术独创性 是否能在精神品格上给人某些启发 而这种启发又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许多表演或导演流派中都暗含着某些文学流派 而戏剧文学流派也要求相应的舞台艺术形式 没有文学的戏剧很难行之久远 同样 没有舞台艺术的支持 戏剧文学也难成气候 不仅文学流派与表导演流派互相包容 而且各流派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承传变异和交流互渗现象 也许正因如此 戏剧流派的发展才保持者多种可能性 所以 当我们评价某个具体的戏剧现象时 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当代戏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从诸多因素中找出主导倾向来

8、第二节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2 价值观念与审美方式 任何戏剧风格或流派 都建立在特定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方式之上 易卜生以个性解放为价值标准 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展开批判的 易卜生重新确立了个性在戏剧创作中的核心地位 为现实主义戏剧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易卜生一反佳构剧向壁虚构的创作方法 确立了从经验出发 从生活出发 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 他认为 创作必须从观察和体验出发 写亲眼所见的 精神上经历过的东西 第二节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2 价值观念与审美方式 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 造成各种戏剧流派的分歧与斗争 从而推动着人类戏剧审美能力的发展 丰富与提高 第三节中国戏剧的风格

9、和流派 b 代表剧目的形成a 京剧表演艺术的风格化 流派化2 京剧流派及其代表剧目是从话剧开始的c 中国戏剧风格 流派真正多样化 缺乏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b 中国戏曲流派不发达 原因即在于a 中国戏剧流派 直到晚明才见萌发派1 古代戏曲为何难以形成流 第三节中国戏剧的风格和流派 1 古代戏曲为何难以形成流派 a 中国戏剧流派 直到晚明才见萌发临川派 汤显祖 与 沈璟 讲求声律 但思想保守 长处是易于演唱 短处是缺乏新意 因此传世作品不多 临川派不受声律的束缚 常因纵情而干律 汤显祖是晚明浪漫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反道学礼教 崇尚天然自由 牡丹亭 开创了戏曲创作中的主情派 它的主要贡献是一是从人

10、的天性出发 表现男女情爱的合理性 揭露封建礼教的荒谬可笑 蕴含着新的价值观念 2 主人公伤情而死 因情复生的奇特构思 以及剧中优美风趣而又不失自然之致的宾白 曲词 反映出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 第三节中国戏剧的风格和流派 1 古代戏曲为何难以形成流派 b 中国戏曲流派不发达 原因即在于缺乏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中国古代戏曲极少形成流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超稳态的封建意识形态严重束缚着作家和艺术家的思想 即使出现一些叛逆性的感知方式 也被人们看作纯属个人的奇思妙想而很少有人追随 使之发展成为真正的艺术流派 第三节中国戏剧的风格和流派 1 古代戏曲为何难以形成流派 c 中国戏剧风格 流派真正多样化 是从

11、话剧开始的话剧的诞生决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增加了一个新的剧种 更重要的是它宣告了中国戏剧审美现代化的开始 话剧艺术的多样化表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个人风格花样繁多 每个作家 演员 导演都在努力寻求自己的表现方式 标新立异者大有人在 二是以相近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为基础 形成各种艺术流派 这是话剧现代性的重要标志 早期话剧 文明戏 时期有所谓的 春柳派 天知派 新民派 爱美剧 运动中有 趣味派 南国民戏 农民戏剧 抗日时期 有海派话剧 国统话剧 第三节中国戏剧的风格和流派 2 京剧流派及其代表剧目 a 京剧表演艺术的风格化 流派化谭鑫培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 他兼采各家的长处 根据自己的嗓音和形体条件对过去

12、老生高声大嗓的粗唱法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谭鑫培不仅开创了以个人风格为标志的谭派 而且标志着京剧生性艺术的完全成熟 民国初年 艺术大师王瑶卿打破青衣与花旦的严格界限 创新腔新调 改戏衣扮相 变身段做功 旦角艺术才获得长足发展 第三节中国戏剧的风格和流派 2 京剧流派及其代表剧目 京剧流派的性质及其形成方式与西方戏剧大不相同 以演员为中心形成的流派 风格主要表演在演唱技艺上 京剧流派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起来的 京剧流派虽然大多出现在思想解放的20世纪上半叶 但各种新思潮对京剧的冲击和影响却微乎其微 京剧流派还有个可传与不可传 正与变的问题 第三节中国戏剧的风格和流派 2 京剧流派及其代表剧目 b 代表剧目的形成清末京剧艺术发展极不平衡 一方面是表演技艺畸形发展 一方面是剧目建设严重滞后 因而 京剧流派的代表性剧目往往需要几代艺人的千锤百炼 不断提高其思想艺术品位才能产生出来 如梅派代表剧目 贵妃醉酒 梅氏对原作进行了无数次的加工改造 使之成为一出以歌舞为主的优美抒情局 集中反映了梅派雍容华贵而自然大气的艺术风格 又如麒派代表剧目 乌龙院 从1953年开始 周信芳对该剧反复修改加工 终于把它改造成一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较高文学水准 同是充分展现了麒派艺术特点的代表剧目 梅兰芳 贵妃醉酒 周信芳 乌龙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