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804153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道管理完整版本.ppt(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道管理 前言 肺的呼吸功能是指机体与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 对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起着关键作用 保持通畅的气道 是呼吸的基本前提 丧失对气道的控制 数分钟内可对机体造成严重后果 建立人工气道 及时 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 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 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 气道管理现状 不重视辅助排痰和体位引流不重视气道湿化清理呼吸道无效错误的吸痰反流误吸率较高不正确的使用和管理人工气道不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卫生依从性较低 气道管理为什么重要重要性体现在那些方面当病人的气道出现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 气道管理为什么重要 气道的结构 一 上呼吸道口咽鼻喉

2、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内分支支气管 气道的结构 二 正常气道的功能 一 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 加湿 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 呼吸道只有保持湿润 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 才能保持呼吸道粘液 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 正常气道的功能 二 排出痰性分泌物气管与支气管粘膜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 中间夹有杂杯状细胞与浆液细胞等多种分泌性上皮细胞 纤毛的作用是将来自呼吸道远端各种微粒缓慢推出 然后通过咳嗽反射后将粘液性物质咳出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的湿润作用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刺激引起的腺体分泌及局部刺激杯状细胞产生分泌物进而形成气管支气管分泌物 一般情况下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总量每天约10 1

3、00ml 粘液于气管支气管表面形成一层覆盖 可湿化空气 还限制气管支气管水分蒸发 并能携带细小异物微粒排出气道 免疫功能气管 支气管分泌物中含有免疫球蛋白 溶菌酶和抑菌杀菌成分 当患者的气道解剖功能被破坏 轻则导致肺部感染重者危及生命 气道管理的目标 帮助患者尽量维持气道原有的功能 让患者掌握基本的气道管理方法 维持有效通气 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减少并发症发生 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气道管理方法为成功救护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最终目标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 气道管理 无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管理人工气道的管理 无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管理 一 清醒且生活能自理的患者鼓励患者戒烟 保证呼吸道自然屏障不被破坏 病情

4、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 保持气道适度的湿润环境 协助指导患者深呼吸 咳嗽咳痰 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在气道潴留 鼓励患者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平卧时多改变体位 或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体位 让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体外 严格掌握吸氧指证 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吸氧流量 指导患者少吃多餐 避免饱食 辅助患者有效排痰的方法1 有效咳嗽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 上身向前微倾 缓慢深呼吸数次后 深吸气至隔肌完全下降 屏气数秒 然后进行2 3声有力的咳嗽 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 循环做2 3次 休息或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可重新开始 辅助患者有效排痰的方法2 叩击或振颤法在餐前30min或餐后2h进行 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采

5、取相应体位 避开乳房 心脏和骨突 脊椎 胸骨 肩胛骨 部位 叩击法 叩击时五指并拢呈空杯状 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快速有节奏地叩击胸背部 振颤法 双手交叉重叠 按在胸壁部 配合患者呼气时自下而上振颤 振动加压 振动排痰仪 根据患者病情 年龄选择适当的振动频率和时间 振动时由慢到快 由下向上 由外向内 辅助患者有效排痰的方法3 体位引流餐前1 2h或餐后2h进行 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 引流顺序 先上页后下页 若有二个以上的炎症部位 应引流痰液较多的部位 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出现心律失常 血压异常等并发症时立即停止引流 及时处理 可同时辅以有效咳嗽或胸部扣击或

6、振颤 无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管理 二 神志改变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备好用物 及时规范吸痰 长期卧床者 采取合理体位和方法 促进分泌物排出 昏迷 全麻未清醒者头偏向一侧 严防误吸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药物常规进行雾化 鼻饲时常规抬高床头 严格掌握吸氧指证 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吸氧流量 紧急情况时可以采用单手抬颏法或双手托下颌法以暂时维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及时建立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的种类1 临床常用 手法开放气道 咽部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气管插管导管 气管切开套管 人工气道的种类2 手法开放气道 单手抬颏法 人工气道的种类3 手法开放气道 双手托下颌法 人工气道的种类4 咽部

7、气道 口咽通气道 口咽气道 OPA 一类经口置入患者咽部的人工气道 放于舌底后方且恰位于会厌上方长度的选择 嘴角至下颌角的距离 宁长勿短 主要作用 预防舌后坠 避免舌头咬伤 与气管插管连用 起到压垫只能用于无意识患者合并症 可能导致患者分泌物增多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1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2 顺插法 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 反转法 口咽通气道德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 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 将其旋转180度成正位 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位置 人工气道的种类5 咽部气道 鼻咽通气道 鼻咽气道 NPA 由鼻孔置入而达到咽部的人工气道长度的选择 鼻尖到耳垂的距离绝对避免过长导管头

8、应在会厌水平之上主要作用 预防舌跟后坠减少吸痰对鼻黏膜的损伤可用于清醒患者 颅底骨折禁用合并症 局部黏膜的损伤 鼻窦炎 中耳炎 鼻粘膜压迫性坏死等 鼻咽通气道的放置 人工气道的种类6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单手法 人工气道的种类7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双手托下颌法1 人工气道的种类8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双手托下颌法2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是一种气道控制技术优点 操作及所需设备简单 效果确切刺激小 易耐受不易造成损伤被操作者所熟悉的方法气管插管前进行预充氧去氮紧急情况下辅助或控制呼吸缺点 占用人力资源 难以长时间进行 面罩加气囊辅助通气 效果判断 胸廓的起伏运动 辅助措施 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并发

9、症 胃膨胀及返流误吸 最严重 眼 口 鼻周软组织压伤 人工气道的种类9 气管插管导管 气管切开套管 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管理 以气管插管为例 严格 细致 有效是早日撤机拨管的基本保证是危重病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 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管理 保持气道封闭人工气道位置的确认气囊管理气道的加温湿化分泌物的排除吸痰的相关问题辅助排痰的方法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 人工气道位置的确定 气道内 看 呼气时人工气道内有白雾监测生命体征 氧饱和度 肤色 腹部变化听 双肺呼吸音 胃部有无气过水声主气道内 双肺呼吸运动度 呼吸音是否一致主气道内的位置 隆突上方2 3cm 第2 3胸椎水平经验估计 经口插管 22 2 cm经鼻

10、插管 27 2 cm儿童12 年龄 2 cm金标准 气管镜 胸片 插管后位置监测 记录插管外露长度 经口插管时应从门齿测量 经鼻插管应从外鼻孔测量 经口插管外露过长时 可适当剪掉外露的插管 保持外露在5 7cm为宜 固定及测量固定好插管位置 外露长度应8小时测量一次 以防止插管滑入右或左主支气管内 造成单侧肺通气过度致气胸 另一侧肺通气不足导致肺不张 气管插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保持气管内导管的合适位置过紧 皮肤红 肿 破皮或压迫性溃疡过松 脱管常用的固定方法胶布固定法 绳带固定法弹力固定带固定支架固定法 气管插管固定 H 形固定法 气管插管 交叉固定法 人工气道管理 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封闭

11、气道1 防止漏气 保障有效通气2 防止口腔 消化道分泌物误吸 一组调查数据 反思 国内某医院的调查显示大约47 的护士并不知道气囊确切的充气量 国外11个ICU112名护士的调查中 其中38 被调查人员认为气囊能够安全的固定导管 没有一个ICU把精确的调整气囊内压作为操作规程来执行 却有一半的护士认为他们接受的气囊的培训是足够的 国际性的研究表明在ICU内有55 62 的气囊高充气状态存在 气囊压力要求 最适宜的压力 25 30cmH20 18 22mmHg 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灌注压力20 30mmHg 达22mmHg时对气管血流具有损伤作用 压力 37mmHg时 可完全阻断血流 压力 14m

12、mHg时 误吸率明显上升 VAP发生率增加 气囊充气及检测方法 指示气囊感觉法 用手捏压气囊的压力感觉 比鼻尖软 比口唇硬 为宜定量充气法 机械通气病人在选用大容量低压型的气囊时选用 气囊充气一般5 10ml最小闭合容量 MOV 最小漏气技术 MLT 气囊压力表检测法 MOV MLT 1 最小闭合容量 MOV 定义 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无气体漏出方法 1 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 向气囊内注气 直到听不到漏气 2 抽出0 5ml气体 可闻及小量漏气声 3 再缓慢注气 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优点 1 不易发生误吸2 不影响潮气量缺点 比MLT易发生气道损伤 MOV MLT 2 最小漏气技术 MLT 定义

13、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方法 1 同MOV2 抽出气体 从0 1ml开始 直到气时听到少量漏气声 优点 1 减少潜在的气管损伤缺点 1 易发生误吸2 有少量漏气 可影响潮气量3 气囊上气道粘膜干燥 气囊放气吗 目前研究气囊不需要定时放气定时检测气囊压力每4 6小时保持适当的压力水平传统观点 每4 6小时气囊放气5 10分钟 不提倡 气囊的分类 低容量高压力高容量低压力 现在常用 等压 bivona充泡沫套囊 相关概念 气囊上滞留物 又称声门下分泌物 指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 口咽部分泌物及返流的胃内容物积聚于气囊上 声门下区域 形成气囊上滞留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机械通气48h后新出

14、现的肺部感染 气囊上滞留物与VAP的关系 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发生VAP重要途径气囊上滞留物优势菌与VAP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致病菌高度一致 拔管或应急处理时气囊放气的管理 放气前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至关重要 建议 气囊放气要2个人配合 放气前先吸净气道 口鼻腔 咽喉部的分泌物 然后由一人用注射器缓慢放气 另一人再放松气囊同时及时吸引渗漏的分泌物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方法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SSD 推荐使用 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的加温湿化 为什么要对气道适当加温加湿温度 1 吸入气温低于30 导致支气管纤毛活动减弱 气道高反应性者可诱发哮喘发作2 吸入气温高于40 也可导致支气管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 气道灼

15、热感 甚至体温增加 出汗 呼吸加速 湿化过度 1 气道阻力增大 甚至支气管痉挛2 水潴留过多 增加心脏负担3 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损害 引起肺泡萎陷或顺应性降低 判断湿化效果的标准 湿化满意 分泌物较稀薄 可顺利通过吸引管 没有结痂 病人安静 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 分泌物粘稠 吸引困难 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 紫绀加重 临床易被忽视的地方 会误以为痰少好转 湿化过度 分泌物稀薄 咳嗽频繁 需要不断吸引 病人烦躁不安 紫绀加重 气道管理 气道的加温湿化 温湿度 吸入气体温度32 37度相对湿度100 44mg L 室内温度20 22度 相对湿度50 70 上机病人每天的湿化液量250 500ml d

16、气道温湿化的方法 间断湿化法持续气管内湿化法人工鼻湿化法恒温蒸汽湿化法雾化湿化法气道冲洗法 人工鼻湿化法 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 是一个轻巧而柔软的接管 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装置 人工鼻 它能模拟鼻的功能 将呼出气中的热和水汽收集并保留 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 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 热量和水分被带入气道内 保证气道获得有效 适当的湿化 同时 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 因此 人工鼻具有适度湿化 有效加温 滤过功能和维持了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广泛适用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 人工鼻应用注意事项 HME是一次性应用 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 不可重复使用 痰粘稠者注意气道湿化和及时吸痰 以免痰液粘在滤过膜上引起气道堵塞 HME有很多种 如用于有自主呼吸病人的 用于机械通气管道的 用于气管切开病人的等 不能混用 恒温蒸汽湿化法 湿化器内定时添加蒸馏水作为湿化液 湿化器温度设置在32 36 气体相对湿度保持在60 70 左右 临床上此方法用的比较多 雾化湿化法 利用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也是气道湿化的一个有效措施 效果得到公认 较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