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中学高二政治期中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04129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中学高二政治期中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中学高二政治期中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中学高二政治期中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中学高二政治期中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中学高二政治期中 .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二政治半期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审题人: 姓名 导师班 教学班 考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长江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磚、风光万干,画出了一条中国人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 )体现了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表明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自信A B C D 2近年来,某县政府倡导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

2、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佐证了( )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阅读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A B C D 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表明(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 B C D 4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航母下水、天舟耱麴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

3、景。材料表明( )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A B C D 5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人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 B C D 6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

4、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文化可以成就人生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A B C D 7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 )文化具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功能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文化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A B C D 8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已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它们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

5、思想和行为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优秀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92017年7月,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青海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积极申遗,是因为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 C D 10英国政府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水平,积极引进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同时与中国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换项目”。这( )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能实现世

6、界文化繁荣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融合趋同之路A B C D 11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这表明( )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A B C D 12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主题为“融媒天下,音有不同”安徽融媒体联盟应运而生,其目的就是要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

7、。该运作模式( )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共享佐证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更好地丰富和扩展了文化的内涵标志着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 13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除了浓浓的巴西桑巴风外,一位中国大妈陈菁也依靠娴熟的拉丁舞成功“跳”上了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开幕式上一个中国元素。中国大妈,不仅只为广场舞代言。这启示我们( )消除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 B C D 14“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这表明( )A 经济往来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B 文化交流是商业

8、贸易的主要途径C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 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促进经济交往15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五周年之际,承载广大网友对八项规定的拥护、赞许之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一套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主题表情包。通过以广大网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八项规定精神、阐述作风建设要点,拉近网友与纪检监察机关的距离,增进人民群众对八项规定精神的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弘扬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可以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文化创新可以引导并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廉政文化有独特效果A B C D 16中国烹任协会明确表示,将研究新的

9、菜系评价体系,在中国菜的国家饮食文化整体概念指导下,确立以省级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域菜系内涵,传统的八大菜系将扩容为三十四地域菜系。这印证了( )文化创新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 B C D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要把发展和创新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要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A B C

10、D 1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揭示了文化创新要坚持(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A B C D 19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刚刚落下帷幕,第三季在邯郸又悄然开始,成语文化热潮再次席卷古城邯郸,为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源远流长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A B C D 20开封是首

11、个“互联网十文化”智慧城市。在这里,游客扫描街头语音导览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绘声绘色的历史故事,还可以通过微信将开封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这表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繁荣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创新A B C D 21战狼II的创作团队以亚丁湾撤侨为原型,深入非洲实景拍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作品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这告诉我们(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面向世界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转化成物质力量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A B C D 22沈绣是清末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吸收西洋油画

12、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A B C D 23“棒棒”是山城重庆一群靠一根棒子为雇主挑货物谋生的人。一个转业军官,“卧底”棒棒行业一年,与“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拍出了全国第一部自拍体纪实片最后的棒棒,该片播出后好评如潮,激励了无数正在奋斗的人。这表明( )社会实践是进行文艺创作的根本立足点优

13、秀的文艺作品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只有如实反映现实的文艺作品才有价值基层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真正创造者A B C D 24不去更多地考虑群众的欣赏需求,特别是不顾大众倾听旋律的传统,而执意用西方人的听觉习惯来改变民乐传统,淡化了传统音乐中突出旋律美的优点,这是多年来中国音乐在专业化创作上出现的通病。医治此类通病,就要( )A 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B 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C 推进中国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D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25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