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04122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 .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政治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IS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同时用2B铅笔在规定的位置上认真填涂自己的IS号。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监考老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2、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楹联上下相接,词性相对,平仄相合,意境相联表达方式与下列哲理相通的是 A矛盾双方相反相成 B矛盾双方力量相互平衡C不同事物矛盾不同 D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在支付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小额免密”“闪付”等支付功能也悄然兴起,然而,此种支付功能开启时用户往往并不知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用户在追求便捷的同时莫忘安全红线,这一提示的哲学依据是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A B C D3、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以下古语中蕴涵“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 A古今易俗,新故异备

3、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D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4、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过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需要继续推进城镇化。专家表示,推进城镇化不可能走单一发展模式。这是因为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特点不同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A B C D5、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A B C D6、开发海洋经济,强调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这启示我们( ) 矛

4、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A B C D7、2018年校园足球工作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足球人才培养的做法。下列做法与其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促进校园足球的国际交流-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加强校园足球的宣传活动-意识时物质具有促进作用C将足球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D建立全国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8、“凡为过去,皆为序章”。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A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C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9、有人做过这

5、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面面一个黑点,不同的人来看。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 B C D10、“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责任。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西南地区人民的“渴望”成为“希望”;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矿井下生命存活的渺茫变成生还的奇迹。这表明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是巨大的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矛盾就是对立A B C D11、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

6、大型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之下,东北三省的经济出现了严重下滑,为此国家出台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国家出台该方案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承认、揭露矛盾,才能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12、习近平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是因为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环境条件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关

7、键部分的功能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A B C D13、有人认为,“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抛弃过去的一切”。该观点的错误在于 认为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没有看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没有看到辩证否定观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A. B C D14、“复兴号”在研发过程中,摆脱了对引进的法国、日本、德国技术平台的依赖,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統的全面自主化,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意树立了新的标杆。“复兴号”的成功运营从哲学上

8、看表明 树立创新意识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高铁技木的创新离不开对外国技术的“扬弃”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掌握高铁核心技术需对既有理论和实践加以突破A B C D15、屠呦呦受到东晋葛洪中医药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提出用乙醇低温提取青蒿素有效成分,经过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获得成功。其成功在于 正确把握了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对不合理的内容要既克服又保留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 B C D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

9、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据此回答1617题。16、上述材料说明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联系的只要坚持辩证法就能实现各个方面的创新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A B C D17、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辩证法在本质上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不了解辩证的否定,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A B C D18、2017年9月9日,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

10、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掲境。施一公、潘連伟、许晨阳这三位科字家分別摘取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各自获得100万美元奖金。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面对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理解正确的是科技创新能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更新生产工具科技创新制造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科技创新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创新能促进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制约着人类思维方式A. B. C D19、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只有根据发展着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并运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

11、业的新发展。这表明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 B C D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国宪法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更好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根据新时代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必须的、适时的,是符合宪法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的。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践是认识的基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決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晨D正确的社

12、会意识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21、2017年8月6日,2017澳大利亚“诗书礼乐行”孔子文化节在堪培拉举办。孔子能够生存于今天世人的心中,最根本的还在于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2、让类似“我妈是我妈”的荒唐证明消失,就是要解決办事环节过多,证明繁杂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规范和简化公共权力更好的服务群众。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就是要 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 改革不利于巩固发展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行为选择 不断创新社会发展的道路、模式和规律A B C D23、习近平主席强调,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