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804044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红波vfp教材(1-3章).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概述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它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已进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社会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已成为日常工作的内容。数据库系统技术是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最简单、易学、易掌握的技术。VFP数据库继承了以往传统数据库的优点,是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可视化的编程工具,操作简单、易学,极大的方便了软件的开发。人们在使用它作为开发工具时,可以高效的开发出全新的可视化图形界面应用程序。所开发出的软件易于推广和应用。因此VFP应用较为广泛。本章主要介绍相关基本知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1.1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与特点1.1.1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数据处理技术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人工

2、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这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是最原始的数据管理方式,由于数据的不共享性,而被文件系统所代替。文件系统虽然数据具有共享性,但共享性差、独立性差,冗余度高而被数据库系统所代替。由于数据库系统具有共享性高、冗余度少、数据的独立性好的优点使它成为当今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IBM公司成功的研制出第一个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系统,以后又相继出现了DBASE、FoxBASE、FoxPro、VFP等数据库系统。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和深入。

3、1.1.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更加成熟,它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较有如下的特点。1数据的结构化在人工管理中,数据文件中的每个数据项之间是无结构的。在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文件中的每个数据项虽然是有结构,但整体是无结构的。而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文件(即数据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项之间是有结构的,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之间是有联系的,整体是有结构的。2 数据的共享人工管理中的数据文件是不共享的。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文件虽然可共享,但由于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程序的,不同的应用程序当需要不同的数据时,就需要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故共享性差。而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文件不是面向某

4、一个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使用,故共享性高。3 数据的独立性在人工管理中数据文件与程序是不独立的。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文件,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数据文件结构是面向应用程序的,数据文件的结构一旦改变,导致应用程序的改变,相应的应用程序改变也导致数据文件结构改变,这样也造成了文件系统中数据独立性差。而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文件的,数据文件的结构改变应用程序可以不变,这样就突出了数据库的重要特点就是数据库的独立性高。4 冗余度低由于数据系统的共享性比文件系统要好得多,共享性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1.2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1.2.1

5、数据库系统1数据(Data)数据是指能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物理介质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物理符号。他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2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为对用户来讲有用信息的过程。3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结构化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且又独立于应用程序的相关数据的集合。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可以对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管理的软件。他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e 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DML(Date Manipulat

6、ion Language)、管理与控制程序。5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Data Base Apply System)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用数据库系统资源,面向某一实际应用而开发的具体应用程序软件系统。如:学籍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6数据库系统(DBS, Data Base System)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它由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组成。1.2.2数据模型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将对研究对象的抽象化、形式化的描述过程称为模型。人们把表示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及结构称为数据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有层次模

7、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下面就数据模型相关的基本概念做以介绍。(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如:一个学生、一门课等。(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如:一个学生实体可由学号、姓名、成绩等属性组成。(3)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如:学生的一门课成绩取值为0-100之间。(4)实体型若干个属性名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一个实体的类型称为实体型。(5)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如:全班学生实体就是一个实体集。(6)联系实体联系有内部联系与实体外部联系。实体的内部联系是指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的外部联系也称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

8、分为三类。1)一对一联系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至多有一个实体相对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如旅客与车票等。2)一对多联系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如:一个学校的班级与学生之间是一对多联系。3)多对多联系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的N个实体相对应,反之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与实体集A中的M个实体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2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满足只有一个根节点,即没有双亲节点;除根

9、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且只有一个双亲节点;上层节点与下层节点称为层次模型。如图1.1所示。层次模型也称为树形结构。采用层次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EFHGBCDAI 图1.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满足允许一个以上节点无双亲,允许节点可以多于一个双亲,节点之间可有多对多联系模型称为网状模型。如图1.2所示。图1.2网状模型EFHGBCDA采用网状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状模型在于能更好描述现实世界,且可以支持多对多联系,但实现起来复杂不易掌握。(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1970年由美国IBM公司San Jose研究室的研究员

10、EF.Codd首次提出,他并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奠定了基础。EF.codd的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关系模型是用一张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如图1.3所示表名为学生成绩,它为关系名。表中一行称为一个元组,表中一列称为属性。如表中有5个属性即学号、姓名、数学、英语、VFP。学生成绩学号姓名数学英语VFP1李小明9885962张朋8987883李丽8698100它要求关系必须规范化,包括:1)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以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即表中不可含表;2)同一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属性名;3)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元组;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的次序可任意;5)在一个关系中列

11、的次序可任意。关系模型的表示形式:关系名(属性1, 属性2, , 属性N)例如:学生成绩表可描述为如下关系:学生成绩(学号, 姓名, 数学, 英语, VFP)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形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VFP中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它的表结构为:表名(字段名1, 字段名2, , 字段名N)表名就是关系名,字段名1,字段名N,就是关系中的属性1,属性N。表中内容的一行称为一个记录,就是关系中的一个元组。3关系的完整性关系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现在先介绍一下与完整性相关的概念。(1)概念1)关键字若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一个或一组属性称为关

12、键字。如学生成绩表中的学号。2)候选关键字候选关键字也是关键字,它是具有关键字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统称。若学生成绩表中学号、姓名都无重复值,那么学号与姓名就是候选关键字。若姓名有重复值就不能是候选关键字。3)主关键字主关键字是在多个候选关键字中选出一个。一个关系中只能有一个主关键字。如在学生成绩表中学号为主关键字。4)外部关键字若在一个关系R中一个属性不是本关系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关系S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则称此属性为本关系的外部关键字,R为参照关系,S为被参照关系。(2)关系的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是指关系中的主关键字不能取空值。空值就是(NULL)不确定的值。由

13、于主关键字为空值,那这个元组是无意义的。如学生成绩表中,学号为空值,而其它属性却有值,则该条记录无意义。2)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是用来约束关系与关系之间的关系,即数据库约束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参照完整性是指一个关系R的外部关键字F与另一个关系S的主关键字K相对应(即F是S的主关键字)则对R中的每一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空值或等于S中某一个元素的主关键字的值,如有以下两个关系(表):学生(学号, 姓名, 性别, 专业代号)专业(专业代号, 专业号)学生关系中的专业代号是外部关键字,但在专业关系中它是主关键字,这时,在学生关系中,专业代号的值或者取空值或者取专业关系中某个元组的专业代号的值,

14、当在学生关系中的专业代号取空值时,表示该学生还没有分专业。在VFP数据库中的表来实现参照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当对含有外部关键字的参照表进行创建、插入、修改时,必须检查外部关键字的值在被参照表中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不能进行该操作。当对被参照的表进行删除,修改时必须检查被删除的行或修改的行的主关键字值是否正在被参照表的外部关键字参照,若是,则不能进行该操作。用户定义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是指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属性域的完整性的规定。在VFP数据库表中是指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精度、取值范围、是否允许空值。如学生成绩表中的数学,其数据类型可为整型,取0100之间等,取值范围又可分为静态与动态,静态

15、是指字段的取值范围是固定的,如学生表中的数学。动态取值范围是指该字段的取值范围由其他字段的值来确定或在修改时,由该字段原来的值来确定。1.2.3 VFP启动与主界面1VFP的功能VFP是一个可视化数据库编程的开发工具,它用建立表、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表建立关系并进行可视化管理。项目管理器是对多种文档、多种程序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与维护的工具。VFP运用自身的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等实现可视化编程,它运用交互式与自动化工作方式,方便了不同层次、不同应用用户的需求,它支持多媒体、网络编程,它能高效、快捷的开发出令人满意的应用软件。2VFP系统环境(1)处理器:486DX/66MHZ 以上的处理器。(2)内存储器:16MB以上内存。(3)典型安装需85MB的硬盘空间,最大安装需90MB硬盘空间。(4)推荐使用:VGA或更高分辨率的监视器。(5)操作系统:win95/98/me/2000/xp /NT4.0或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3VFP的安装(1)将VFP系统光盘插入CDROM驱动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