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粤华学校高二政治期中理.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03873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东莞粤华学校高二政治期中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东莞粤华学校高二政治期中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东莞粤华学校高二政治期中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东莞粤华学校高二政治期中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东莞粤华学校高二政治期中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华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学科试卷(理科)(考试范围:必修三文化生活,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参加学校运动会 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参加合唱团、舞蹈队A、 B、 C、 D、2、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

2、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3、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A. B. C. D. 4、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是理论出版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精神产品生产的主要目的。这说明A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5、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

3、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6、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7、为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

4、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作出“”决定,要求并支持用人单位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2010年7月28日至8月3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70位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入选专家到北戴河休假。国家的行为再次向社会宣示了“知识和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宝贵。国家这样做( )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氛围,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激发这些专家们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明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A. B. C. D.8、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5、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9、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D. 10、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6、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1、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封建主义落后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思想。这说明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A B C D12、二战后,德国对法西斯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崇尚民主平等和睦的文化,从此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而日本虽然在战后也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对法西斯文化的清算不彻底,否认侵略历史,给东亚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制造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以上材料说明A文化

7、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道路 B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C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D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网络语言是一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的交际工具。当众多友在报纸、杂志、作文、书信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它就会进入全民语言,成为汉语言文字的组成部分。回答下题。13网络语言、网络游戏、网络情感等络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14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流工具,这体现了()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

8、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15、潮汕人有“放生积善”习俗,即买一些活的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潮汕地区长期盛传养成了潮汕人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的精神风貌。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A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16、2012年伊始,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电视剧热播齐鲁荧屏。该剧真实反映了“80后”与“50后”在爱情以及生活方面的交流与差异,切中了社会现实,扣动了人的心弦,紧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80后大战50后”反映了两代人在爱情以及生活方面的差异,这说明(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但也可以转

9、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A、 B、 C、 D、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峡两岸共度节日,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促进经济生活的发展 D文化促进政治生活的进步 18. 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虽然远去了,然而影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成为唤醒人们心中爱国豪情的精神源泉。这充分说明()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C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19“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

10、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这种差异表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 B C D20一位中学生说,学习“八荣八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还要不断深化对正确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理解,更需要从学习、课外活动等各种实际行动中去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认识符合的道理是 A人的观念有不同的层次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C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文化 D文化对人的影

11、响是持久和深远的21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22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能平等交往。这说明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B文化影响社会生活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3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ABCD24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A经济决定文化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25

12、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的措施是A、中国和法国互办文化年 B、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整治小煤矿,保障安全生产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2000年我国依法共关闭了1100多个淫秽色情网站26、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27、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13、D、差异性的特点28、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 B、 C、 D、29、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这说明A、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 B、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政治分歧不可调和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决定作用30、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B.C. D.3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