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B卷.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803870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B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B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B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B卷.pdf(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五四学制 B卷 一 选择题 共 10题 共 20 分 1 2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B 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力臂 D 杠杆可以是直的 也可以是弯的 2 2 分 某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 对如图物体所采用的物理原理的分析中 错误的是 A 螺纹采用的是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 B 防滑垫儿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 机械抓手利用的是杠杆原理 D 镌刻刀采用的是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力 第 2 页 共 16 页 3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锤柄

2、在石墩上撞击几下 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B 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没推动 是因为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 竖直向上抛出的排球 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 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 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 2 分 甲机械能比乙机械能的功率大 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 A 甲做功多 B 甲更省力 C 甲做功快 D 甲用时少 5 2 分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 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 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C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 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

3、持 D 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 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 2 分 如图所示 洗碗时戴的手套上有许多花纹 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摩擦 B 减小摩擦 C 增大弹性 第 3 页 共 16 页 D 减小弹性 7 2 分 跳伞运动员受平衡力作用 在空中匀速降落 关于他在下降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动能减少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减少 B 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减少 重力势能不变 机械能减少 D 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减少 8 2 分 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拉着木箱 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 关于

4、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 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 两次做功一样多 D 条件不足 无法比较 9 2 分 如图所示 O是杠杆的支点 为了提高重物 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 使杠杆由竖直位 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 则 A 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 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 杠杆始终是等力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0 2 分 如图7 所示 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 杠杆下端挂一重物 为了提高重物 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 第 4 页 共 16 页 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A 始终是省力杠杆 B 先是省力的 后是费力的 C 始终是费力

5、杠杆 D 先是费力的 后是省力的 二 填空题 共 9 题 共 24 分 11 2 分 如图所示 食品夹属于 杠杆 省力 费力 或 等臂 人们为了省力 制造 出多种滑轮 其中能起到省力作用的滑轮是 12 3分 如图所示 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物体 A B均重为 10牛 当用力 F2匀速提升物体B时 力 F2为 牛 若物体A在 10 秒内匀速上升5 米 力 F1 所做的功为 焦 其功率为 瓦 13 2 分 如图所示 小明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 这说明通过 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 的内能 在下滑的过程中 他的重力势能 选填 减少 增大 或 不变 第 5 页 共 16 页 14 4 分 赵显同学学习了

6、 功率 后 对测功率产生了兴趣 他请李沁帮忙 测他做俯卧撑时的功率 1 做俯卧撑时人的身体部分可以近似的看成是一个 填一个简单机械的名称 2 所需准备的测量工具有体重计 刻度尺和 3 赵显同学共做了20 个俯卧撑 做前10 个较快 后10 个明显有点 力不从心 则他做后10 个俯卧撑 的功率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整个20 个的平均功率 4 体重是500N 的沈思邈想粗略的测出自己做俯卧撑的功率 他先用刻度尺测出自己手臂的长约60cm 10s 内做了 8 个俯卧撑 则他的功率约是 W 15 2 分 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16 4 分 如图所示 使用三种简单机械提升10 牛的同一重物处于

7、静止状态的情景 使用甲装置的好处是 使用乙装置将物体2 秒提升 1 米 则拉力FB为 牛 其功率为 瓦 若忽略绳重 摩擦 装置自身重力 则FA FC 17 2 分 在体育考试中 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若实心球重20N 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 球下降的高度为2 7m 用时约0 75s 则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J 功率为 W 18 2 分 2012 年 6 月 2 日 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 刘翔以12 87s 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栏 冠军 起跑时 他用脚向后蹬地 就能迅速前冲 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到达终点时 由于 他不能立刻停下 第 6 页 共 16

8、页 19 3 分 在探究 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1 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 静止时 发现杠杆的右端低 左端高 此时杠杆处于 填 平衡 或 非平衡 状态 2 在杠杆两挂端钩码 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 调节阻力或着阻力臂的大小 使杠杆在水平的位置 重新平衡 记录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的条件是 3 根据第 2 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 因是 次数动力 F1 N动力臂 l1 m阻力 F2 N阻力臂 l2 m 12 051 010 22 0102 010 33 0102 015 三 作图题 共 3 题 共 15 分 20

9、 5 分 请按要求作图 请在图 1 中画出重物上升 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如图 2 木棒在力F的作用下静止 画出力F 关于 O点的力臂 如图 3 请将图中的灯 开关正确连入家庭电路 21 5 分 如图是手臂的简化图 手托住重物时 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 线 第 7 页 共 16 页 1 在图中画出重物对手的压力 2 画出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方向 3 画出拉力的力臂 22 5 分 如图甲所示在体操表演中 一名妇运动员被举起 此时可以把女运动员看成一个杠杆 图乙是它 的示意图 若以O 为支点 A 为动力作用点 请在图乙中画出最小的动力F1 的方向及动力臂L1 和阻力臂 L2 四 计算题 共 4 题 共

10、 60 分 23 5 分 一根杠杆AB长 1m 支点距B端 0 4m 现如图所示在A端挂一个重200N 的物体 G1 若要使杠 杆平衡 杠杆自身重力不计 则要在B端挂一多重的物体G2 24 15 分 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 质量为3kg 要求对水平地面压强不超过3000Pa 机器人在水平 地面运动时 所受推力与速度关系如图乙所示 g 取 10N kg 求 第 8 页 共 16 页 1 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多少m2 2 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 匀速直线运动2s 能通过多远路程 此时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 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 5m s 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 水平推

11、力的功率是多大 25 30 分 小明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 该车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为32V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 车 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cm2 小明骑电动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以6m s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10min 牵引力 为 20N 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00kg 在此过程中 1 电动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 电动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牵引力做功为多少 3 电动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4 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 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为多少 5 电动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牵引力做功为多少 6 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 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为多少 26 10 分 某工厂设计了一个蓄水池

12、 如图所示 水源A罐的液面高度h1 3m 且保持不变 罐底有一个小 出水口 面积为S1 S1 0 1m2 孔下通过一个截面积为S2活塞与杠杆BC相连 S2 0 24m2 杠杆可绕B端 上下转动 另一端有一个中空的圆柱体浮子 横截面积为S3 S3 0 8m2 BO 是杠杆总长 原设计打算当杠 杆水平时 浮子浸入水深为h2 h2 0 7m 活塞恰好能堵住出水口 但在使用时发现 活塞离出水口尚有一小段 距离时 浮子便不再上浮 此时浮子浸入水深为h3 h3 1m 为了使活塞自动堵住出水口 只得将浮子的质量减 去一部分 设减去的质量为m g 取 10N kg 杠杆水平时 认为BO仍是杠杆总长 活塞及连杆

13、和杠杆的质 量均不计 杠杆所受浮力不计 浮子浸入水中体积变化引起的蓄水池液面变化忽略不计 试求 第 9 页 共 16 页 1 活塞应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 浮子应减去质量m 是多少 五 实验题 共 3 题 共 17 分 27 2 分 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 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 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如图 甲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端调节 杠杆水平后 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2 个钩码 如图乙所示 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应在B点悬挂 个钩码 28 3 分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甲 乙两图装置相同 分别是同一小 球

14、先后从A B两处由静止滚下 钻入并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 纸盒被推动得越远 小球对纸盒 越多 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2 对比甲乙两图可知 小球的动能与 有关 3 若要验证动能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 需要添加一个器材是 29 12 分 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 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序号 动滑轮重 G动 N 物重 G N 钩码上升 高度 h m 动力 F N 动力作用点 移动距离s m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10 510 10 70 347 6 20 520 11 10 360 6 30

15、540 120 3 3 实验中需 拉动弹簧测力计 同时注意使视线始终和测力计的刻度板面 每组实验开始 前还需记下钩码和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这是为了 4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用同一滑轮组 提升的物重增加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细心的小明分析数据后还发现 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 物重增大 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 额外功 变大 变小 不变 下同 克服滑轮转轴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第 11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10题 共 20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二 填空题 共 9 题 共 24 分 11 1 12 1 13 1

16、 第 12 页 共 16 页 14 1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19 2 19 3 三 作图题 共 3 题 共 15 分 20 1 第 13 页 共 16 页 21 1 22 1 四 计算题 共 4 题 共 60 分 23 1 24 1 答案 略 24 2 答案 略 24 3 答案 略 25 1 答案 略 25 2 答案 略 25 3 答案 略 25 4 答案 略 25 5 答案 略 第 14 页 共 16 页 25 6 答案 略 26 1 第 15 页 共 16 页 26 2 五 实验题 共 3 题 共 17 分 27 1 28 1 28 2 28 3 第 16 页 共 16 页 29 1 29 2 29 3 29 4 29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