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学案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03844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学案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唯物辩证法学案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唯物辩证法学案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学案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学案人教.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辩证法学案一、知识框架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核心)根本内容构成动力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总特征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的辩证法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整体和局部关系发展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矛盾及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联系实际三条线(自己、社会生活、建设)请同学们从中任选一原理,每条原理至少能联系两个以上的事例来说明体现了什么原理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联系观普遍

2、性客观性条件性复杂性运动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方法论意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孤立形而上学发展观普遍性实质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静止矛盾普遍性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矛盾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主次矛盾 善于抓住重点学会统筹兼顾矛盾主次方面 要全面,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原因:内因 外因个人成长重视内因,不忽视外因,中特社会主义把内外因结合起来状态 :量变 质变坚持适度原则,重视积累,适时飞跃,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途径 :前进性曲折性正确对待人生

3、道路上的困难,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困难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二、原理与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

4、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

5、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

6、: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

7、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即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

8、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

9、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 10.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1.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

10、问题。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1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三、关键要点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1.联系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叫联系。不是任何两个事物

11、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们不能否认联系,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人们可以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四面八方”横向的联系是指空间上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前后相继”纵向的联系是指时间上前后事物之间的联系。 3.因果联系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先行后续,二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4.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种情况是,某一现象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另一种情况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5.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部分对

12、整体的影响:部分会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6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7.发展是变化,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看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8.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区别:现象是外在的,人能直接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必须要经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联系: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本质要通过现象才能表现出来,现象是规律的向导。 9.规律和规则、法律条文、规定的关系。(参考书本P76页) 10.解放思

13、想,实事求是的含义及二者关系(参考书本P80页) 矛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无条件的,而统一是有条件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3.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解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的激化状态转化成缓和状态,并不是消灭矛盾。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4、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7.认识事物的秩序: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 8.事物的主次矛盾转化了,我们的工作中心也随之转移。 9.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了。 10.明确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难点、易混点切记!): (1)深刻理解含义: a.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 b.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

15、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 (2)把握关键性词语: a.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b.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3)明确命题旨意: a.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和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评价与判断,强调对这个事物当前状况的认识。 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和延缓作用,只能是影响。 2.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况,一是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