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803684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家庭护理常识.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家庭护理常识 主要内容 宝宝感冒后的居家护理怎样护理发热的孩子孩子高热发生惊厥怎么办认识婴儿捂热综合症谨防小儿气管异物 一 宝宝感冒后的居家护理 冬季是宝宝最容易发生感冒 即上呼吸道感染 的季节 其实感冒的本质是宝宝的鼻和咽部吸入了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 寒冷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 感冒 而是室内外温度差别大 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下降 这时病毒或细菌就有可乘之机了 护理要点 宝宝患了感冒后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与年龄 个人抵抗力不同有关 婴幼儿局部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重 年长儿症状较轻 突出表现常常为发热 鼻塞 咳嗽 有时伴有呕吐 腹痛 服泻等 严重的不吃奶 没有力气 甚至高热惊厥 加上感冒需要经历一

2、个疾病的自然过程 发热通常2 5天不等 所以家长不能太着急 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 一般会给宝宝开口服药 如果症状稍重 可能就会给宝宝开针剂 如果验血 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 就会给宝宝使用抗生素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治疗也不是千遍一律 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外 合理的家庭护理也相当重要 不仅能帮助宝宝尽快康复 也有助于缩短疾病的自然过程 1 注意休息2 合理饮食3 环境适宜4 有效出汗5 降低体温6 保持呼吸道通畅7 保持皮肤与口腔清洁 温馨提示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和病情变化 对发热宝宝要注意惊厥先兆 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已有过高热惊厥的宝宝 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鲁米那 预防高热惊厥再度发生 如果发

3、现宝宝脸色不好 鼻翼煽动 口唇发绀 精神差 不吃东西 口腔泡疹和皮疹需要及时看医生 重视预防 1 逐渐增加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时间 进出时及时增减衣服 2 外出时也可以戴口罩 让空气在口鼻部位的湿化时间延长 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 使宝宝不适应 3 强调暖气房 空调室通风换气 室内空气清洁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4 简单消毒法 感冒流行时期可以用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5 在感冒流行期间 尽量避免带宝宝到公共场所 6 每天晚上带宝宝运动半小时 称规律性运动 可促进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衣着适当 常常发生这种情况 当妈妈感觉宝宝的手有些凉时 就赶快给宝宝加衣服 往往外面气温才10摄氏度 宝宝已经穿了三件毛衣

4、 一件小夹袄 外面还有件厚厚的棉外套 穿太多衣服 本来喜欢活动的孩子 也不想动了 一来行动不便 二来一动就出汗 厚厚的衣服又不能散热 还得自己将汗湿的衣服捂干 如果不小心吹着风 宝宝很容易受凉感冒 所以多穿衣服不仅不能预防感冒 往往会适得其反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 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 这是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 在冬天很容易发冷 而在活动后 又很快可以使手脚温暖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就是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如果宝宝面色红润 贴身衣服是温热的 说明衣服正好 如果宝宝面唇色红 贴身衣服有些湿 说明衣服多了 应逐渐减少 如果面色不红润 贴身衣服是干

5、凉的 则说明衣服太少 应适当增加 二 小儿发热护理常识 发热为儿童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有的家长怕新生婴儿不够保暖 因此过度地给孩子捂热 导致体温调节中枢不能正常散热而致过高热 而在发热之后 去医院的途中由于怕孩子受凉而包裹太多 影响正常散热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因此 家长需要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护理和照顾 怎样护理发热的孩子 发热的孩子尤其高热者一定要卧床休息 室温要适宜 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 衣着要轻软宽松 不可包裹过严不利于散热 如出汗要用温水擦身及时更换湿内衣 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泄 增加尿量和汗腺分泌也有利于退热 要给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 给多种维生素

6、 新鲜果汁 忌生冷油腻的食物 孩子发热 家长都十分着急 怕把孩子 烧坏 都急于赶快退烧 其实发热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发热时心跳加快 血循环旺盛 白血球升高 抗体产生增加 这些都有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争 用大量退烧药强行退热既抑制了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又把热型搞乱 可影响疾病的诊断 所以一般中 低热不必给退热药 对38 5 39度以上高热 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给于退热 有药物退热和物理退热两种方法 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类 如阿苯片 巴米尔等 美林 安乃近 布洛芬等 我们医院的制剂有氨基比林合剂 俗称红药水 要根据小儿年龄体重决定每次服药量 根据说明书或遵医生指示服药 不能自

7、己加大剂量 用药间隔一般不少于4小时 用药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 可致发汗过多 降温过快可导致虚脱 物理降温法有洗温水浴 水温38度左右浸泡20分钟 或温水泡脚 也可用30 40 酒精或白酒轻擦腋下 颈部 大腿根部 小婴儿忌用此方法 以上降温都是暂时的 只有控制疾病 病情好转 体温才会逐渐降至正常 三 高热发生惊厥怎么办 碰到孩子抽筋 家长往往惊恐万分 束手无策 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可使你摆脱困境 应争分夺秒尽快降温 终止抽搐 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 可由于脑缺氧而致脑神经细胞不可逆的损害 以致遗留运动障碍 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 处理方法 1 先把发生惊厥的孩子放到平坦

8、 较宽敞的地方 如大床上或地板上 尽快解开衣领钮扣及裤带 使其头偏向一侧 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 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2 用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穴 同时取一筷子或匙柄 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 置于上下磨牙之间 或用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患儿牙齿中间 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 但如果患儿已咬紧牙关 则不宜强行撬开 3 保持环境安静 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的刺激 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4 惊厥发作时 禁忌任何饮食 包括饮水 5 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 5至10分钟换一次 如有冰敷袋 酒精则更好 冰袋敷额 酒精擦额部 腋下 大腿内侧等大血管处 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6 及时清除

9、患儿口腔内分泌物 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7 经以上降温止痉处理后 惊厥多会很快停止 当然上述这些措施都只是权宜之计 经过紧急处理小儿止痉之后 家长应立即把患儿送到医院 作进一步检查 及早查明原因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若惊厥不能很快停止 则应边止痉边送医院急救 高热惊厥的预防 1 掌握发病的基本情况 2 控制高热 3 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惊厥的先兆症状 4 婴幼儿时期常因高热而发生惊厥 遇见这样情况 家长不能过于紧张 在送小孩去医院的过程中 学会正确的急救是十分重要的 5 有过高热惊厥的小儿 当感冒或热性病初期 应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及镇静剂或采用物理降温 以防体温突然升高 6 对既往曾有多次

10、发作者 有人主张长期应用鲁米那以预防复发 当存在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时 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由医生决定是否需长期服药 四 认识婴儿捂热综合症 婴儿捂热综合症 又叫 蒙被综合症 多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婴儿 特别是刚降生不久的新生儿 虽然此时婴儿的生理活动已开始 但呼吸 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健全 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 若衣被过暖或蒙被睡觉 就会因温度过高而出大汗 面色苍白 高热 抽搐 昏迷 甚至还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如婴儿昏迷时间过长 惊厥次数过频 则会引起智力呆滞 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情况特别严重者 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所以寒冷季节婴儿不宜盖得过度暖和 也不宜盖电热毯 千万不能把头捂在被子内 热水袋应

11、远离皮肤 当一旦发生 婴儿捂热综合症 应立即松解衣扣 擦干汗水 减少包裹 体温高者可用温水洗澡 切忌用退热药退烧 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脱水 加剧病情同时要清除口鼻分泌物 严重者应送医院 要防止口鼻捂盖而窒息 因为担心孩子太冷 将婴儿 打包 裹得严严实实 婴儿却因 捂热综合症 引起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惨剧 在省儿童医院时有发生 捂热综合症 是完全可以避免 主要是因家长缺乏生活常识 爱子过度造成的 婴幼儿并不是大人想像的那么怕冷 每周要给他们洗澡 穿衣服只需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够了 提醒年轻家长 现在不提倡给新生儿 打包 让婴幼儿放开手脚 这样有利孩子生长 不要以孩子鼻尖 手指的冷热来衡量孩子的冷热 关键要

12、摸孩子的身体冷不冷 孩子哭闹时 一定要看看孩子是否有异常情况 希望 捂热综合症 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五 谨防小儿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 据统计 7岁以内儿童多见 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小儿发病多 死亡率高 这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 会厌软骨 发育不成熟 功能不健全 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 哭笑和剧烈活动时 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 导致窒息 加之小儿好奇心强 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送 最易引起气管阻塞的异物有花生米 黄豆 这两种物品遇水膨胀更不易取出 还有果冻 水果糖 瓜籽 硬币 水果块儿 小钮扣等等 临床表现 异物如被吸

13、入气管则称为气管异物 如异物被吸入支气管则称为支气管异物 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对呼吸的影响 气管 支气管异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症 救护措施 1 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 头朝下 托其胸 拍其背部4下 使小儿咯出异物 也可将患儿倒提高地拍背 2 催吐法 用手指伸进口腔 刺激舌根催吐 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 迫挤胃部法 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 用双手食指 中指 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 用力向后上方挤压 压后放松 重复而有节奏进行 以形成冲击气流 把异物冲出 此法为美国海默来克医师所发明 故称 海默来克手法 预防措施 1 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把捡拾东西放到嘴里 不要养成在口中含物的坏习惯 以免误吸入气管 2

14、 不要吃那些不易嚼碎的带刺带骨 带核的食物 如花生 豆类 瓜子等 进食时不让孩子打闹 逗乐 奔跑或嬉笑 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3 家有刚会走路的小儿 大人一定不可随意在小儿的活动范围内存放体积小的物品 如小珠子 棋子 别针 小钮扣 图钉 硬币 瓜籽等 防止出现意外 4 一旦发生小儿气管 支气管异物 家长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应该立即争分夺秒 立即送往医院 同时保持直立体位 不要平卧 有条件者给予吸氧 5 这里我们特别提醒家长 有时小儿吃东西出现呛咳之后 仍长期反复咳嗽 按气管炎治疗仍不见好转时 就应考虑是否有支气管异物的可能 应到医院进行透视 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 保护幼儿安全 父母注意防范 增强防护意识 关注每个细节 祝愿 家家幸福人人健康 谢谢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 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谢谢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