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说课稿)(4月5日)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2803572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说课稿)(4月5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说课稿)(4月5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说课稿)(4月5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说课稿)(4月5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说课稿)(4月5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海无涯专题11 台风、寒潮徐汇中学 顾锦华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记住产生台风、寒潮这些天气现象的本质是两大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2) 通过阅读天气系统俯视图,理解高低压(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提高读图能力。(3) 通过天气形势图,学会阅读简易天气图。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各类图表,使抽象的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变为直观,更好理解和掌握两大天气系统。(2) 通过高压(气旋)与低压(反气旋)的对比,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二、教材重点难点确定:重点:低

2、压系统(气旋)与高压系统(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及天气特征。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三、 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法2、对比法四、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台风录相,交流获得的台风信息。(二)新课讲授:由学生交流的台风信息,引出热带气旋。探究1:热带气旋等级标准(1)根据热带气旋等级表:划分热带气旋的标准是中心风力的大小。(2)结合所学知识:风的形成与什么有关?过渡:根据热带气旋气压分布图引出低气压系统。探究2:低气压与天气(阅读北半球低气压分布图)(1)气压分布有何特点: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2)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由四周指向中心,垂直于等压线。(3)在地转偏向

3、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如何变化: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4)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有何特点:气流变成了由四周流入中心的旋涡,所以低压也叫气旋。在这里需向学生强调低气压是针对气压的分布状况而言的,而气旋是针对气流的运动而言的,他们本质上是一种天气系统。在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成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5)中心气流的运动方向:辐合上升。为了帮助同学们记忆,我们将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6)低气压(气旋)影响下的天气:阴雨(7)在地面天气图中寻找气旋: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过渡:台风就是热带气旋的强烈表现形式。探究3: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小组活动:2006年台风路径图)(1)

4、台风源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北纬5度20度的热带洋面。)(2) 台风生成后的路径有哪些?为什么?(西和西北。内力:地转偏向力的纬度差异;外力:副高南侧的东风带)(3) 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和路径。探究4:台风的影响和防御(1) 登录我国的台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功与过)(2) 台风预报的内容?(生成位置、强度、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及台风影响地区的天气。)(3)结合生活实际,采取哪些防御措施?l 台风影响期间尽量减少外出。l 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做好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做好线路的检修工作。l 不要再危旧住房、工棚、临时建筑、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等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避风避雨。l 住在

5、河、海边地势较低的居民,严防河水泛滥、海水倒灌,及早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过渡:接着,回到前面的地面天气图,天气图中除了低气压系统外,还有哪个天气系统?从而引出高压系统。探究5:高气压与天气(小组活动)(1) 根据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画出北半球的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2) 学生总结,完成以下表格天气系统反气旋气压分布状况水平气流方向北半球南半球垂直中心气流方向典型天气过渡:在学生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引出寒潮。探究6:寒潮冷性反气旋(小组活动:阅读入侵我国的寒潮路线图)(1) 寒潮的源地在哪?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从那里来的空气有何特点?(2) 寒潮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哪些地区受其影响较小?为什么?(3) 寒潮的“功”与“过”。(4) 如何预防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过渡:寒潮是一种冷性反气旋,还有一种暖性反气旋,它代表性天气现象是伏旱。探究7:伏旱暖性反气旋1、 时间:盛夏2、 天气系统:副热带高气压3、 天气:炎热干旱(三)课堂小结: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天气特点、典型实例。(四)思考:近几年,台风发生的频度、强度不断加强,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