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803422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pdf(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8 页 新人教版 2020 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 一 单选题 共 15题 共 30 分 1 2 分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环保角度看 噪声一定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B 改变吉他弦的粗细和松紧可以改变音调 C 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声音在所有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总大于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 2 2 分 长春市的冬季 有时路旁树枝上会出现霜 从而形成雾凇景观 这一现象属于 A 汽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 3 2 分 以下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 阳光下随风飘扬的红旗呈现红色 是因为红旗反射了红色光 B 我们能从各

2、个方向看到投影屏幕上的字 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C 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D 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分布不均匀 导致光线折射而产生的现象 4 2 分 下图是分别表示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18 页 A 甲种物质是晶体 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 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 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 丁种物质是晶体 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5 2 分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 正确的是 A 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B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远离平面镜时 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3、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 光污染 是光的折射现象 6 2 分 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站在河边会发现自己的倒影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B 用手机照相时 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成倒立 缩小 实像 C 大雨过后 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需要戴凹透镜矫正 7 2 分 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8 页 A 图甲中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 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乙中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豫 C 图丙中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图丁中 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晴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8 2 分 下列关于四幅图片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4、A S闭合后小磁针N极向左偏转 B 表示的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C 图中船闸的工作过程应用了帕斯卡定律 D 验钞机利用了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9 2 分 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 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 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 投影仪镜头 第 4 页 共 18 页 到白板的距离应 A 大于 30cm B 小于 15cm C 等于 30cm D 大于 15cm小于 30cm 10 2 分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当蜡烛距凸透镜14cm时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8 cm B 6 cm C 10 cm D 15 cm 11

5、 2 分 下列三件光学仪器中 能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平面镜 凸透镜 凹透镜 A 只有 B 只有 和 C 只有 和 D 有 12 2 分 对下列光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解释合理的是 A 路口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光射到上面会发生折射 B 宝塔在水中 倒影 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C 放大镜把字 放大 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 D 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太弱 需要凸透镜矫正 第 5 页 共 18 页 13 2 分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 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 透镜前 30cm处 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A 倒立 放大的实像 B 倒立 缩

6、小的实像 C 正立 放大的虚像 D 正立 缩小的虚像 14 2 分 如图所示 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将光屏 与蜡烛的位置对调 则光屏上 A 无像 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5 2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是凹透镜 B 凸透镜总是成实像 C 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 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 填空题 共 11题 共 16 分 16 1 分 如图所示 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第6min 时的物体处于 状态 选填 固态 液态 或固液共存 该物质在BC段 选填

7、吸收 或 第 6 页 共 18 页 不吸收 热量 17 1 分 频率高于20000Hz声音叫 低于 20Hz 声音叫 这两种声音人耳都 填 能 或 不能 听到 18 4 分 人或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处于其听觉频率范围 选填 之内 或 之外 且听觉范 围要广得多 频率分布的这种特点便于同类交流并与环境互动 同时播放宋祖英和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 映山红 人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 主要是因为声音的 选填 音调 响度 或 音色 不同 19 1 分 小明在观察 碘锤 中的物态变化之前 查阅资料得知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 为 113 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 一会儿后 发现图甲所示实验中 会

8、有大紫色气体出现 这是甲中的碘颗粒 形成的 图乙所示实验中 出现了少量的液态的碘 它是由于固态碘 而产生的 停止加热后 碘 锤 中的碘蒸气都会发生 成为黑色小颗粒 附着在玻璃壁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 20 2 分 如图所示 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空气在界面的 侧 折射角的大小是 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 反射角的大小是 21 1 分 一张黑色的纸 无论用什么颜色的光去照射它 看上去纸都呈 色 22 1 分 通常情况下 把 的温度规定为0 把 温度规定为100 体温计在设计上和普 第 7 页 共 18 页 通温度计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它有一个 它的量程是 正常人的体温一

9、般在 左右 23 1 分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 我们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 小明看到闪电后2s 才听到雷声 打雷区距小明 m 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 s 24 1 分 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学校的国旗杆 是由于发生了光的 填 镜面反射 或 漫反 射 的缘故 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 角 经地面反射后 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从早晨 到中午 反射角将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从中午到傍晚 反射角将 填 变大 不 变 或 变小 25 1 分 小明用凸透镜 蜡烛 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测焦距 如图甲所示 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 移动光

10、屏 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 屏 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如乙图所示 把蜡烛 凸透镜 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 将烛焰 凸透镜 光屏三者中心调 到同一高度 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 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 放 大 或 缩小 的实像 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据此原理 人们制成的光学 仪器是 3 如乙图所示 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40cm 的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 选填 能 或 不能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原因是 26 2 分 阅读下列短文 据山西晚报报道 2018 年 12 月 4 日 张帆来

11、到运城黄河涩地观赏天鹅 突然间 听到一落水女孩凄厉呼救 张帆迅速趴在冰面上 匍匐着向前爬去救人 张帆爬到女孩身后 把在冰面上捡到的女孩遗落的围巾甩给女孩 并 第 8 页 共 18 页 向她高喊 赶紧抓 绳子 女孩很快抓紧了 绳子 无奈女孩的身体太重 张帆反倒一次差点被拖入水中 如 图所示 张帆突然感觉身下涌出一股冰水 耳边不断响起 咔嚓咔嚓 的冰裂声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 景区管 理人员带着救生圈 系着长绳赶来增援 落水女孩终于被托出潮面 就在张帆救人之时 正在运处拍摄天鹅的李明 忽然 在湖中央 一个挣扎着的女孩闯入他的镜头 他调整焦 距按动快门 见证 记录着一个正在发生的救人事件 请回答下列问

12、题 1 张机凯在冰面上匍匐着爬去救人 是因为趴在冰面上能增大与冰面的 减小对冰面的 使冰面不易裂开 2 张帆用 绳子 去拉女孩时 反倒差点被拖下水中 说明了 3 张帆耳边不断响起 咔察咔嚓 的冰裂声 这个声音是是由于冰的 产生的 4 李明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 三 实验题 共 6 题 共 22 分 27 2 分 某物理学习小组 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 其中A B和 C 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 凸透镜 它们分别用玻璃 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 为了探究 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 小组同学应选择图a 中的哪两个凸透 镜做实验 答 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 接着小组

13、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 分别经过两凸 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 如图b 所示 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凸透镜表面越凸 2 有同学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 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的色带 如图c 所 示 受此启发 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 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c 左边的实验 实验结论 对同一凸 透镜 的焦距大些 你推断的理由是 3 如果选择A B两个透镜 他们还可以探究 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的关系 28 3 分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当水温接近90 时 每 第 9 页 共 18 页 隔 0 5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14、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1 填 自上而下 或 自下而上 的顺序进行 2 实验时 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变大 到水面破裂开来 里面的1 散发到空气中 就表明水 沸腾了 3 分析图乙可知 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1 4 小明在第9 分钟撤掉酒精灯后 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 试分析其原因1 合理即可 29 4 分 为了探究 光的反射规律 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中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应多次改变入射角 观察并记录有关数据 通过比较可 以得出结论是 光反射时 填写文字结论 2 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

15、显示出来 方便实验研究 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A 向纸板喷烟或雾 B 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 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 实验中小明使用了一个可折转的纸板 这个纸板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线外 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了探 第 10 页 共 18 页 究光反射时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是否在 内 4 让一束光贴着左侧的纸板A沿 E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纸板B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F 实验时 纸板前不同 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5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 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 的 30 4 分 如图所示是探究 平面镜

16、成像的特点 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 刻度尺与 玻璃板垂直 两支等大的蜡烛A 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 实验时点燃A蜡烛 1 为了便于观察 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 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 也能观察到 的位置 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 选填 较明亮 或 较黑暗 2 点燃 A 蜡烛 小心地移动B 蜡烛 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此实验中选择等大的蜡烛A与 B的 目的是 3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出是否可靠 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 A 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 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 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 进行与上述 2 相同的操作 31 5 分 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如图所示 将焦距 f 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 刻度线处 之后应将光屏向 填 左 或 右 移动 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填 正 第 11 页 共 18 页 立 或 倒立 的像A 2 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 移动光屏 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