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20200406111931).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803364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1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2020040611193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2020040611193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2020040611193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20200406111931).pdf(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5 页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一 单选题 共 17题 共 34 分 1 2 分 当磁铁靠近铁钉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磁铁和铁钉不接触 则它们之间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磁铁吸引铁钉 但磁铁对铁钉没有力的作用 C 磁铁吸引铁钉的力大于铁钉吸引磁铁的力 D 磁铁和铁钉是互相吸引的 2 2 分 如图所示 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 使它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 两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 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D 两手指受到

2、的压强相同 左边受到的压力较大 3 2 分 下列生活现象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 大货车轮胎做得多且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 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 D 钢笔能吸墨水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 4 2 分 如图 1 所示 将一薄塑料瓶瓶底剪去 用瓶盖将瓶口密封 倒入适量的水 使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 测出内外水面高度差h1 再将木块放入瓶内 测出内外水面高度差h2 已知瓶身圆柱横截面面积为s 忽略瓶 和瓶盖的体积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 2 页 共 15 页 A m 瓶 水 sh1 B h2 h1 C 图 2 中 若在瓶内继续加入部分水 塑料

3、瓶仍漂浮 h2 不变 D 图 2 中 若取出木块 放入实心铁球 塑料瓶仍漂浮 h2 变大 5 2 分 把鸡蛋浸入盛盐水的杯中 鸡蛋沉在杯底 如图甲所示 再往杯中加盐使鸡蛋悬浮 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受到的浮力 F甲 F 乙 B 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 m甲 m乙 C 液体的密度 甲 乙 D 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p 甲 p 乙 6 2 分 2015 宿迁 如图所示器具中 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笤帚 第 3 页 共 15 页 B 筷子 C 独轮车 D 钓鱼竿 7 2 分 如图甲 木块从斜面匀速滑下时 受到摩擦力大小为F1 当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将该木块由斜面 底端匀速推至顶端的过程中 推力

4、大小为F2 如图乙 关于 F1 与 F2 的大小关系和能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F2 F1 B F2 3F1 C F2 2F1 D 推力对木块做功 木块的机械能增加 8 2 分 有两个人利用斜面共同将木箱拉上汽车 为了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A 以较快的速度将木箱匀速拉上汽车 B 以较慢的速度将木箱匀速拉上汽车 第 4 页 共 15 页 C 改由一个人将木箱拉匀速上汽车 D 板长不变 改用光滑的斜面板 将木箱匀速拉上车 9 2 分 在下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 没有用其名字命名物理量单位的是 A 安培 B 伽利略 C 牛顿 D 瓦特 10 2 分 如图所示 小刚对子弹击穿

5、木板靶心前后 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 有如下四点看法 动能减少 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动能减少 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 动能减少 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 子弹的机械能不变 你认为他的看法中 正确的有 A B C D 第 5 页 共 15 页 11 2 分 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功时间越短 功率越大 B 用力推一辆汽车 汽车静止不动 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C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 推力对它做了功 D 物体做功越快 功率越大 12 2 分 如图所示 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2 米 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 02 J B 0 2 J C 2J

6、D 20 J 13 2 分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 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装置 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 使杠杆保 持平衡 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 仍要使杠杆保持平衡 则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4 2 分 如图所示 用滑轮组将重6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5m 已知拉力为400N 则下列各计算 结果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A 机械所做的额外功为3000J B 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2000J C 拉力的功率为400W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5 2 分 如图甲所示 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 它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

7、图乙所示的滑轮组起吊 物料的 如果这个滑轮组把6 103N 的重物在10s 内匀速提升l0m 绳索自由端的拉力F 2 1 103N 不计一切摩 擦和绳重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做的功是2 1 104J B 拉力 F的功率是2 1 103W C 该滑轮组的动滑轮共重300N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6 2 分 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 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 将密度为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 杯 小球浸没在液体中 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将小球轻轻放入乙溢水杯 小球漂浮 且有1 6 的体积 露出液面 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已知大于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小球的质

8、量为32g B 小球的质量大于40g 第 7 页 共 15 页 C 与之比为 2 3 D 与之比为 24 25 17 2 分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 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 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当用图 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拉绳时 物体的速度v 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乙和 丙所示 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1s 2s 内 拉力F做的功是187 5J B 0s 1s 内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 C 2s 3s 内 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 2s 3s 内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 5 二 多选题 共 1 题 共 3

9、 分 18 3 分 2015 营口 如图所示 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 能以0 2m s 的速度在水 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拉力F 5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 F的功率是1W B 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 2m C 5s内拉力 F 所做功的大小是15J D 物体 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 三 填空题 共 4 题 共 7 分 19 2 分 自平衡电动踏板车 如图所示 当人站上踏板车后 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 变 第 8 页 共 15 页 小 不变 或 变大 停止对踏板车供电后 由于惯性它将继续运动一段距离 在速度逐

10、渐变小直到静止 的过程中 踏板车的惯性 选填 逐渐变小 保持不变 或 逐渐变大 20 2 分 在中考体育考试中 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 则实心 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 球的机械能 选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在最高点时 球的动能 选填 大于 或 等于 零 21 2 分 2017 年底 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视频 一对外国老夫妇在海边拍摄风景照 无奈由于站立太久而深 陷淤泥 一名中国渔夫见状 首先将他们身上的背包和摄影设备拿走 目的是减小他们对淤泥地的 力 然 后渔夫无论是拖 抱 拽都无法使他们脱离淤泥 最后渔夫平趴在淤泥地上 他们撑着渔夫的身体才爬出了淤泥

11、 渔夫平趴在淤泥地的目的是 增大人体与淤泥地的接触面积 以减小人体对淤泥地的 使被困者脱离险境 22 1 分 一底面积是100cm2的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 现将含有石块的冰块投入容器内的水中 恰好悬 浮 此时水位上升了6cm 当水中冰块全部熔化后 相比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了55 28Pa 则石块的 密度为 g cm3 四 综合题 共 1 题 共 2 分 23 2 分 当用镊子夹取物体时 镊子就相当于 选填 杠杆 滑轮 或 斜面 它是 一个 选填 省力 或 费力 的机械 五 实验题 共 3 题 共 17 分 24 8 分 小明猜想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因此 他设

12、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第 9 页 共 15 页 A 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开始下滑 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如图甲所示 B 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 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如图乙所示 C 利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 撞击同一木块如图丙所示 1 甲 乙两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 来比较碰撞前小车动能的大小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2 A 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该方案中 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 静止开始下滑 目的是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 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3 B方案中 比较碰撞前小车动能大小选填 能 或 不能 4

13、C方案是否可行 答 若按此方案操作 他会看到的现象是 25 3 分 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 1 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其目的是 2 杠杆平衡后 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 位置挂上两个钩码 可在B 位置挂上 个钩码 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 3 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 位置斜向下拉 若每个钩码重1N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测力计 的示数将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1N 26 6 分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测得的数据如表 物理量钩码总量 钩 码 上 升的 高 测力计示数 测 力 计 移动 距 机械效率 第 10 页 共 15 页 次数G N度

14、h mF N离 s m 140 11 40 557 240 21 41 057 340 11 80 374 460 12 40 3 1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该在 选填 静止时 或 匀速运动时 读数 2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第4 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应为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第3 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 选填 甲 乙 或 丙 4 分析第1 2 次实验数据可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分析第1 3 次实验 数据可知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 提升相同的重物 动滑轮的个数越多 即动滑轮总重越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分析 3 4 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同一滑轮组 六 计算题 共 2 题 共 30

15、 分 27 15 分 为了发展文化旅游事业 荆州市正在兴建华强方特文化主题园 建成后将通过最新的VR技术展 示包括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在内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园区建设中需把重1200N的木箱 A搬到高 h 2m 长 L 10m的斜 面顶端 如图所示 工人站在斜面顶端 沿斜面向上用时50s 将木箱 A匀速直线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 已知拉 力 F 的功率为80W 求 1 拉力 F 的大小 2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第 11 页 共 15 页 3 木箱 A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28 15 分 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 质量为3kg 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 所受推力F 与速度 v

16、关 系如图乙所示 求 1 该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多大 2 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 匀速直线运动3m 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 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 5m s 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 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 17题 共 34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5 页 17 1 二 多选题 共 1 题 共 3 分 18 1 三 填空题 共 4 题 共 7 分 19 1 20 1 21 1 22 1 四 综合题 共 1 题 共 2 分 23 1 五 实验题 共 3 题 共 17 分 24 1 24 2 24 3 24 4 第 14 页 共 15 页 25 1 25 2 25 3 26 1 26 2 26 3 26 4 26 5 六 计算题 共 2 题 共 30 分 27 1 27 2 第 15 页 共 15 页 27 3 28 1 28 2 28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