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802939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1 讲 大气环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压带 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c 2 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 c 3 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 c 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c 气压带 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1 对季风气候的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冬季大陆为冷高压 海洋为暖低压 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夏季大陆为热低压 海洋为冷高压 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如南亚 东南亚 我国西南地 区的夏

2、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的结果 2 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候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气候温和多雨 1 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受单一气压带 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 60 大陆 西岸 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 20 30 大陆 内部 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 10 之间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 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 受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

3、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 40 大陆 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 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 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 10 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 带控制 全年高温 一年可分 干湿两季 1 受单一气压带 风带的影响 气候季节差异小 受气压带 风带交替控制的影响 气候季节差异大 2 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 一般晴朗干燥 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 降水相对较多 2 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1 1 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2 7 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3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季节冬季夏季

4、冬季夏季 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 源地蒙古 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 西伯利亚印度洋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 风带 的季节移动 性质寒冷干燥高温湿润 高温 或温暖 干 燥 高温高湿 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我国东部 朝鲜半岛 日本等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我国西南等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有利 影响 雨热同期对农 业生产 的影响 不利 影响 低温 旱涝等灾害旱涝灾害 非洲大陆有甲 乙 丙三个气象测站 三地纬度大致相当 气候类型相同 但由于所 处海拔 离海洋远近不同 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 回答第 1 题

5、 1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 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 带或风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解析 选 A 热带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地区 降水多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西风 带在中纬度 信风带控制地区干燥 2020 温州选考模拟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 表 示气压带 风带 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 2 3 题 2 图中风带 是 A 北半球西风带B 南半球西风带 C 北半球信风带D 南半球信风带 3 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 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无直接关系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季

6、风气候 解析 第 2 题 根据图中风的偏转方向可推断此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 则 为盛行西风 故 A 项正确 第 3 题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地中海气候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气 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故 D 项符合 题意 答案 2 A 3 D 公元 399 年 412 年 僧人法显西行求法 游历三十余国 其旅行见闻 佛国记 是 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4 5 题 4 佛国记 中有 无冬夏之异 草木常茂 田种随人 无有时节

7、 的记载 其描述 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 5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 月 5 月B 5 月 9 月 C 9 月 12 月 D 11 月 次年 3 月 解析 第 4 题 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降水多 雨季长 气温无明 显季节变化 印度河上游谷地 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 不可能 草木常茂 塔里木 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降水稀少 冬夏差异大 不可能 田种随人 无有 时节 故选 C 第 5 题 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 根据图中的路线 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 经海域 5 月 9 月盛行偏南风 顺风利于

8、行船 故选 B 答案 4 C 5 B 全球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1 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 1 空间上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 时间上 夏季高 冬季低 午后高 凌晨低 2 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 1 三圈环流 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少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 2 季风环流 多雨 夏季风 少雨 冬季风 1 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的判读方法 等温线走向示意图原因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 同 太阳辐射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 平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 变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1 月 全球大陆等温 线向南凸出 海洋相 反 7 月 全球大陆等温 线向

9、北凸出 海洋相 反 A B C 同纬度 B 地夏温高于 A C 两 地 冬温低于 A C 两地 海陆分布 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异 与等高线平行 与山 脉走向 高原边缘平 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 急转弯曲 地形 暖流 向高纬方向凸 出 寒流 向低纬方向凸 出 暖流增温 寒流降温洋流 盆地闭合曲线 夏季 是炎热中心 冬季是 温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热 下沉 气流增温 冬季山岭 屏障 地形闭塞 四周山岭 屏障 山地闭合曲线 冬季 夏季均为低温中心 气温垂直递减 高度 每升高 100 m 气温 降低约 0 6 地势高低 2 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方法 1 宏观看趋势 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 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10、等降水量线密集 则降水量的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 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 若年等降水量线与 海岸线平行 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降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迎风坡 随着高度的增加 降水量呈现少 多 少的分 布规律 在背风坡 随着高度的降低 降水量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某山地两 侧降水量比较图 分析如下 a 根据降水量变化曲线可知 H 为最大降水高度 b 某地降水量的大小判读方法 由 B 处作垂直于横轴 或平行于竖轴 的直线与年降水 量曲线的交点 再作垂直于竖轴 或平行于横轴 的直线与竖轴的交点 读出竖轴的数值即 B 点降水量 c 由山坡两侧的降水量分

11、布特征可以判断出 A 坡为背风坡 B 坡为迎风坡 2 微观看特殊 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 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 凸向数值大的 地方 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如果某一区域内 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 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 殊值 遵循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规律判读 甲地 位置见下图 气温年变化较小 5 8 月降水稀少 据此回答 1 2 题 1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 C 距海较远D 植被较好 2 甲地 5 8 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 受副热带高

12、气压带控制 C 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 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解析 第 1 题 读图可知 甲地纬度较低 冬季气温不会比夏季气温降低很多 气温 年较差较小 B 符合 第 2 题 5 8 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副高控制甲地 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稀少 B 正确 答案 1 B 2 B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 回答 3 4 题 3 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A B C D 4 仅考虑大气环流影响 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 B C D 解析 第 3 题 由图中信息可以知道 地基本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所以为热 带雨林气候 地有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有半年受信风带控制 所以为热带草原

13、气 候 地 7 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5 个月受信风带控制 不管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还是信风带控制 都是少雨 所以为热带沙漠气候 地与 地同理 也是热带沙漠气候 第 4 题 在这三种气候类型中 只有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 水多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 答案 3 C 4 B 读澳大利亚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 单位 hPa 图和某地降水量统计图 完成 5 6 题 5 此时 图中 Q 地干燥少雨的主要原因是 A 受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B 处于山地背风坡 降水稀少 C 受东南风影响 降水较少 D 寒流起减湿作用 降水较少 6 某地降水量统计图最可能反映的是图中的 A Q 地

14、B R 地 C S 地D T 地 解析 第 5 题 根据图中 Q 地附近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判断 此时 Q 地受东南风影响 风从内陆吹向海洋 干燥少雨 第 6 题 首先分析出某地降水量统计图中呈现冬雨较多的 信息 然后由果溯因 分析冬雨较多的原因和对应的地点 具体分析 某地降水量统计图 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 6 7 月 这是南半球的冬季 冬季降水较多的是地中海气候 而左图 中 T 地为地中海气候 冬季受西风影响 多阴雨天气 答案 5 C 6 D 7 根据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 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 37 48 N 乙 36 54 N 1

15、 月气温 9 34 7 7 月气温 17 125 7 1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并分析其成因 2 据表比较甲 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 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 1 分布特点 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 西 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 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 降水多 西部 的山间高原盆地 水汽难以进入 降水稀少 2 甲城比乙城冬季 1 月 气温高 夏季 7 月 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 甲城 有高大山脉的阻挡 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 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 乙 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 气温较低 夏季 甲城受寒流影响 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

16、 东南暖湿气流影响 气温较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热量带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旱雨季 分明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 风带控制 全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 湿润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少雨 夏 季炎热多雨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 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 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 夏 季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湿润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 雨 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大陆 海洋 气团冬季寒冷漫长 夏 控制季温暖短促 降水 少 苔原气候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少雨 寒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干燥 1 常见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 根据地理位置判断 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 属于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