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物理试卷(II)卷.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802355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5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物理试卷(II)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中考物理试卷(II)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物理试卷(II)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中考物理试卷(II)卷.pdf(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3 页 2020 届中考物理试卷 II 卷 一 单选题 共 7 题 共 14 分 1 2 分 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是空气越稀少 传出来的声音就越小 B 如图所示的实验表明 频率越高 响度越大 C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 伸出桌面长度越长 尺子发声音调越高 D 如图中的蝙蝠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2 2 分 2012 梧州 下列现象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 A 水中的倒影 B 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C 阳光下形成的树荫 D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 弯折 了 3 2 分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 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 A 吸气 做功和排气冲

2、程 B 吸气 压缩和做功冲程 C 压缩 做功和排气冲程 第 2 页 共 13 页 D 吸气 压缩和排气冲程 4 2 分 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后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 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B 电流表 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C 电流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小 电压表示数变大 5 2 分 一螺线管PQ通电后 旁边的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 黑色表示小磁针的 极 下列关于螺线管的磁 极说法中正确的是 A Q 端是螺线管的S极 电流是从B流人螺线管的 B Q 端是螺线管的N极 电流是从A流人螺线管的 C Q 端是螺线管的S极 电流是从A流人螺线管的 D Q 端是螺

3、线管N极 电流是从B流人螺线管的 6 2 分 下列现象的工作原理与抽水机工作原理不相同的是 A 用钢笔吸墨水 B 人做吸气运动 C 将体温计甩回最低处 第 3 页 共 13 页 D 人用管子吸汽水 7 2 分 下列有关节约能源和信息传递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 B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 C 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 与科技进步无关 D 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 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二 填空题 共 7 题 共 7 分 8 1 分 如图所示 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 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 下落会越来越快 此时运动员受到 的阻力 重力

4、当降落伞打开后 运动员匀速下落时 受到的阻力 重力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 于 9 1 分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应用到物理知识 如家庭厨房 1 使用筷子时 筷子实质上是一种 杠杆 2 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 这说明 3 炒菜时 厨房里飘来菜香 说明了分子在 10 1 分 小李周末回家 老远就闻到妈妈炒菜的味道 这是 现象 温度越 现象越明显 11 1 分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 如图所示 将电 阻丝 R1 R2 装在透明 密闭的容器中 橡胶管将密闭容器和装有红色液体的U行玻璃管相连 容器内的电阻R1 R2均为 5 另有一个5 电阻在容器外部

5、 与R2电阻并联 实验探究的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当通过R1的电流是2A时 10s 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 J 第 4 页 共 13 页 12 1 分 如图所示 萌萌同学用 50 N 的水平拉力 F 拉重力为 400N 的木箱 使木箱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 运动前进 4 m 若木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 80N 则 A 点处的拉力为 N 此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 是 13 1 分 起重机将货物在5 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 米处 这时平均速度是 m s 合 km h 14 1 分 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甲所示 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 现 慢慢向容器中加水

6、 加入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所加水的质量m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在整个过程中无水溢出 A 的底面始终与容器中的水面平行 当加入的水等于 3kg 时 圆柱体刚好漂浮 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 cm 圆柱形容器的内底面积 S cm2 三 作图题 共 1 题 共 5 分 15 5 分 1 用水平力F 拉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 请画出木箱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像 S 并画出入射光线SA的反射光线 第 5 页 共 13 页 3 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电灯 开关连入照明电路中 四 简答题 共 1 题 共 5 分 16 5 分 请从能量的角度解释 车辆在公路上行

7、驶时 为什么要对其限速 五 综合题 共 2 题 共 13 分 17 10 分 如图所示 灯L 标有 6 V3 W 字样 电源电压为9 V 且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灯 L 正常发 光 求 1 电阻 R的阻值 2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 18 3 分 如图甲所示 2017 年 7 月 9 日 宝鸡至兰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全面融入全 国高速铁路网 这条高速铁路也被称为 丝路高铁 针对宝兰新线特点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CRH5G 型技术提升动车组 不仅耐高寒抗风沙 车 内结构空间装饰也进行了优化升级 使旅客有更好的乘车体验 更好适应高寒 高温 高湿 高原和强风沙

8、 强紫 外线运用条件而研制生产的全天候动车组 设计运行时速250km 零下 40 可正常运行 车内温度恒定在24 1 CRH5G 型技术提升动车组设计运行时速250km h 合 m s 结果保留整数 第 6 页 共 13 页 2 如图甲所示 动车组在高速行驶中 以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 动车组是 选填 运动 或 静 止 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3 如图乙所示 当列车进站时 乘客必须站在站台安全线内的位置候车才安全 其原因是列车进站时 周 围的空气流动速度 压强 均选填 大 或 小 六 实验题 共 4 题 共 19 分 19 2分 下图是 小芊同学 做 探究凸透 镜成像规 律 实验的装置 1 当蜡

9、烛位于图中的B 处时 移动光屏到D 处 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 则该 凸透镜焦距为 cm 2 小芊同学把蜡烛由图中B位置往左移动10cm 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要使像变清晰 光屏应向 选 填 左 或 右 适当移动 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选填 放大 等大 或 缩小 的 实像 成像原理与 选填 放大镜 投影仪 或 照相机 相同 此时风一吹 蜡烛的火焰向左偏 则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 左 或 右 3 小芊把蜡烛由图B位置往右移动5cm 适当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倒立 选填 放大 等大 或 缩小 的清晰的实像 小芊又把自己的近视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

10、了 若保持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动 应使光屏 选填 靠近 远离 凸透镜 则又能在光屏上看 到蜡烛清晰的像 20 4 分 如图甲所示 小华同学在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 一个实心圆柱体 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 直到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 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 如甲图所示 第 7 页 共 13 页 1 圆柱体的重力为 N 2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 此时小桶中收集到溢出的水重为 N 3 比较 两图可知 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4 比较 c d 两图可知 当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 所受浮力不随 而改变 5 小华

11、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 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 簧测力计的拉力F 随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的图象 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N 这表明 漫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还跟 有关 21 10 分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实验 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 电路 1 现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 电流表示数增大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 接 2 小明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 闭合开关 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位置 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 3 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

12、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如下表所示 第 8 页 共 13 页 小明在实验中所用电阻R的阻值为 当通过的电流为0 3A 时 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为 W 4 如果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R更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 8V 阻值约为10 的小灯泡后 要进行测量小灯泡 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 则对实验电路还必须进行哪两方面的改动 22 3 分 小明为了研究装满水的容器放入球体前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的情况 利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 容器以及不同球体进行实验 实验中先在每个容器中装满水 测得此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15 牛 再将不同球 体分别轻放入各个容器中 并测得此时各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 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见下表 观察比

13、较序号1 或 2 或 3 中的实验现象 球体密度 压力 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初步结论是 观察序号4 与 5 与 6 中的实验现象 球体密度 压力 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球 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 最终沉底 观察序号6 与 7 与 8 中实验现象 球体体积V 压力 F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球体放 入装满水的容器中 最终沉底 小明得出 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 小球质量越大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就越大 的结论 由表中实验 序号 的现象 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若某实心小球的密度为2000 千克 米 体积为500 厘米 并将其放入上述装满水的

14、容器中静止后 容 第 9 页 共 13 页 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牛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 7 题 共 14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二 填空题 共 7 题 共 7 分 8 1 9 1 9 2 9 3 10 1 11 1 12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13 1 14 1 三 作图题 共 1 题 共 5 分 15 1 15 2 15 3 四 简答题 共 1 题 共 5 分 16 1 五 综合题 共 2 题 共 13 分 17 1 17 2 18 1 18 2 第 12 页 共 13 页 18 3 六 实验题 共 4 题 共 19 分 19 1 19 2 19 3 20 1 20 2 20 3 20 4 20 5 21 1 21 2 21 3 第 13 页 共 13 页 21 4 2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