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802333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登记报告知识培训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病登记报告管理工作培训 1 培训内容 一 心脑血管疾病报告管理工作1 监测病种及填报范围2 报告内容及程序二 肿瘤报告管理工作1 监测病种2 报告内容及程序三 35岁首诊测血压登记管理工作 2 心脑血管疾病报告管理工作 一 监测病种 一 脑卒中1 脑梗死 ICD 10编码 I63 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缺血 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包括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2 脑出血 ICD 10编码 I61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 3 蛛网膜下腔出血 ICD 10编码 I60 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4 未分类脑卒中 ICD 10编码 I

2、64 临床有明显症状 且医师已作卒中诊断 但由于各种原因 如未作影像学检查 遗失详细的病历 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1 2 3类的卒中病例 3 二 冠心病1 急性心肌梗死 ICD 10编码 I21 I22 28天 包括28天 以内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 2 心脏性猝死 ICD 10编码 I46 指急性症状发作后 短时间内以意识突然丧失 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 不是由医疗干涉 触电 溺水或其它严重的生理损害引起和自发性心脏骤停 而推测是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发室颤引起的 没有明显的心脏瓣膜病或心肌病 4 报告病种为以上疾病的急性发作事件 具体以发病28天为期 并以一次事件记录为一个病例 发病28天以

3、后 若再次急性发作 应按又一新发病例报告 不包括陈旧性并处于恢复期的病例 急性发作后死亡和未死亡的病例均需报告 患者发病时间4周 28天 后再发病 应予以二次报告 发病时间4周 28天 内重复报告的应予以剔重 包括门诊 急诊 住院 来院就诊和院外发病患者 填报范围 5 非监测病种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 硬膜外出血 硬膜下出血 3 冠心病发病 4 严重的颅 脑 外伤 5 肿瘤 如原发性或转移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恶性或良性 6 代谢障碍或体液与电解质紊乱所致的昏迷 如 糖尿病 低血糖 癫痫 低血容量 中毒 药物过量 尿毒症或肝脏疾病所致者 7 颅神经炎 如面神经炎的周围性面瘫等 8 中枢神经系

4、统感染 脑脓肿 肉芽肿 脑膜炎 脑炎及其它任何累及脑膜的感染 9 药物 如应用抗凝血药物引起的出血 10 其他 如脑梗死后继发出血 抢救引起的出血 28天 包括28天 内原发灶的复发等 6 报告内容 基本信息 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职业 工作单位 户籍地址 常住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诊断信息 就诊医院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日期 确诊日期 诊断名称 诊断依据等 7 河南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 8 工作流程 1 住院首诊医生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的责任报告人 对在本医疗机构就诊的符合上报条件的病例 由住院医生及时填写 报告卡 并在出入院登记本上注明 已报 字

5、样 2 各科病房应设专人负责报卡的收集和整理 并及时通知疾病预防控制科收集本科住院医生填报的 报告卡 3 疾病预防控制科设专人负责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 的收集和质量审核 发现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情况时 及时通知责任报告人核对和修改 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院内剔除 并与1周内录入报告系统 9 出入院登记项目 10 肿瘤报告管理工作 一 监测病种 1 全部恶性肿瘤 包括白血病 ICD 10 C00 0 C97 2 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ICD 10 D32 0 D33 9 11 报告内容 基本信息 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职业 工种 工作单位 户籍地址 常住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

6、系人电话诊断信息 诊断单位 诊断结果 确诊日期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部位 亚部位 病理类型 行为 分级 诊断依据 首诊日期 发病日期等内容治疗及转归 治疗项目 转归 12 郑州市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卡 发病 订正 卡片编号 基本信息姓名 性别 男女联系电话 出生日期 年月日身份证号 实足年龄 岁民族 职业 工种 工作单位 文化程度 文盲 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技校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婚姻状况 未婚 已婚 同居 离婚 丧偶 不详 户籍地址 省市县 市 区 乡 镇 办事处村 社区 村民组 门牌号现地址 省市县 市 区 乡 镇 办事处村 社区 村民组 门牌号联系人 与患者关系 联系人电话 诊

7、断信息诊断单位 诊断结果 确诊日期 年月日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部位 亚部位 病理类型 行为 0良性 1不肯定良性或恶性 2原位癌 3恶性 4不能确定 分级 I级高分化 II级中分化 III级低分化 IV级未分化 间变 T细胞 B细胞 无标记淋巴细胞 NK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类型未确定 TNM分期TNM诊断依据 在 内划 临床 检查 X线CT超声波内窥镜等 生化免疫肿瘤标记物 细胞学血片 病理 原发 病理 继发 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 DCO 不详 首诊日期 年月日发病日期 年月日治疗及转归治疗项目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内分泌治疗 其它 转归 1治愈2好转3未愈4死亡5其他更正诊断报告 原诊

8、断报告有误时填写 原诊断原诊断日期 年月日报告信息报告日期 年月日报告单位 报告医师 死亡日期 年月日死亡报告医师 死亡原因 肿瘤 其它疾病 不详 死亡地点 医院 疗养院 晚期肿瘤病房 家庭病房 家中 不详 13 工作流程 1 门诊或住院医生为肿瘤登记报告的责任报告人 对在本医疗机构就诊的符合上报条件的病例 由接诊医生及时填写 报告卡 并在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上注明 已报 字样 2 各科病房应设专人负责报卡的收集和整理 并及时通知疾病预防控制科收集本科医生填报的 报告卡 3 疾病预防控制科设专人负责 报告卡 的收集和质量审核 发现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情况时 及时通知责任报告人核对和修改 对

9、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院内剔除 并在收到卡片5个工作日内进行网络上报 14 35岁首诊测血压登记管理工作 1 登记对象 首次来院就诊的35岁以上人群均为登记对象 2 登记内容 包括病人的就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现详细住址 病名 初步诊断 发病日期 初诊或复诊 35岁以上首诊病人血压值 15 35岁首诊测血压登记管理工作 3 工作流程 1 各科室门诊医生均为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登记的责任登记人 对首次来院就诊的35岁以上人群应测量血压 并按门诊日志项目详细登记 2 疾病预防控制科设专人负责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的收集 整理和统计上报工作 每月对门诊诊次 35岁以上首诊人数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人数和高血压检出数进行统计汇总 整理并保存 16 谢谢 祝大家工作顺利 17 2020 4 7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