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802318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知识点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确立依据(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2)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3)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3制约

2、战争的因素: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特别提醒和平与发展是从世界的角度分析的,和平与发展是趋势,目前并未完全成为现实。知识点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1发展方面(1)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和平与安全方面(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叙利亚内战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等。(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

3、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特别提醒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途径(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包括:平等享有主权(内政不容干涉)、平等参与权(国际事务)、平等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权(各民族、各种文明)。知识点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1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2新的治理

4、机制(1)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得益的平台。(3)中国的贡献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依据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5、。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行动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予资金支持。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特别提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途径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只有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当今世界的

6、两大主题史料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1970年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0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 129美元22 185美元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史料二进入新的一年,促和平,求发展,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是世界发展繁荣的前提。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江泽民2002年新年贺词思考(1)史料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根源何在?(2)根据史料二,简析“促和平”与“求发展”之间的关系。解读(1)根据史料一表格数据可

7、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考生可从全球化经济秩序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史料二的关键信息是“和平是世界发展的前提”,据此归纳即可。尝试解答(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发展是维护和平的

8、有力保障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史料一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中国。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搞好“公转”。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史料二2008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强

9、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3年中国开始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为推动世界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开启了全球化的新愿景,资本主义世界化在狂飙数百年后第一次迎来决定性的转向。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性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意味着“多中心崛起、全方位合作、全人类共赢”的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提出和实施

10、“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条件,并简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国际意义。解读(1)史料一的关键信息是: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搞好公转,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本国、对世界都有意义。(2)史料二的关键信息是:“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据此分析即可。尝试解答(1)意义: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条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

11、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开启全球化的新时代;有利于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模式;有利于优化全球治理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现实意义(1)对世界: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传统友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消除分歧,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2)对中国: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与

12、规模;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一、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没有消除(主要因素)。2世界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悬殊的差别,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严重障碍。3地区冲突时有发生。4各种分裂势力、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存在。5走私贩毒、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疾病传播等。二、发展中国家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3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5加强联合国的作用。6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三、全面认识

13、“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1背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2对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3理念: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4原则: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5意义: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课堂小结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1.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各国人民应携手努

14、力,逐步解决这些难题。3中国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1“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ABC DC本题主要考查对和平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分析,材料强调的是发展对和平的作用。强调的是和平对发展的作用,没有表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221世纪的时代

15、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教育了各国人民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南北鸿沟不断加深A BC D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制约了战争的爆发,缩小南北差距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3震惊了世界的照片饥饿的孩子和秃鹫摄于1993年,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贫穷落后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A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饥饿的孩子和秃鹫揭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