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802316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注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2能借助注释,在理解关键字词意思的基础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清楚。【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不知道神话故事?2师:神话故事是在人类原始时期产生的,讲述的是关于神仙或像神仙一样有本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名字叫精卫填海。说明:也许有些同学了解一些神话故事,但到底什么才是神话,学生对

2、此知之甚少。实际上,对神话这一概念有界定,“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它与传说、民间故事有所区别。”但这样的表述对于学生的理解会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对“神话”有一个简单但正确的认识。3出示课题:精卫填海,生读课题。板书:精卫填海学生就课题质疑。4这个故事选自山海经北山经。介绍山海经,请学生看课后注释。说明: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代表,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后的注释,对此有所了解,也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注释的习惯。(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

3、课文有些不同,它是精卫填海故事的原文,是文言文。请大家轻声读读这则故事,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借助文章后的注释或字典来读准这些字的字音。说明:课文中有一些字学生因为平时接触不多,所以不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让他们圈出来,然后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在无形中教授了学生自学的方法。2交流。出示:发鸠(ji) 柘(zh)木 喙(hu) 詨(xio) 溺(n) 堙(yn)指名读,齐读。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4跟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声读,齐读。说明: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课文,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首先会遇到的困难就是朗读。因为文言文的结构与现代文不同

4、,所以教师可以先示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再带着学生朗读,直到读通顺为止,只有读得有语感了才容易了解课文的内容。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2)师:在刚才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觉得有哪个词或哪句话不理解的呢?学生质疑。a出示句子: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b指名读。c交流,教师随机指导。(其:它的;乌:乌鸦;赤:红色;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d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

5、意思。轻声自己试一试,指名交流。(在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3)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其它句子的意思。师:先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淹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精卫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4)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5)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轻声准备,交流。(6)教师小结:同学们借助注释、查阅字典自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课文共四句话,

6、第一句写精卫鸟生活的环境;第二句写精卫鸟的外形、颜色和鸣叫声,并介绍了取名精卫的原因;第三句写精卫鸟的来历;最后一句写精卫鸟怎样填海。同学们能不能不看课文,根据四句话的主要内容来说一说精卫填海的故事。指名交流。说明:教学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先了解有关字词的意思,再连起来解释句子的意思,从句子再慢慢过渡到把整个故事讲清楚。讲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语汇,使句意表达更流畅。2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意志。(1)出示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指名读,齐读。板书:溺而不返,堙于东海(3)想象说话: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

7、大海会怎么说?精卫又会怎么回答呢?出示: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4)教师小结: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了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一只小鸟想用这种办法填平大海。真是谈何容易!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让人敬佩的。板书:坚韧不拔(5)感情朗读句子。3齐读全文。说明:文言文言简意赅,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精卫与大海之间的对话,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想象,精卫的形象便生动起来,学生对课文的解读也渗入了主体生命的活力。(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教师总结全文: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交流。3除了中国古代神话,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神话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说明:将精卫填海的故事回归到中国古代神话这一大背景中,加深理解,并拓展延伸,把课前收集的神话故事进行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果时间上不允许,这一过程可以延伸到课外。【板书设计】溺而不返精卫填海 坚韧不拔堙于东海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