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12801388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题库 护理伦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伦理李小寒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5年5月第一节:道德与伦理学一、 道德(一)道德的含义 1、道德的定义: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是调整人与人、社会及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作为行为和思想的规范,包括理想、情操、信念以及个人与整个社会应该建立何种关系,他对社会学要承担什么义务、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应遵守哪些原则等。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它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是依据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德是以荣和辱、正义与非正义、是与非、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和衡量自己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2、道德的两

2、大领域和三个方面(1) 道德的两大领域 道德意识领域: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判断等。(是个体的道德心理活动,使主观的。) 道德活动领域:包括道德修养活动、道德教育活动、道德评价活动、道德实践活动等。(是客观的)(2) 道德的三个方面 道德认识:指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判断力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等。它是道德意识的基点和目标。 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准则。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思想指引下,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的要求所表现得有

3、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道德活动领域的基本内容。(二)道德的职能 道德通过指导和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艺等领域发生重大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的实现与道德职能的发挥有密切的关系。道德的职能包括: 1、调节职能:通过评价、劝阻、和示范等手段纠正人们不道德的行为,促使人们从现有的行为转变成应有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2、教育职能:通过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示范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成为高尚的人。 3、认识职能: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道德理想等方

4、式,使人们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价值关系的方向,促使人们重视那些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价值,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了解人生价值、道路和理想等,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形成理想人格。二、 伦理和伦理学(一)伦理:1、“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理”:指道理和规则3、“伦理”:作为一个概念的使用始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安排有序为伦理。伦理后被引申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理和原则。现代汉语中,伦理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二是道德理论的意思。4、道德与伦理的关系:(1) 词源涵义:可视为异词同义,都指社会道德现象。(2) 科学角度:有区别。道德-指人们之间的实际的道

5、德关系,更侧重于道德实践,包括道德规范、行为等;伦理-更侧重于道德理学,是道德现象的抽象概括,多用于讲道德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 (二)伦理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伦理学”一词的。他将道德分为伦理美德和理智美德,并将研究伦理美德的学科称为伦理学。从此,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伦理学和哲学、政治融为一体,直到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才开始使用“伦理学”这一概念,使伦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伦理学的定义:伦理学是以社会道德为研究对象,它将道德与其他人类活动区别对待,对道德现象加以界定,论证道德的本质、根源、特点、功能以及其发展规律等。伦理学将道德作为唯

6、一的研究对象,从一定的哲学和历史观来理解道德,并揭示它的本质和规律。(简言之,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2、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其原因如下: (1)道德是从一定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调整的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当人的利益出现矛盾冲突时,道德才会成为客观要求。不同社会的利益关系会产生不同的道德体系。 (2)道德原则在实际社会中适用的程度和范围是由这些原则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程度决定的。 (3)对待利益的态度是检验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是道德和利益关系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道德体系的原则和范围,也决定道德活动的方向和标准。所以,各种道德原则都

7、会在利益面前显示其道德境界的水平。第二节:职业道德与生命伦理学一、职业道德(一) 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指导自己行为道德规范的总和。(二) 职业道德的特征1、在内容上:鲜明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将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成为人们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2、在形式上:具体、多样、适用性广。各种职业对从职人员的道德要求,一般是从本职业的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以适应于本职业的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要求。因此,它往往是很具体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在表达上往往采

8、取如制度、章程、守则、誓词、保证、条例、公约等言简意明的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接受和实践,并较容易形成本职业所要求的道德习惯。3、在调节范围上:职业道德主要调节两方面的关系:(1) 调节从事本职业人员的内部关系(2) 调节从职人员同其服务对象的关系它主要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4、在功效上(1) 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2) 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成熟化,它是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二、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一)生命伦理学的概念: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道德原

9、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它包括医学伦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是在自觉的价值论基础上提出来的,现代医学行为往往涉及多种价值的交叉,如临床实践中有病人、医务人员及社会三者的价值同时存在。这些并存的价值有时可能统一,有时则发生冲突。当这些价值发生冲突时,哪一个应占优先地位,医务人员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结果。生命伦理学不仅承认价值观的作用,而且要论证作为行动基础的价值的重要性。生命伦理学就是由于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需要解决冲突而兴起的。生命伦理学选择最优价值作为医学行为的基础。(二)生命伦理学中有关的理论1、公益论:公益来

10、自于公正。公正要求: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公证体现在社会性事业中,如何使利益分配得更合理,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医疗卫生事业: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存在着一种收益和负担的分配以及分配是否公正的问题。2、义务论:义务的基本含义是指: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在道德上应履行的职责。生命伦理学的义务论:是研究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的基本道德义务。医务工作者应该无条件地履行其道德义务;同时,应立足于社会义务,将对病人应尽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有机地统一起来。3、美德论:是关于医务人员道德品质的学说。研究医务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美德,如庄重、仁慈、耐心、富有同情心、宽宏大度等。4、价值论:在生命伦理学的研究

11、中,价值实现不单取决于满足病人的个体利益,还要涉及医学发展及社会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生命伦理学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前提的生命价值和医学价值,要求将生命的尊严与神圣性与生命的价值和质量结合起来。(三)生命伦理学中的若干问题1、生殖技术与生育控制的伦理学问题 1)生殖技术的伦理学问题(1) 生殖技术的定义:用人工的技术及方法代替自然的人类生殖过程的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的手段。(2) 生殖技术的基本形式 人工受精: 体外受精: 无性生殖(3) 应用生殖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生物学原则:要求生殖技术符合生物学的遗传法则(一方面要有利于优化人种;另一方面,应在人道德原则下进行-严禁在人与动

12、物之间使用生殖技术) 社会学原则:以优生和解决男女不育问题为基本目的。 2)人类生殖控制的伦理学问题(1) 生殖控制的定义:是指用生物的、医学的、社会的合法律等手段,通过避免或中止怀孕等方法干预人类的生殖过程,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2) 生殖控制的手段:避孕、绝育、人工流产(3) 生殖控制的道德伦理问题:是否需要知情同意;对待胎儿的态度及其生的权利。3)有缺陷新生儿处理的道德是非(1) 有缺陷新生儿的定义:指由遗传、先天、感染或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出生时即具有引起智力低下或身体失去功能的疾病的婴儿。(2) 处理的对象:患有目前医学无法救治和矫形的疾患的新生儿。(3) 涉及到的伦理问题:

13、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的交叉和矛盾。 生命神圣论的基本原则:一切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有缺陷的新生儿,只要他是人,就有不可剥夺的、绝对的生的权利。不论新生儿的缺陷有多眼中,均应不惜一切代价给予救治,否则就是无视人的基本权利和惨无人道。(只兑患儿的生命负责而无视社会、家庭及患儿未来) 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观点:有缺陷的新生儿尽管存在生命,也不能将其算作生命个体,因为畸形没有生命质量。2、器官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器官移植是用一个健康的器官置换另一个损坏而无法医治的脏器,已达到某种治疗目的或挽救病人的生命。目前争论的问题: 1)供者的伦理学问题:供体的来源(死人+活

14、人) 2)受体的伦理学问题:病人的选择问题(医学资源的微观分配:谁有资格享受器官移植;选择接受器官移植的标准是什么;器官移植后病人身心的恢复程度与花费的代价的权衡;移植受体的选择是否应该考虑医学、心理、社会和经济因素等)(1) 医学标准:由医务人员根据医学发展水平和自身的技能达到的判断标准。医学标准包括适应证与禁忌证。但问题是医生面临同样的病人时应如何选择,因此,社会标准就起了对医学标准的补充作用。(2) 社会标准:根据年龄(以青壮年优先)、社会价值(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为依据)和个人应付能力(应客观地评价个人及社会的应付能力)等诸多的社会因素加以判断。3、安乐死的伦理问题 1)安乐死的概念

15、:来源于希腊语-无痛苦、幸福地死亡 (1)基本含义 死亡的状态:无痛苦地死亡 死亡的方法:无痛致死术(为结束不治之症等病人的痛苦所采取的) (2)安乐死的形式 主动安乐死:指由医务人员或其他人采取措施结束病人的痛苦或加速死亡过程 被动安乐死:停止对病人采用一切医疗措施,任其自然死亡(3) 安乐死的方法:均涉及到主动结束一个生命的问题 放弃治疗 自我执行 亲属执行 医务人员直接执行 2)安乐死的道德争议与伦理问题:三种看法(1) 支持者:主要从人权及生命质量与价值的观点出发。其观点: a)当死亡不可避免时,通过安乐死来结束病人的痛苦是一种人道的选择,每个人都有生及死的权利; b)实施安乐死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应用到急需指出,是一种公益的选择; c)人类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人可以选择有尊严的死亡方式; d)安乐死的推广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标志,使人们重视自己生命质量的体现。(2) 反对者:主要从生命神圣论及人道主义观点出发。其观点: a)生命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有生的权利,安乐死是违背人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