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序号47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800583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序号47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序号47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序号47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序号47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序号47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序号47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缺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号47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复习目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体会当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了解中国古代王朝工商业管理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自主学习】一、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1、含义:也叫“ ”、“ ”,都是强调要发展 ,限制 和 的发展。2、根本原因:_.3、目的:经济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政治目的: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 的稳定,巩固 的地位;根本目的:_ _。 4、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2)抑商:

2、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举例)实行_制度,限制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工商业不断加征赋税。_以前政府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明清时期实行“_”政策,严格限制民间海外贸易。组建庞大的_,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5、影响:(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经济上:有利于_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_ 政治上:有利于_ 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_ _ (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的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_ _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二、工商业的管理概况:对于私营工商

3、业,古代王朝通常通过 的方式加以控制。1、秦王朝: 2、汉代: 3、唐代: 消极影响: 三、“海禁”的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 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 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注意:是禁止民间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在官方控制下进行。)明清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主要体现为:朝贡贸易:A、含义: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 关系。B、代表:郑和下西洋。C、评价: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 ,而是宣扬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清朝鸦片战争前由政府特许的 。2、原因:史料链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概括明清实行海禁的原

4、因。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材料二:1656年六月,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命令从天津至广东沿海各地,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氏等反清势力贸易者, “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江,一贼登岸。”。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1)直接原因:明朝:_;清朝:A B C (2)根本原因:_的产物。3、影响:(1)积极: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_,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 (2)消极(主要):闭关政策妨碍了_的开拓,阻

5、碍了_的发展;使中国长期_,未能及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时间:_产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地点:_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标志:“_,_”的机房的产生。实质:_。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_的发展2、缓慢发展的原因:(1)政治环境: (2)资金: (3)劳动力: (4)技术: (5)市场: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二: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

6、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近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黄宗羲的经济主张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2)根据材料二,说明雍正帝的经济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巩固练习】1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商贾少,则上不费粟。”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 A稳定物价 B严禁流通 C抑制商

7、贾 D提倡节俭2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由此可见他主张() A商业发展应顺其自然 B工商皆本C应取消商业竞争 D政府应对商业进行引导3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主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C重视灌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D重农的结果促进了我国古代历代经济的发展4西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地位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文人社会地位

8、提高 D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5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此观点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B农民封建地租的沉重 C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6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 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