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800581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学案1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学案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走进生活目标导航梦想在召唤,改革再扬帆。1978年的岁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中华大地,风起云涌,春华秋实。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又将开始一场实现梦想的伟大征程。思考:新的改革征程必须要有引领者,谁能担当起这个角色?为什么?提示:中国共产党是新的改革征程的引领者。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其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2.识记并理解中国共产党的

2、性质、宗旨。3.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三种执政方式及其关系。4.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2)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一想: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与党的宗旨是一回事吗?提示:二者有区别。党的宗旨与政府的工作原则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作为知识点上的区别:政府角度应突出对人民负责原则,党则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

3、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判断: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直接组织领导经济建设。提示: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但并不直接组织领导经济建设,不能代替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3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3)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地位,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

4、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2)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想一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怎样变成国家意志的?提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首先召开党的会议,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党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三、简要回顾探究点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背景材料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其中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

5、代,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当历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今天,痴人的梦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穿江而过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当时钟再到2014年5月的上海,这里更是展现中国自信的舞台。21日,亚信峰会在上海召开,峰会吸引了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与会。中国借助此次峰会充分发挥自身“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凝聚了亚洲精神,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具有大国范儿。问题探究(1)由“痴人说梦”的畅想到客观现实,由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越来越具有大国范儿”的新中国,你认为发生如此重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在其他政治力量无法完成中国革命时,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

6、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经过60多年的建设,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前的幻想变成了现实。(2)上述结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什么启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答案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核心归纳共产党领导与政府履行职能不能混为一谈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的政治

7、领导主要表现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也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坚持领导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确保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共产党不能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人民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职能。典题训练1(2013新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

8、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等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答案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

9、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建设本领。解析本题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背景,从政治生活角度考查党的领导的知识。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然后对应所学知识作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召开代表大会提出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实现对国家的政治领导;通过确立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党的思想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建设本领,坚持科学执政。探究点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背景材料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体制改革

10、作出系列决定,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纲领,对改革进程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2014年1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与之匹配的国家治理体系,应在坚持党的领导下,遵守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具有国家和社会协同共治的特色。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是如何执政的?答案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科学实施。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发展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全国家治理体系,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深化改革要遵守法律、法规和法定的程序。核心归纳如何认识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中国共产党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党不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具体组织者。政府要依法行政,通过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联系:二者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绳,都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都是为了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

12、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典题训练2(2013山东高考)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 BC D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未体现民主执政,排除;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排除。符合题意。方法指导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通常通过选择题方式考核。对于三种执政方式的理解和区分,注意透过材料把握

13、要点。另外党与执政方式、政府与政府职能是固定搭配的,也是选项中常见的干扰选项。1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说法正确的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共产党宣言规定的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领导力量A B C D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共产党宣言规定的,该说法错误,舍去;故应选C。2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突出德在党员干部考察标准中的优先地位,把德的考核体现到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扩大和巩固自身群众基础B自觉加强执

14、政能力的建设C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D坚决防止和杜绝腐败行为答案B3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充分证明了党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管理者和调控者B社会主义一切事务的领导者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D基层政权的建设者和促进者答案C解析在党的领导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见党的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故答案为C项。政府是现代化事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排除A项;党是领导核心,但并非领导一切事务,排除B项;农村不属于基层政权,排除D项。4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

15、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A B C D答案C解析主要体现党的科学执政,则体现民主执政,是依法执政的体现,故选C。52014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3周年华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深得民心,就在于围绕民生推进民主,依靠民主解决民生。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C依法执政 D依法行政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依靠民主解决民生”,故B项符合题意。基础自测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12014年1月, 习近平来到内蒙古,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他指出,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