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800549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3分=60分 )1当前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与过高的、不与经济挂钩的福利有直接关系,其结果是导致经济衰退。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人为的 B物质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C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D自然界是物质的2. 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

2、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3.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成都地铁 科学发展观 学习计划 生产方式 企业发展战略 地理环境 A. B. C. D. 4.宋代诗人陈简斋在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事物是静止不变的5“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3、仁者心动。”可见,慧能认为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6.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蕴涵同一哲理的是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7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论述的选项是( ) A.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8.当下由“蒜你狠”到“蒜你跌”,由“豆你

4、玩”到“苹什么”,一系列反映物价涨 跌的网络语言兴于人们的茶余饭后。这些网络新语的出现充分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 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 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 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10为改变中国高铁建设落后面貌,国家曾经狠踩油门、启动了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铁路发展计划。如今又以同样大的力度狠踩下了高铁投资的刹车。铁路建设工作思路的调整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主

5、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A B C D11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这一“活动”属于( )A意识活动 B生产实践C文化活动 D科学实验12.中国的成语或谚语往往包含很深的哲理性,下列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A.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3. 2012年3月5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将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6、次会议通过,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进行修改。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有些规定已不适应,在深入总结司法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法进行适当修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 B C D 14.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 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这说明:( )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15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

7、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以上内容( )A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认识 B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C属于真理的范畴 D是正确的世界观1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句唐诗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下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受条件限制的,不是绝对的17“十一五”时期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但高铁发展规模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地实际相适应。因此,解决好我国高铁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即规划过于超前、票价过高、以及铁道部负债较大是当务之急。这告诉我们(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

8、事业成功B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C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D人类认识规律就能改变规律,变害为利18.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A. B. C. D.19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真理是

9、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 B C D20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 二、论述题(40分)21. 材料1: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

10、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分)22. 材料一: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559万,今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材料二:据有关部门透露,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