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说课稿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800544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平衡说课一、说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会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教学的中心内容是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从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实质、特征、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等方面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涵义。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力用化学平衡常熟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涉及查阅资料:奇妙的化学震荡反应,讨论(2个)化学反应的趋势和速率,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的依据。 化学平衡

2、是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内容抽象,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具有一定的难度,是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以及对其他很多相关或不相关知识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经过初三一年和高一一年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物质的溶解、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新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

3、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 (2)初步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数据、绘制图像等方法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能够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化学平衡。 (2)通过演示实验:改变2NO2(红棕色气体)N2O4(无色气体)的平衡温度,观察玻璃管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认识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最大限度的思想,感悟化学平衡理论来自于实际生产,又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具

4、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概念;(2)初步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难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二、说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较为枯燥,所以如何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充分运用了电脑技术:作图、动态模拟实验以及课堂演示实验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通过引用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分析数据、画图、回顾触动学生思维,启发灵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教法: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通过提出有梯度的问题,

5、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发现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为核心,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学法:跟随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讨论归纳总结三、教学过程1、可逆反应的讲解因为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而可逆反应的概念在此之前并未出现,所以我就列举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工业炼铁),目的是触动学生思维,启发灵感,从而自然引出可逆反应的概念。为了增加趣味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还利用电脑技术让炼铁高炉由小变大动态地呈现出来。接着,让学生列举所学过的可逆反应,从而说明可逆反应的普遍存在,又通过让学生判断2H2O2H2+O2 2H2+O22H2O这两个反应是否也属于可逆反应,指出

6、了可逆反应概念中的要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可逆反应的概念。2、教学重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特征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0100mol/L的H2和I2,加热到445,经不同时间,测定出的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数据”,思考:画出各物质浓度和时间图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发现H2和I2在此条件下已经发生了反应,并且当反应到一定时间后,浓度不再发生改变。然后我用电脑现场根据上述数据画出各物质的“浓度-时间”图像,使学生更清楚地证明了自己的发现是对的,从而正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I22HI。在此基础上,我又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尝试画出“速度-时间”图像,目的

7、是引出当反应到一定时间后,浓度不再发生改变,是因为V正=V逆,但当V正=V逆后,反应是否还在继续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所以,这时我又进行了“水池中进水量和出水量相等时”的动态模拟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从而突破了“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这一难点,也由此和学生一起建立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归纳出了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几个重要特征:本质:V正=V逆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 动态平衡但如何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改变2NO2(红棕色气体)N2O4(无色气体)的平衡温度,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玻璃容器中气体颜色的变化。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很容易便说明了化学

8、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从而完善了化学平衡状态的第个特征: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被破坏,一段时间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平衡。然后与学生一起归纳出:“等、定、动、变”,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通过这一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了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是可以移动的,这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然后让学生回想“溶解平衡”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特征,从而使“化学平衡”知识与“溶解平衡”知识联系起来,上升到理论层面,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平衡奠定了基础。3、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通过上述一系列探究,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化学平衡的特征?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否只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描述

9、呢?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些情况让学生判断:能说明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有哪些?(1)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H2的同时,生成nmol HI(2)1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3)反应速率(H2)=(I2)=(HI)考察特征中的V正=V逆(4)混合气体中百分组成为HI% = I2%(5)混合气体中c(HI)c(H2)c(I2)=211时(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考察特征中的浓度不再变化(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8)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10)温度和压强一定

10、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是对整个平衡特征的综合考察让学生感受到反应是复杂的,对于同一个反应,我们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也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特征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提升。在课的最后,我又让学生再回到课的开始,思考提出帮助“化学史料”中工程师解决困惑的大致思路,从而使课首尾呼应,达到了理论来自实际生产,又反过来为实际生产服务的目的。最后,我布置的作业是:(1)外界条件改变,为什么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2)有哪些外界条件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目的是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为后续教学作准备。四、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将本节的重难点一、可逆反应二、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 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特征:逆、等、动、定、变3.达平衡的标志内在本质:V正 = V逆外在表现:一切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物理量以上是我对本教学设计的解说,其中肯定有些不足、片面和主观,恳请各位专家的批评和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