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800543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5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时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图文,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并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结合实例,描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病因和症状。3.结合自己预防免疫的过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免疫学的应用。重难点击细胞免疫的过程、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一、细胞免疫1细胞免疫(1)免疫过程(2)参与细胞:吞噬细胞、_、记忆细胞、_。(3)结果: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_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病原体被_。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作用对象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_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联系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_免疫阻

2、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_免疫予以彻底消灭;细胞免疫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抗原,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问题探究1请完成下表中各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的比较,并思考哪些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分析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哪些?哪种细胞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哪种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比较项目来源功能吞噬细胞_细胞_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_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_细胞和_细胞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_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_细胞和_细胞,并能分泌_浆细胞_细胞或_细胞分泌_效应T细胞_细

3、胞或_细胞与_结合使其裂解,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_细胞或_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相应的_细胞,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1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表示抗原,、表示物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B人体内的细胞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C是T淋巴细胞,是效应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快速分泌2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方法链接免疫过程模型中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识别判断依据判断方法看作用对象如果作用于抗原,则为体液免疫;如果作用于细胞,则为细胞免疫。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看抗原的种类如蛇毒或细菌外毒素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病毒类(如HIV)进入人体,清除它们的过程主要是细胞免疫;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也属于细胞免疫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_而引起的疾病。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_,中文译为:_。病原体为_,它是一种_病毒,遗传物质由_组成

5、。病因: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导致患者_,各种_乘虚而入。据教材图219,回答HIV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aHIV侵入人体第一阶段,免疫系统可以_大多数病毒。b第二阶段,随着HIV浓度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逐渐_。c第三阶段,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各种被感染机会_。d第四阶段,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非特异性免疫及小部分体液免疫被保留)。HIV存在部位:血液、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等。HIV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2)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病因:由于_等先天性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的先天性缺陷。举例:_细胞免疫缺陷病,患者会反

6、复发生化脓性感染。2过敏反应(1)概念:机体_时产生以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为表现的反应,如花粉过敏引起的哮喘、青霉素过敏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2)防治措施:找出过敏反应中的_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3自身免疫疾病: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则会将自身物质当做抗原加以排斥或致其损伤,如_等。(二)免疫学的应用1克服器官移植时_的问题。2预防接种:把_或_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_,产生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的方法。问题探究1完善HIV结构示意图,认识艾滋病病毒该病原体为_,其是一种_病毒,遗传物质由_组成。2完善下图,分析HIV在T淋巴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该过程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_DNA_。3艾

7、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D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只有体液免疫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4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的是浆细胞方框内吞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A B C D方法链接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区别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

8、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T淋巴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2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3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HIV对人体T淋巴细胞有

9、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的增殖速率与T淋巴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艾滋病病人的T淋巴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A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5如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灭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1)图1细胞为_,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后

10、,抗原要靠免疫活性物质_进一步清除。(2)图2细胞为_细胞,它直接由_或_分化而来。抗体以_方式分泌出细胞,此过程需要_(细胞器)供应能量。(3)在体液免疫中,_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种抗原的记忆,当_再次接触这种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_。答案精析 失调引起的疾病一、知识梳理1(2)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3)宿主细胞吞噬、消灭2抗原靶细胞抗体效应T体液细胞问题探究1造血干摄取、处理、呈递骨髓浆记忆胸腺效应T记忆淋巴因子B淋巴记忆抗体T淋巴记忆靶细胞B淋巴T淋巴效应浆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是B淋巴细胞、T淋

11、巴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是吞噬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的是浆细胞。2不能,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到体液中的抗原需要由体液免疫来清除,最后还需要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掉。活学活用1D2DA项,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B项,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致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项,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两者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D项,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二、知识梳理(一)1.不足或缺陷(1)AIDS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

12、病毒(HIV)逆转录两条单链RNA分子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病原体a.摧毁b减少c增加(2)遗传B淋巴2(1)再次接触抗原(2)过敏原3风湿性心脏病(二)1.免疫排斥2.减毒无毒特异性免疫问题探究1RNA逆转录酶蛋白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两条单链RNA分子2T淋巴细胞蛋白质逆转录酶染色体DNA蛋白质RNA蛋白质出芽RNARNA蛋白质活学活用3C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错误;由于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所以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较高,B错误;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C正确;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HIV并没有将T淋巴细胞完全破坏掉,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发挥作用,D错误。4D课堂小结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免疫预防当堂检测1B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可释放淋巴因子,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且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2A3D图中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