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99947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第六章纵梁计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纵梁计算本工程前方桩台纵梁包括:海侧 1#轨道梁,连系梁,中间 2#轨道梁及陆侧 3#轨道梁,各梁断面及受力情况均不相同,轨道梁和连系梁截面特性见表 4-2-1。纵梁以海侧 1#轨道梁为例进行计算,纵梁直接支承于桩帽上,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叠合部分为面板接缝) ,搁置及纵梁尺寸见图 4-2-1。 6.1 计算原则 1) 施工期: 预制纵梁安装在桩帽上,按简支梁计算,作用在梁上的荷载为预制梁自重及现浇接头混凝土重量,此时梁的有效断面为预制断面。 2) 使用期: 纵梁按弹性支承连续梁计算,作用在梁上的荷载为码头面层自重及使用期可变作用,此时梁的有效断面为叠合断面,利用连续梁计算程序进行计算。

2、 6.2 计算跨度预制梁长 6.00m,搁置长度 0.25m,连续梁支承宽度 1.5m,净跨 5.5m,横向排架间7m,具体尺寸见图 4-2-1。 6.2.1 简支梁弯矩计算跨度: )(75.0.1),(75.2.050 mlmel nn 但 不 大 于剪力计算跨度: )(.式中:计算跨度;0l净跨;ne搁置长度。6.2.2 连续梁弯矩计算跨度: )(0.70ml剪力计算跨度: )(5.0mln6.2.3 截面特性 )/(105.335C27kNE混 凝 土 ,纵 梁 使 用(1)施工期截面积: )(4.01.2mA中和轴: 7.y惯性矩: )%10)(25.%4312 的 钢 筋 作 用计

3、入I刚度系数; 91.052mkNE(2)使用期截面积: )(87.54.12A中和轴: 940870.94y惯性矩: )(61.0%)71.5.()2.1.0( 42312312 mI 刚度系数: (064905mkNEI 线刚度: kilI 7192646.3 作用6.3.1 永久作用(1)预制纵梁及现浇接头自重: 3/25mkN(2)面层自重: 3/24k6.3.2 可变作用(1)30m 跨装卸桥作业,每台装卸桥 4 组轮子,每组 10 个,P=600kN/轮;(2)30m 跨装卸桥双机作业,两台机最外侧轮间最小间距 3m;(3)26m 跨装卸桥作业,每台装卸桥 4 组轮子,每组 12

4、个,P=350kN/轮;(4)26m 跨装卸桥双机作业,两台机最外侧轮间最小间距 3m;(5)30m 跨装卸桥与 26m 跨装卸桥同时作业,两台机最外侧轮间最小间距 3m;(6)前方堆货荷载, 其范围从码头前沿开始至 37.5m;kPaq30(7)集装箱正面吊:满载时,前轴轴压 880kN,后轴轴压 110kN,单胎轮接地面积(个数长宽)前轮 40.555m0.44m,后轮 20.14m0.44m; (8)集装箱拖挂车:前轴 70kN,中轴 150kN,后轴 330kN,单轮接地面积0.26m0.25m,双轮接地面积 0.52m0.25m;(9)集装箱堆载:距装卸桥支腿 2m 以外临时堆放集装

5、箱 2 层,20集装箱尺寸:长宽=6.096m2.438m,箱角荷载 P=120kN;40集装箱尺寸:长 宽=12.192m2.438m,箱角荷载 P=152.5kN,该堆载可以与装卸桥同时存在。6.4 作用效应分析6.4.1 永久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作用效应(1)施工期只考虑预制梁的自重及现浇面板接缝混凝土(纵梁叠合部分)的重量,而面板自重由横梁承担。考虑施工时接缝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故按简支梁计算。施工期纵梁自重:q=(11.4)25=35( kN/m)弯矩: (65.147.3581220 mkNqlM支座剪力: )9Q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58.1736.42.1k9N正常使用极

6、限状态设计值: )(65.14mkM29Q(2)使用期按五跨连续梁计算(码头分段每段为八跨连续梁,按五跨计算精度已能满足求。 )面层荷载分配如图 61q=0.1524=3.6 )/(2mkN6.4.2 可变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作用效应(1)装卸桥作业:经比较 30m 跨装卸桥双机作业时产生内力标准值最大。荷载见图荷载组合次数 32 次结果见表(2)当拖挂车行驶在梁外侧 1.5m 时 P 为各轴荷载的一半。见图RA065.1)7.3841(2.5两辆拖挂车同时作业时,最小间距为 1.0m。荷载见图荷载组合次数 次结果见表(3)40集装箱堆载:作用在装卸桥梁上的力:见图AR)(2.16)7.0512.

7、35(2.1kN两箱最小间距为 0.4m。荷载见图荷载组合次数 次结果见表(4)40集装箱与拖挂车同时作用:拖挂车与箱角最小距离为 0.5m荷载见图荷载组合次数 次结果见表(5)正面吊作业,轮外侧距装卸桥轨道梁 2m前轴作用在装卸桥梁上的力: )(7.251kNRA后轴作用在装卸桥梁上的力: 3B荷载见图荷载组合次数 次结果见表(6)30kPa 均载作用:装卸桥作业时均载只能作用在距装卸桥轨道梁 1.5m 以外,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均载对轨道梁的内力影响较正面吊或集装箱拖挂车小,不起控制作用,故不列入设计值组合。6.5 作用效应组合6.5.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组合持久状况的持久组合:

8、)(210niQikkQGkd SSS式中:作用效应设计值;d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1;0永久作用分项系数;G主导可变作用分项系数;1Q非主导可变作用分项系数;i组合系数,取 0.7;永久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作用效应;GkS主导可变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作用效应;Q1非主导可变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作用效应。ik分项系数取值按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16712010)表 3.2.8-2 选取。 组合结果见表中极限承载能力设计值。6.5.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组合持久状况作用的长期效应组合: )(12QikGkdSS式中: 准永久值系数,取 0.6。2持久状况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 )(1Qik

9、GkdSS式中: 准永久值系数,取 0.8。1组合结果见表中正常使用状态设计值作用M 值( kN)第一跨最大弯矩(kN/m)第二跨最大弯矩(kN/m)第三跨最大弯矩(kN/m)第四跨最大弯矩(kN/m)第五跨最大弯矩(kN/m)面层 47.201 21.158 32.126 29.046 29.448装卸桥双机 2212.781 1932.749 2088.573 1869.05 2526.398两辆拖挂车 69.444 202.959 241.389 205.626 60.53340集装箱 178.618 169.433 257.016 169.419 133.73440集装箱+拖挂车 18

10、1.654 143.753 264.7 237.779 48.07正面吊 181.513 295.445 292.974 289.547 244.037计算式1.2+1.5+1.50.7+1.50.71.2+1.5+1.40.7+1.50.71.2+1.5+1.50.7+1.50.71.2+1.5+1.50.7+1.50.71.2+1.5+1.40.7+1.50.7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结果计算式+0.6+(+)0.6+0.6+(+)0.6+0.6+(+)0.6+0.6+(+)0.6+0.6+0.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 结果计算式+0.8+(+)0.8+0.8+(+)0.8+0.8

11、+(+)0.8+0.8+(+)0.8+0.8+0.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 结果作用M 值(kN)A 支座弯矩(kN/m)B 支座弯矩(kN/m)C 支座弯矩(kN/m)D 支座弯矩(kN/m)E 支座弯矩(kN/m)F 支座弯矩(kN/m)面层 12 0 -75.869 -45.778 -52.817 -51.874 -52.013装卸桥双机 15 -2514.24 -3208.77 -2474.57 -2290.43 -3229.45 -2392.24两辆拖挂车 14 -82.0633 -139.977 -179.327 -181.876 -129.299 -82.63340集装

12、箱 14 0 -70.934 -116.017 -126.776 -111.499 -153.02640集装箱+拖挂车 15 0 -72.99 -133.13 -190.826 -142.716 -73.392正面吊 15 -126.022 -165.857 -171.008 -188.713 -155.958 -291.006计算式1.2+1.5+1.40.7+1.50.71.2+1.5+1.50.7+1.50.71.2+1.5+1.50.7+1.50.71.2+1.5+1.50.7+1.50.71.2+1.5+1.40.7+1.50.71.2+1.5+1.40.7+1.50.7承载能力极限

13、状态设计值 结果计算式+0.6+0.6+0.6+(+)0.6+0.6+(+)0.6+0.6+(+)0.6+0.6+(+)0.6+0.6+0.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 结果计算式+0.8+0.8+0.8+(+)0.8+0.8+(+)0.8+0.8+(+)0.8+0.8+(+)0.8+0.8+0.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 结果作用断面位置第一跨左支座剪力(kN)第二跨左支座剪力(kN)第三跨左支座剪力(kN)第四跨左支座剪力(kN)第五跨左支座剪力(kN)面层 25.882 41.018 35.714 36.855 36.7012221.084 1960.734 2269.70

14、6 1776.808 2347.064装卸桥双机229.802 797.297 18.808 -319.831 205.89149.784 80.691 272.1 272.644 79.323两辆拖挂车-5.506 -15.694 -14.102 15.694 2.69191.933 99.319 202.908 216.783 93.52240集装箱-10.133 -10.811 -10.792 4.063 -3.92694.113 101.343 246.924 249.322 85.01140集装箱+拖挂车-10.427 -12.594 -15.177 15.56 4.53294.18

15、6 241.599 241.295 241.089 238.521正面吊-11.275 -15.374 -15.238 -9.226 -8.9611.2+1.5+1.50.7+1.50.71.2+1.5+1.50.7+1.50.71.2+1.5+1.40.7+1.50.71.2+1.5+1.40.7+1.50.71.2+1.5+1.40.7+1.50.7计算式1.2+1.5+1.40.7+1.50.71.2+1.4+1.50.7+1.50.71.2+1.5+1.40.7+1.40.71.2+1.5+1.40.71.2+1.5+1.40.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结果+0.6+(+)0.6+0.6+(+)0.6+0.6+(+)0.6+0.6+(+)0.6+0.6+(+)0.6计算式 +0.6+(+)0.6+0.6+(+)0.6+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