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的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9013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的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压强》的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压强》的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压强》的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强》的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的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强的教案设计压强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材特点:教材注重了压强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比值定义引入压强概念压强的应用”的流程来学习压强。书中通过滑雪者和雪中步行者、蚊子和骆驼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通过让学生实验探究,来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通过比值法定义来理解压强的概念。通过相关的计算,加深对压强公式的理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增大和减小压

2、强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经历过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多次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在速度和密度的学习中,已经用到了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也有较好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的因素。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因此需要教师采取更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通过目标导学、学法导引、自主评价等学习方式来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会设计实验,会科学归纳实验结论。2.通过应用比值法构建压强概念,能理解压强的定义和公式,并能用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3.通过讨论和交

3、流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建立;压强公式的应用(计算、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压强公式的应用(计算)。教学资源:水球、钉板、小桌、钩码、海绵、课件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课题引入:学生代表上台演示:1. 双手挤压水球。2. 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水球3. 把水球放在三个钉的钉板上。教师演示:1. 把水球放在很多钉的钉板上。在学生猜想到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后。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问题:压强(板书)投影学习目标。1.观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观察思考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

4、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把水球放在不同钉板上,产生的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让学生猜想到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水球破裂的现象可以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1.投影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会设计实验,会科学归纳实验结论。2.投影学习活动1:(1)、本实验采用的器材有哪些?通过什么现象来显示压力作用效果?(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什么变量?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变量?如何改变?分析归纳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关系时:控制什么变量?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变量?如何改变?分析归纳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3.投影自主评价1.4.投影实验结

5、论。师:如果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呢?让我们进入目标2的学习。1.明确学目标12按照学习活动1的内容进行学习:组内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3.实验结束后,完成自主评价3.学生对于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况且本实验中只有两个变量。因此,放手让学生去完成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展示中暴露问题,其他同学评价补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投影学习目标2:通过应用比值法构建压强概念,能理解压强的定义和公式,并能用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投影学习活动2:分小组讨论:某小组第一次实验,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是2.4N,受力面积是1

6、.2cm2。第二次实验,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是4.4N,受力面积是55cm2。则哪次实验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投影自主评价2A: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找到最好的科学方法。师:引导学生得出压强的定义式,单位等。并板书。投影自主评价2B:(1)下列有关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大时,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小,压强一定大C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D压强的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2)小明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是5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小明同学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3)某水平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8105Pa。现在有一辆卡车,自重2

7、t,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是0.02m2,当这辆卡车装载10t货物在该公路上行驶时,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对公路路面产生危害。师:通过计算发现:卡车对路面有损害,如何减小卡车对路面的损坏呢?让我们进入目标3的学习。1.明确学习学习目标2.2.根据学习活动2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3.讨论后完成自主评价2A。4.完成自主评价2B。通过比较压力和受力面积不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让学生自然想到比值法进行比较的方法,自主构建压强的概念。通过自主评价2B的三道习题,由易到难,强化对压强概念的理解。一达到突破本节课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投影学习目标3:通过讨论和交流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解

8、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投影学习活动3:1.阅读教材P31-3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内容。思考减小卡车对地面压强的方法。2.分小组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增加和减小压强的实例。投影自主评价3:1.列举实例说明,其它同学评价解释是否科学合理。2.整理归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师:下我们玩个小游戏,看哪位同学能解释游戏中的现象。师:本节课我们围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研究了与压强有关的知识,请同学再看书进行梳理,然后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压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定义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1.明确学习目标3.2.根据学习活动3的内容,先阅读教材,然后思考减小卡车对损害的方法。3.小组讨论生活

9、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4.完成自主评价3.5.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比赛按压茶叶罐。比一比谁按的深一些。6解释游戏中的现象。通过减小卡车对地面损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通过列举实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通过按压茶叶罐的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压强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投影小结与评价:阅读教材并整理,理清脉络,形成知识体系,并能用语言描述。1、明确小结与评价的相关内容。 2、阅读教材并整理,自我小结。通过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形成知识体系。投影评价测试题:教师投影测试题学生独立练习,并反馈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利于了解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