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8960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中兽医学是我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技术方法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几千年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兽医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她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历

2、史条件的限制,它在解释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借用了一些属于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因此,中兽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在学习时,要理解中兽医学中的哲学内容,掌握中兽医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开课前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动物解剖学理论与技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的思维方法、能够熟悉和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兽医学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学会利用针灸、中药等防治技术防治畜禽

3、疾病。三、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四、先修课程动物解剖学。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解剖学知识的支撑,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体的结构与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名称与部位。六、理论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兽医学的概念、发展史、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兽医学的概念;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和学习方法。难点: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中兽医学的概念中兽医学发展简史中兽医学基本特点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思考题中兽医学与哲学的关系。中兽医学各历史时期的主

4、要成就。第一篇 中兽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6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难点:阴阳及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思考题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何应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动物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第二章

5、脏腑(5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脏腑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掌握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五脏、六腑的功能;难点:五脏功能。 教学内容脏腑的概念,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考题记忆脏腑功能。思考脏腑学说的研究方法。第三章 气血津液(1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和作用难点:气的作用。 教学内容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思考题怎样理解气血津液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第四章 经络(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正

6、经的命名与循行;经络的主要作用等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经络的含义、组成;正经的命名与循行;经络的主要作用。难点:十二正经的命名与循行。 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的含义,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在生理方面的作用,在病理方面的作用,在治疗方面的作用。 思考题记忆十二经脉的名称与分布。第五章 病因病机(4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病因病机的基本概念,三因学说的构成、各种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特性,中兽医学的主要发病机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外感六淫与内伤致病因素的性质及致病特性。难点:六淫的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 病因病理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病因外感

7、,内伤,其他致病因素。第二节 病理邪正消长,升降失常,阴阳失调。 思考题三因学说划分的根据。六淫导致机体发病的特性。第二篇 辨证论治第六章 诊法(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诊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查口色;脉诊。难点:脉诊。 教学内容第一节 望诊望全身,望局部,查口色。第二节 闻诊听声音,嗅气味。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脉诊,触诊。 思考题中兽医学诊法的特点。第七章 辨证(8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中证的含义,基本辩证方法,学会用中兽医学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动物疾病。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八纲辩证、脏腑辩证。难点:脏腑辩证。 教学内容第一节 八纲辨证表里

8、,寒热,虚实,阴阳。八纲与八证。第二节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病辩证,肝与胆病辩证,脾与胃病辩证,肺与大肠病辩证,肾与膀胱病辩证第三节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思考题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在中兽医学中的地位,各种辩证方法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第八章 防治法则(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预防、治则和治法的基本内容,学会应用中兽医学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具体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则及八法难点:治则、八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 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第二节 治则扶正与祛邪,治标与治本,同治异治。第三节 治法八法 思考题中兽医学防治法则的主要内容及临床应用。第三篇 中药与方

9、剂第九章 中药(16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中药的药性理论,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和用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药的药性理论;常用中药的功效和用法。难点:中药的功效 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总论中药的采集加工与贮藏,中药炮制,中药的性能。第二节 常用中药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消导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祛湿药,理气药,理血药,收涩药,补虚药,平肝药,安神开窍药,驱虫药,外用药 思考题中药的药性理论。记忆兽医临床常用中药的功效。第十章 方剂(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方剂的组成原则、变化规律以及剂型、用法等基本内容,掌握常用方剂的功效和用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方剂的组成原则、变化规律

10、以及剂型、用法;常用方剂的功效和用法。难点:中药的功效 教学内容第一节 方剂总论第二节 常用方剂 思考题记忆方剂的组成原则与加减变化。七、实验内容、课时与实验类别序号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别1绳结技术4操作型2四诊2操作型3中药炮制2操作型4清热药的抗菌实验2综合型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实验1 绳结技术实验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绳结的挽结方法和在动物保定中的应用,并了解其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实验内容:几种常用绳结的挽结方法。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人人动手,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绳结的挽结方法并写出实习报告。实验2 四诊实验目的:了解

11、中兽医诊察疾病的基本过程,掌握望、闻、问、切等诊疗方法的操作技术。实验内容: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人人动手,基本掌握中兽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并写出实习报告。实验3中药炮制实验目的:了解中药炮制的意义,掌握常用的中药炮制技术。实验内容:对实验指导中的各种中药按规定进行炮制。实验要求:切身体验中药炮制的方法并写出实习报告。实验4 清热药的抗菌实验实验目的:掌握中药体外抑菌实验的方法,了解清热药对病原菌抑制作用。实验内容:药物及菌种的准备、培养基的制备,打洞法和试管法的操作,结果观察。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抗菌实验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出现差别的原因,并写出实验报告。九、参考书1. 刘钟杰 许剑琴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兽医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2.张继东,广东海洋大学自编教材中兽医学实验指导,20053.钟秀会主编,兽医中药学,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4.许剑琴 张克家 范开编著,中兽医方剂精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杨英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兽医针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课考核方式:考察实验的认真程度及实际操作技能,占15%;实验报告占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