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2798317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关于端午节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端午节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通过对端午节人们做香袋、包粽子、赛龙舟、忆屈原等习俗的记叙,反映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文本内容浅显,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而富有变化,是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习语言的好教材。但是现代文明孕育出来的孩子,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少之甚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越来越淡漠。二、活动目标 (一)设计思路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端午节习俗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

2、的距离,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氛围的感受,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二)活动总目标1、认知和技能:(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食俗、庆祝活动以及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习俗有更全面的了解。(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2、过程和方法(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2(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儿童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

3、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1、活动时间:3 课时2、活动过程(1)主题的产生通过端午歌谣以及身边人如何过端午的录像,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鸣,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究端午节的兴趣,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关于端午节的研究”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的内容

4、并归纳指导A、端午节的习俗:古时人们过端午有哪些习俗?现在过端午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B、端午节的食俗:端午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材料、端午节食品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可引申出:嘉兴五芳斋粽子的相关研究。C、端午节的诗词、歌谣: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3谁写的?内容怎样?表现出什么?D、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时间由来、它的意义、与之相关的传说E、端午节的活动:端午节活动的种类、端午节活动的意义、具体的活动过程F、端午节的佩饰:有哪些佩饰、材料、有什么作用、制作过程是怎样的?(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A、学

5、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B、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 (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C、教师指导评价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A、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B、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C、采访人员要注意预约时间,文明礼貌,设计好访问提纲。4关于端午节的研究小队我们的课题我们的成员 组长 成员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负责人我 们 的 研 究 内 容 和 方 法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6、及解决的方法我们预期的成果和表达形式1、调查报告、论文2、文字、图像、图片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1、活动时间:课外 6 课时2、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5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3、活动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A、按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事前准备: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式;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分工准备设备,有需要的邀请辅导老师或家长随去。B、行动实施,进行调查、采访,做好调查记录,写好研究日记、感悟等。C、按预定的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找有关资料。(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

7、和交流(3)实践过程的指导A、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B、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感悟及及时记录采访内容。C、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将研究问题引向深入。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1、活动时间: 3 课时2、活动过程(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3)完成结题报告,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4)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5)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6第四阶段 课题成果展示阶段。1、活动的具体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以及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等。(2)培养学生深

8、入探究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设计性学习的能力。2、活动时间:课内 2 课时3、活动过程:(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A、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 (成果展示、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活动时又产生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子课题?本组各成员的收获、体会形式自主。 )设想小组展示的形式、内容:端午由来大探密形式:幻灯片内容:课题研究目的阐述端午节传说叙述(纪念屈原说。纪念秋瑾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 其他传说:大禹女娲说、黄巢说等。 )端午节的真实来源实地调查情况分析屈原说战胜其他传说的原因五芳斋粽子知多少?形式:

9、幻灯内容:课题研究目的阐述五芳斋粽子的特色五芳斋粽子的种类五芳斋粽子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五芳斋粽子名字的来历五芳斋粽子未来的目标活动剪影活动感悟现场分发队员亲手包制的粽子 五芳斋粽子人气探寻形式:幻灯片7内容:课题研究目的阐述补充五芳斋人气旺的原因:(1)街头采访成果:60的人去买五芳斋的粽子,40的人不买五芳斋的粽子(2)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五芳斋员工裹粽子绝技、举行家庭包粽子比赛、承办首届中国粽子文化节等。 (3)对社会的回报:在嘉兴一中、上海工商大学设立五芳斋奖学金。端午节美食菜单大搜索形式:幻灯片内容:课题研究目的阐述浏览收集整理到的端午节的美食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种美食、制作方法和在端

10、午节食用的特殊意义(五黄餐、雄黄酒、五毒饼)小结:端午节的饮食都是为了防五毒,驱邪等,而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粽子是每个地方几乎都吃的。介绍春秋时期至今粽子的名称、配料等的发展变化。 实地调查情况介绍得出结论:端午节吃些什么,已经渐渐地在被淡忘。嘉兴端午节庆祝活动知多少?形式:幻灯片、小品内容:课题研究目的阐述小品展示:普通人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挂艾叶、菖蒲和蒜、悬钟馗像、佩香囊、挂长命缕、戴石榴花、玉兰花、画额、穿黄衣等)介绍其他的庆祝活动(示范展示端午节斗草、吃“五黄” 、踏白船、用癞蛤蟆皮洗澡、划龙船竞赛、烧煤烟等)端午节诗词、歌谣知多少?形式:幻灯片、小报、小册子内容:以哼唱歌谣入

11、场课题研究目的阐述出示一唐诗,简析,小队朗诵。 浏览部分诗词、歌谣。邀请同学一起读歌谣。发放小册子、小报供其他小队翻阅。B、课题互动提问、答辩、建议。C、教师评价小结。(3)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预设:8A、设计班级宣传方案。B、对现有课题进行修改完善。C、将各小组资料进行整理,完成班级课题报告。D、利用课余时间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子课题进行再研究。E、组织学生撰写话说端五节作文第五阶段 活动评价阶段活动时间:课内 2 课时课题小组成绩评价标准(一)课题名称: 组长: 小组成员: 指标 权重 评价要素 分项权重 评价分值 分项成绩1、选题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1开题 22、课题计划(内容、任务、分工

12、、进度安排、表述等)13、小组成员出勤率 0.54、活动记录的完整、及时 15、活动记录的真实 16、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17、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率 1过程 58、材料的规范与完整性 0.59、研究成果(成果的可靠性、可信度、创新水平、成果表达形式与内容)1.510、现场答辩(全员参与情况、语言表达、仪态仪表、应答能力)1结果 311、其他收获与体会 0.5满分值 10 课题组成绩评价标准(二) (学生自评部分)评价要素 分项权重 分项成绩91、通过活动对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 22、形成了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3、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24、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25、通过实践活动,对所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别人。2合计你们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