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7790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回顾 1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国家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2 我国的国体是什么 3 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4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及本质 5 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义务 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公民 国家 新型的关系 主人 权力来源 通过宪法法律规定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 明确义务 知道权利 把握原则 区分 权力与权利 权力 政治概念 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 总是与服从联系在一起 权力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 如国家权力 二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权利 法律概念 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

2、们的权益和利益 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 如公民享有的劳动的权利 受教育的权利 一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以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 1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法定的 神圣的 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政治自由3 监督权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 法律依据 条件 首先是我国公民 国籍条件 必须是年满18周岁 年龄条件 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政治条件 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能力条件 2 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3、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3 地位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对剥夺政治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我国1997年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以下权利 1 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剥夺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自由的权利 3 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 剥夺担任国有公司 企业 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根据刑法第56条和第57条的规定 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犯罪分子 1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2 故意杀人 强奸 放火 爆炸 投毒 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4、 3 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对该类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 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 镇长的选举 3 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 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 居委会 村委会的选举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都不是这里所说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容 上图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1 内容言论自由 依法语言表达自由出版自由 依法出版刊物自由结社自由 依法成立社团组织自由集会自由 依法聚众集会自由游行自由 依法列队游行自由示威自由 依法游行 静坐等方式示威的

5、自由 2 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 结社 观点一 政治自由就是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 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自由是相对的 政治自由也不例外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自由 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 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因此 观点一错误 把自由绝对化了 观点二正确 自由离不开法律 法律对自由起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讨论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政治性权利 3 监督权 3 监督权 1 含义 2 内容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谁监督 监督谁 批评权 建议权 检举权 申诉权和控告权 依法行使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 要求 监

6、督权的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各项 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 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 建议权则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 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 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 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 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 检举权则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 思考 图中的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没有切实履行职责 违法 失职 公民对行政处分 诉讼判决不服 受不公正待遇 A 批评 建议B 申诉C 控告 举报 1 连续3

7、年广东学业水平题目 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权利 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 生存权和劳动权B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C 言论 集会 结社等自由权利D 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随堂练习 B 2 我国公民具有言论 出版自由 但是公民不能利用这些自由来进行分裂祖国 侮辱他人 泄露国家机密及其他行业等秘密 这体现了 A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利不是真正的政治自由权利B 言论 出版自由权利是我国公民的主要政治自由权利C 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权利D 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 随堂练习 C 3 据统计 近几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80 以上的线索来自群

8、众举报 根据群众的举报 侦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 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 这说明 A 我国的举报制度已非常完善B 消除腐败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动群众举报C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有利于反腐工作进行D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随堂练习 C 2 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3 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 4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重要性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怎样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1 捍卫国家主权 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2 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坚决反对一切侵略 占领国家领土以及割让 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 3 捍卫国家政权 与颠覆国家政

9、权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4 坚持民族平等 维护民族团结 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 民族分裂行为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普法进入课堂 全国普法日 12月4日 祖国的安全 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 对内主要是指国家政权不被颠覆和破坏 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对外主要是指国家的主权 领土不受侵犯 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 泄露和出卖 祖国的荣誉主要指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 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国家的国际威望 声誉 形象不受损害 祖国的利益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祖国的利益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祖国的所有儿女实现其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证 因此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3 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 图片说

10、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4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 含义 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 平等地适用法律 2 表现 第一 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法定义务 第二 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 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 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同票同权 注意 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 守法平等 司法平等 不是讲立法上的平等 即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 以便有力打击犯罪 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法律赋予一切

11、人以平等的法律地位 而平均主义则是要求取消一切差别 在各方面实行绝对均等 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相同 一样 反对一切特权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由于种种原因 在我国 男女之间 民族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要消灭这种不平等 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 而且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 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

12、又是义务的主体 C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 如何坚持 一方面 树立权利意识 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 树立义务意识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你认为这两个观点是否相同 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这两个观点不同 2 观点一揭示出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 不可分离的关系 即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 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要确保权利的实现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3 观点二是错误的 权利即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 二者是有区别的 虽然两者在法律上是相对应

13、的 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在生活中是完全对等的 观点一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二 1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思维误区 权利和义务的几个认识误区 4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材料一 因兴建三峡工程 万州市需要移民近80万人 需要搬迁一座中等城市 5座县城及955个工矿企业 各项实物主要淹没指标占整个库区2 3左右 有相相当一部分地区需要重建家园 但面对大局 库区人民毫无怨言 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 1 二者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下 国家 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

14、 具体要求 国家 要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 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 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小结 主体 公民 一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政治自由3 监督权 二 公民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 遵守宪法和法律3 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4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三 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1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 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国旅游现象相当普遍 不少国家为方便中国旅客

15、写些带有中文的标牌 有一类中文提示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 在旅游景点或商场等公共场所 赫然贴着中文警示 请不要随地吐痰 等 这告诫我们 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 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的意识 尊重人格和国格 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要维护国家安全A B C D 随堂练习 A 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控受贿 滥用职权案在北京公开宣判 法院经审理认为 刘志军的行为已经构成受贿罪 滥用职权罪 一审判处刘志军死刑 缓期两年执行 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这说明 A 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B 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立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D 任何公民都要平等地承担宪法

16、 法律规定的义务 随堂练习 B 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 隐私 责任等问题 有关部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 消息一出 立即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 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 言论自由 的论坛 不应受任何干涉 网民的这一观点 A 是正确的 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 是正确的 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 是错误的 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D 是错误的 因为它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随堂练习 D 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 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由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错误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依照宪法和法律予以确定 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B错误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言论自由 但自由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公民在微博上发布信息也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C错误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享有权利 也必须履行义务 D正确 2011高考福建卷28 微博类似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 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 即时互动 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 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 公民在微博上 A 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B 可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