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7160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降落伞比赛.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3 活动 降落伞比赛 请你欣赏 探究活动过程 仪器选择与使用 合适的测量技巧 误差 复习 1 单位换算 50cm m Km 12min h S2 填上适当的单位 教学楼每层高约3 100m比赛中运动员到达终点用时12 5 一张纸的厚度约70 3 和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只能 而不能 实验室常采用 的方法来减少误差 4 如图所示 刻度尺分度值为 木块长度是 提出问题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一 领悟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1 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度有关 2 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 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 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5 可能与降落伞的

2、总重量有关 每一个影响探究结果的因素 都可以叫做一个变量 在有多个变量影响探究结果的情况下 进行实验时 每次只让某一个变量改变数值 保持其它的变量数值不变 以便确定这个变量对探究结果的影响 这种方法叫 方法介绍 控制变量法 1 选择器材 仪器 不同伞绳长 不同面积 不同形状 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 刻度尺 秒表 天平 的用途 3 操作步骤 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 多次实验 每次只改变一个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 保持其它的因素不变 4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2 正确使用仪器 1 测量仪器使用前 一般应该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 这个过程叫做调零 2 如果不能调零 要记录初始读数 进行修正 设计实验 制定

3、方案 记录数据的表格设计 实验数据记录 下表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实验过程 略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一 比较 1 2 两组数据 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 伞的面积越大 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比较 和 两组数据可知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二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总重量有关 伞的总重量越大 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比较 和 两组数据可知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三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形状无关 比较 和 两组数据可知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四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伞绳

4、长无关 比较 和 两组数据可知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五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高度有关 伞的高度越高 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结论 1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2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 伞的总重量 伞的高度有关 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的长度无关 不规则面积的测量方法 方格法 我们在测量时常常会遇到不规则图形 如图所示 我们可以把伞布放在方格纸上 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 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方格数 对不满一格而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 小于半格的都不算 总的格数乘以一个格的面积 就是伞布的面积 测量技巧的研究思考 想一想 如何去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一根细铁丝的直径d 一个乒

5、乓球的直径d 地图上上海到北京铁路线长L 与同学交流 确定自己的方案 欢迎交流 测多算少法 累积法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相互配合法 适于测圆 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测较短的曲线 例如 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圆柱体的周长 直径 化曲为直法 替代法 操作提示 让用弹性极小的棉线或纸带 与被测的曲线完全重合 然后做好两端记号 再用刻度尺测量 3 下列哪个长度最接近于18cm A 一般墨水瓶的高度B 圆珠笔芯的直经C 课桌桌面的宽度D 物理课本宽度 4 测量1枚硬币厚度 为了减小误差 下列方法中能减小估读误差最佳的是 A 用刻度仔细地测量硬币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

6、加起来总厚度 再除以10 求出1枚厚度 D 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 然后求平均值 D C 6 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测量结果是1 41厘米 1 52厘米 1 42厘米 1 44厘米 根据记录分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 厘米 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 1 42 1 52 1mm 5 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 使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 可避免误差C 误差只可尽量减小 不能够避免 C 你收获了 1 科学探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2 仪器的选择与使用 依据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来选择使用前必须调零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秒表的读数

7、3 测量技巧的研究 方格法 累积法 配合法 化曲为直法 作业 1 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 忘记了写单位 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为1 64 课桌宽46 物理课本的长为250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 小红的鞋长为24 金星到南麻星的距离为40 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 2 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 3 105km cm mm 3 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 避免错误 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正确 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 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4 如图所示

8、 刻度尺分度值为 木块长度是 m 3 1010 3 1011 B 3 35cm 0 1cm cm mm 光年 mm cm m 5 用测量工具测量时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这就是误差 误差不能 只能尽量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是不该发生的 是能够 的 6 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14 50dm 14 52dm和14 52dm 则该木板的长度为 dm 7 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 25 1mm 25 2mm 27 2mm 25 3mm 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 它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 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8 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 合 h 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 合 S 他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比赛 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 则相当于 min 减小 避免 避免 14 51 27 2mm 25 2mm 0 25 2400 0 4 9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 测量时 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时 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 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记录测量结果时 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