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影响.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6893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手机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机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影响.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浅析移动通信中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其影响 目前,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它不仅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保持和外界的沟通联系,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机接人互联网,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这一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正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之一。但与此同时,移动通信作为高科技的产物之一,在大众的心目中仍然是一种神秘的事物,大众百姓对移动通信的认知还比较匮乏。其中,移动通信的电磁辐射也是大众百姓认知模糊以及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报道,以致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有些人甚至对此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和抵触心理。一、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可能性危害

2、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据报道,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可能性危害情形大概如下: “受到电磁辐射,轻者会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健忘、多梦、嗜睡,食欲差、心悸、心律失常;重者会导致神经衰弱,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眼中晶状体变混浊导致白内障甚至双目失明。另外,激素分泌紊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导致发育迟缓,甲状腺及旁腺分泌出现异常导致发育障碍、骨代谢异常,松果体细胞产生松果体素少导致免疫力降低、生物钟紊乱。 电磁辐射还会使皮肤衰老加快,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令白血病在内的各种

3、恶性肿瘤增加。如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精子活性降低、数量减少导致不孕症,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率升高、畸胎发生率升高。二、手机的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在物理学中,根据波长或者频率将电磁波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光等照射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这样的照射对人体会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而有的“研究”则表示“有不良影响”,不少原因应归咎于一些研究者将电离照射的研究方法使用在移动电话这种非电离照射的研究工作中,造成了根本性的错误。另外,由于射频剂量的测定工作十分复杂,稍有疏漏就

4、会得出荒谬的结果,而且事实证明,一些实验研究过程中对细节的不够注意,也会造成一些错误。 公众中的争议,更多的是引自某些所谓专家发表的一些未经验证的报告和声明。比如,英国的一家杂志曾在2000年4月,2000年11月发表文章指出:用户在使用耳机时头部遭受的照射量是直接使用移动电话时的3倍。这篇文章一经刊出,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在之后的研究中,这一说法被证明是错误的。英国政府、澳大利亚消费者协会、澳大利亚电信实验室等机构以及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制造商的研究表明,耳机可以降低手机的辐射。专家指出,这个错误的产生,原因在于文章是把实验室的数据直接传到媒体,而没有经过任何验证。而且,实验本

5、身也存在缺陷,比如实验中用简便测量仪代替了微型电场探测器,对人体模型选取不正确(只选头部)等等。 另一个“热休克”癌症理论来自澳大利亚,它由于是第一个将使用手机与癌症联系起来而著名,可是后来的研究结果都证明这种观点只是基于一个缺乏可信度的照射癌症理论。 虽然种种谬误已随着研究的深入而真相大自,但是这些谬误对移动电话使用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却非常大。所以,让公众更快地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研究无法证明移动电话对人类健康有害,但一个前提就是:移动电话的辐射量有限定标准,应用最广的就是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IC-NIRP)的标准。所谓标准,实际上是一个限值,这个限值比可导致健康负面影

6、响的值要低得多。目前ICNIILP的标准如下:对全身照射的职业安全标准O4瓦千克,公共限值为O_08瓦千克,在局部照射上的职业标准峰值为1O瓦千克,公共限值为2瓦千克。 针对公众对移动电话辐射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将重点放在关于辐射量法规的制定上。但是大多数国家,当前关注的重点在基站,而不是手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ICN IRP标准,“目前国内也正在制定自己的标准。”据中国通信联合会的陈宇健先生介绍,“中国有可能采用比I C N I R P严格一倍的独立标准。按照ICNII:kP标准进行测试的GSM 产品的典型辐射值为03瓦千克一15瓦千克。这样,国内用户对手机选择的范围将大大缩小,而且,因为一

7、些新业务需要这些新型的符合国际标准却不符合国内标准的手机,所以也会对电信运营者产生不利影响。现有的科学依据已经证明了国际通用标准的安全性,所以,国内的标准制定者似乎没必要舍本逐末地追求更严格的标准。”三、基站对人体影响 当然,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和场合,高强度的电磁波可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就是日常所说的“电磁污染”。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那么,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哪些地方的电磁辐射比较大?主要包括:(1)电脑06米15米的距离内;(2)居室中电视机、音响等家电比较集中的地方;(3)工、科、医电气设备及v D

8、T周围;(4)高压输变电线路及设备周围。参看基站的功率等级表,可知基站并不是主要的强辐射源,基站发射功率也制定了相应标准,辐射强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并且,电磁辐射还不能直接等于电磁污染,更不能直接与人体健康直接挂钩。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即使在超标的环境下,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得病。 “事实上,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标准严格符合国际及国家标准。我国主要的标准是国家环保局和卫生部颁发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具体而言,国家标准要求电场强度小于每米1 2伏或者说功率密度每平方厘米小于4 0微瓦。这样的辐射比电视机和电脑的辐射还低。一般GSM 基站天

9、线高度均在安全值以上、距离居民楼都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电磁波在空中的衰减,因此不会对附近住户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一般G SM 基站天线高度均在3 5至55米,发射功率为2O瓦的大功率基站,其天线前1 0米的功率密度是06微瓦每平方厘米。另外,多个基站,例如十个基站的辐射功率也不等于单个辐射功率的十倍;相反,基于数字通信技术的网优规划,基站密度越高则总辐射强度越低。 从全球发展情况看,目前,G S M 网络占据全球移动通信7 0 以上用户,而且在欧美使用过多年,没有出现因辐射而危害用户身体健康的情况。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相应的电磁辐射安全标准十分严格,只有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才能入网。作为运营商,

10、也会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在移动基站的网络规划上从用户角度出发,对基站布点进行严格的覆盖优化设计,保障基站附近居民生活安全。总而言之,谈电磁辐射“色”变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人们对电磁辐射存在着坏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它不甚了解。事实上,人类一直都生活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虽然普遍存在,但绝大多数f青况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当电磁辐射能量(其大小用场强度表示)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时,它对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体反而是有益的,它可以加速生物体的微循环、防止炎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作为广泛应用的民用通信技术,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无害的,人们完全可以放心地使用作为高科技结晶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