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2796025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博时代如何说话-人民论坛.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微博时代如何说话唐维红2011年08月02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突发事件的信息往往来自微博,最多的大众评论出自微博微博从一问世,就因其拥有的便捷性、自主性、互动性等优势,将互联网WEB2.0的特性展露无疑。140字的低门槛,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发声的平台,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能被关注的时代。在2010年,微博在中国还只是自己的“元年”。从这一年起,各大网站争相开通微博,用户数字不断刷新。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自主选择关注对象、几何级的传播范围面对微博热潮,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观望,而是选择加入其中,这其中,不乏各级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的身影。据人

2、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的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这些微博在畅通干群对话渠道、塑造政府机构亲民形象方面收效显著。有的领导干部在两会期间开通实名微博,不回避敏感问题,坦诚而自信。有的领导则是微博达人,电脑、手机,随时发布更新,粉丝甚众。至今年1月底,全国公安系统微博已达800余个,不仅在信息发布、警情通报、安全常识等方面服务百姓,更在突发事件中表现抢眼。微博平台被称为“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拥有特殊的、草根化的话语环境,与一些党政干部习惯了的话语体系有不小的差距,也使一些官员“重新学会说话”。“不讲官话大话而讲白话百姓听懂的话

3、,否则谁听你的?”在微博上,不说套话、不说假话成为发言的第一准则。140字的容量,使你不得不字斟句酌;不说官话,不说套话,才能让你的微博有实情、有真意;几何级的传播范围,直达受众的传播方式,令说假话、说错话的后果“很严重”。平等对话、真诚对话,则是微博发言的基本原则。平等、分享,是互联网的精神内涵,也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网上没有主席台,人人都有麦克风,“只要大家互相交心,坦诚相见,最终都能够赢得信任”。及时发言、准确发言,乃是领导干部和机构微博的力量所在。无论承认与否,领导干部和党政机构的微博与普通网民的微博相比,具有特殊性。掌握更多的权威信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是

4、网友关注的原因所在。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及时、准确地回应网友的关切,才能达到这些微博开通的最终目的知民情、解民忧。微博时代学会说话,何尝不是一种作风转变?一些领导干部在网上、在微博中表现出的坦然、从容,往往就来自于对工作的自信,对百姓的真诚。另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敢、不愿、不会说话,不敢、不愿回应热点。细究原因,大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觉得没必要说,另一种可能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热点也是工作的重点甚至难点,没思路,没举措,没成效,自然就无话可说。驾驭网络的能力,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我们期待网络上、微博里,会说话、受追捧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更期盼现实中解民情、办实事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常思做人为

5、政用权“七一”重要讲话启示姜赟2011年07月22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将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如何做人、如何为政、如何用权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考验,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是最为根本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里面讲的不忘做人之本、不移公仆之心、不谋一己之私,值得深长思之。为什么立身要不忘做人之本?在群众心目中,领导不仅

6、是一种管理的权力,更是一种示范和榜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干部应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人,以模范的行动带动人。有德才有威,有威群众才信得过;有德才有为,有为才能凝聚人心和力量。对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立身,如何做人,不仅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风气的导向和引领。领导干部以德为先,其意义就在于,忘记做人之本不仅贻害自己,更会贻害党的事业。我们要记住,领导干部来自老百姓,但不能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必须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什么为政要不移公仆之心?邓小平同志说“领导就是服务”,道出了领导干部这个岗位的真谛。“吏者,人役也”,古代官吏尚且懂

7、得为官是清苦之事,早起晚睡,夙夜为公,不敢有须臾懈怠。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应该比封建官吏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优秀领导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他们经历不同、岗位不同、风格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以公仆之心对待人民,对待工作,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和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民谚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话虽朴实,道理却很深刻。为什么用权要不谋一己之私?权力是天下公器,不是哪个人赋予的,也不是自己生来就有的。用权不为公众服务,这样的权力迟早会被剥夺。应该看到

8、,权力具有两重性,为老百姓做事,就会造福一方;为一己之私谋利,就会为害一片。最近伏法的贪官许迈永、姜人杰,即是明证。贪腐不是天生的,所谓“温水煮青蛙”,一旦不能正确看待权力,不能正确处理私利,就会闻不到马屁的臭味,看不见诱饵的祸心,听不进良言的规劝。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为谁用权,如何用好权,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不可逾越的红线。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警醒,自觉把人生坐标定位于服务人民群众,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葆共产

9、党人的政治本色。当“宝盒”比“宝珠”更炫目朱磊2011年05月17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书里放入黄金,原本几十元的图书,一下子被炒到几千甚至几万元的高价;某本新书上缠满了某某荐书、获某某奖、某某人物最爱等各种“封腰”;标价动辄上千上万的精装本图书摆上书店柜台就在我们为豪华月饼、天价烟酒等物质产品“过度包装”忧心的时候,文化产品的“过度包装”问题同样难以忽视。有社会学者指出:过度包装已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环顾四周,从图书市场到影视剧,从综艺节目到各类“文化节”,这些距离大众最近的文化“水源”,“过度包装”之风已起,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

10、,重明星、轻剧本,重宣传、轻内涵等问题,有的还愈演愈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也越来越多元,多一些搭配与装饰,多一些看点和卖点,原本无可厚非,但无论外在形式、包装样式怎样变化翻新,总离不开这样两个前提:一是内容要过得硬,这样包装才能有所附着;二是包装要恰到好处,才能与内容这个“主角”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文化产品的“过度包装”,正是在利益驱动下,脱离了这些基本前提,让外观、噱头等来唱“主角”甚至是“独角戏”,忽视了文化产品对现实的开掘、对艺术的创造,犹如空心之木、无源之水。这种做法一旦习染成风,最终伤害的是文化原创力。就像再华美的袍子,也难以掩盖虚弱的身体,精美装帧、豪华阵容、强

11、大造势,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关注,吸引大众的眼球,有的还能赚个盆满钵满,但那些远离现实、内涵空洞、思想贫瘠的作品,昙花一现,自毁口碑,终究难逃被受众否定、市场淘汰的结局。在曲终人散之际、繁华落尽之时,它们到底在文化发展历程中、在人们心灵世界里留下了怎样的痕迹?如果物质产品的“过度包装”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奢靡风气的滋长,那么文化产品“过度包装”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则提醒人们,过于厚重、极不合体的“华衣”,不但给文化发展套上了沉重“枷锁”,也在人们亲近文化的路途上砌起了道道经济的和心理的“围墙”。美学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纯朴是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就其本质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在今天

12、的文化生态下重新理解这句话,不是要走从“繁冗”到“简陋”的极端,而是在经历了种种“甜得化不开、绕得搞不懂、炫得看不清”的熏染和浮躁后,人们更加珍视艺术的本质,更加渴求本真的呈现。正因如此,当杨丽萍演绎“云南印象”的时候,人们惊叹于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别样的原始美;当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唱响舞台的时候,观众备觉清新动人;当“旭日阳刚”在春晚舞台上以失了些音准的嗓门唱春天里的时候,人们依然为这种命运的放歌而感动古人曾有“买椟还珠”的寓言,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考验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理性选择的重要性。今天,不管是物质消费还是文化消费领域,都存在“过度包装”现象,这让我们不由得要思

13、考:当“宝盒”比“宝珠”更炫目,你该如何选择? “天花板”与“人往高处走”乐其2011年05月16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人往高处走”,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但何为“高处”,却因人们认识上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人生态度。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相对于而言,将军是居于“高处”的,可统领千军万马。但人人都去当将军,手下却无兵卒可指挥,他还能成为将军吗?于是,一位讲出了一句同样振聋发聩的话:“这一生我可能成不了将军,但我乐意成为将军手中的一把利剑。”“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一个人想求取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提升,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有些人简单地把职务提升与

14、人生“高处”划等号,认为只有职务上去了才算进步,才是成功精彩的人生。殊不知,干部队伍的结构总是“宝塔型”的,越往“高处”走,位置越少,进步的空间越有限,每一个干部都可能会在职务进步上遇到“天花板”。这就需要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认真思考什么叫“高处”?如何追求进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早已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雷锋、沈浩、许振超、郭明义、阿里木、何祥美这些英雄模范,都不是身居高位的人,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干着平凡的事情,却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勤奋学习、努力工作、默默奉献。他们或以业务技术水平超群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或以奉献爱心的义举温暖他人,或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受人尊重,或以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为人楷模他们的成功同样令人羡慕,他们的人生同样精彩绝伦。条条大路通罗马。走向人生“高处”的路,并非只有仕途一条。在本职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