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政治期中.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795341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政治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政治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政治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政治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政治期中.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 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3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中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2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所谓“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3

2、英国棉织品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至1850年的20亿码;生铁产量从1740年的1700多吨增至1850年的225万吨。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B英国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大大增加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工人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4狄更斯在描述资本主义社会时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A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B消灭了剥削和阶级分化C实现了普选和人人平等D工人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

3、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A B C D6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 清朝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 西方文明更为先进A B C D7毛泽东曾经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这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过于依赖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中国封建统治者不容许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政党A B C D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

4、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原因有()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运动急需要斗争的主心骨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A B C D9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

5、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10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关于毛泽东思想,以下认识正确的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最伟大最正确的思想武器A B C D1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属于“三改”内容的是()对

6、集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12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具体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 B C D13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

7、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调动了群众建设的积极性,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富到强的伟大飞跃A B C D14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A B C D1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

8、民经济体系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A B C D16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表明()A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历史必然性C科学社会主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动力D社

9、会主义社会在力量上已超过资本主义社会17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群众路线A B C D18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多计划经济体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于党的十四大期间B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C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

10、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D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19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和升级,下列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是()A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 B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C邓小平南方谈话 D1990年中国上海浦东开放20、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

11、的时代。40年来,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由此可见()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世界改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改革变革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使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日益完善A B C D22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并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中,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理论()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主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B C D23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12、义思想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它是由习近平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思想C这一思想仅仅是党的指导思想,对普通人没有指导意义D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八个明确”24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原因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我国国情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A B C D25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