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2795313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第一课时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驿路梨花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略读方法,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以提升阅读素养。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结合“雷锋精神”产生的背景及现实意义,理解文章所表现的“雷锋精神”的传统性、群众性、传承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课时:重点:进一步学习略读的方法,粗知故事梗概。难点: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把握基础。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2解题。文章的题目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闻武

2、均州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陆游听闻南宋朝廷击退金兵,收复洛阳时。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题目中的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3介绍作者即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彭荆风,江西萍乡人,他靠自学成为作家。解放前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因家贫失学,当过报社校对、记者、编辑。还办过文学团体“牧野文艺社”。1949年6月在南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入云南。在西南边疆生活近40年,一直致力于书写边疆军民的斗争和建设生活。长篇报

3、告文学解放大西南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他热爱乡土,热爱出生地鄱阳,热爱小时候待过的赣州、铅山、上饶。多次回乡访亲探友,给当地业余作者讲话或辅导,认真负责生动。写作背景:驿路梨花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当时党中央重新提出学习雷锋精神,作者想创作出感动人心的故事,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也有感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因此有了这个动人故事。虽然写作过程只有不到4个小时,可是作品却是经过了作者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和孕育。4略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竹篾(zh mi):劈成薄片的枝条。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4、一下。修葺(xi q):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 菌子(jn zi ):指蘑菇。 菌,这里是4声音。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露宿(l s):在室外或郊野住宿。需要注意的是露宿的宿是多音字,它还有另外两个读音,分别是宿(三声),用于计算夜,量词,宿(4声)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整体感知。1略读文章,粗知文章大意,按顺序找出文中人物,完成表格。 人物与小茅屋的故事时间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十年后的一天早晨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同上、前天晚上哈尼族姑娘照管小茅屋前几天,姐姐出嫁

5、后解放军建造小茅屋十多年前路过时梨花照料小茅屋解放军盖小屋后,她出嫁前2小结明确。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时间顺序行文,这是顺叙。而在几组人物中我们发现解放军战士和梨花并未出场,哈尼小姑娘向我们讲述的他们的故事,这部分内容是插叙。整篇文章行文顺序与小茅屋的建造、维护顺序刚好相反。我们用以上两种顺序分别复述文章。两种顺序一经比较不难发现,作者采用的时间顺序 好,因为这样安排充分设置了悬念。3找出悬念和误会,品析其作用。一起读文,讨论明确这些悬念。行走在深山里的“我和老余,在淡淡月光下,穿过梨树林,发现了竹篾泥墙的小茅屋,房门反扣,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

6、个字。“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八自然段自然产生的疑问,形成第一个悬念。得到帮助的“我”和老余,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于是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不是主人。第一个悬念引出的第一次误会消除了。第一次误会的消除又引出第二个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谁”瑶族老人说,他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瑶族老人的讲述产生了第二次误会。“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葺房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闪现出一群哈尼小姑娘。“我料想她就是梨花。瑶族老人也走到她们面前,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

7、叔叔盖的。”至此第二次误会消除了,接着 产生了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作用: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悬念的设置,使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吸引读者深入阅读文章,引起读者的心理和情感体验的深度参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4解开悬念,小结明确。那么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小茅屋呢,文中写道:“是为了方便过路人”。那为什么在山里盖一座小茅屋是方便过路人呢?故事的发生地,边疆云南的哀牢山和当地的无量山、乌蒙山、澜沧大黑山一样,都不是一天能够翻越过去的,身强体健的人加快速度步行,也必须走两三天;以至于从前经常有行人因为口粮和御寒的衣服准备不足,或者在攀越山岭时体力耗尽,冻死、饿死在积

8、雪深厚的山头上。所以在无人的深山里出现的小茅屋,无疑是黑暗中一处温暖的光亮,让一颗颗悬着的心瞬间得到了安定。那到底这座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有人建造,有人照管,有人维护,追根溯源,解放军战士说,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纵观全文,作者带领我们开启了一段净化心灵的探寻之旅,一层一层,抽丝剥茧般找到众人建造、维护小茅屋的精神根据。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因此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一个感染另一个,温暖和爱心就这样传递下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不断传承。这时候,这座普通的竹篾泥墙的小茅屋,成为了雷锋精神的载体,因为有爱,而充满温情,暖意融融。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

9、文中的不同含义及其作用。 2把握文章主题,学习并传承雷锋精神。难点: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略读课文,圈画出文中写“梨花”的句子。看看“梨花”在文中出现几次?所指有何不同?出现五次。分别是:(第4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第6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第24段)“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 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

10、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第27段)“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第37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们不难发现,第三处与别处不同,这里梨花是名叫梨花的哈尼族姑娘,指人物。而其他四处,梨花都是景物。景物和景物也有不同,第四处,这段描写的是梦中的香气四溢的梨花,是虚写。另外三处都是实写。2品析“梨花”在文中的作用。因为所指不同,梨花在文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人物-梨花,在这里 ,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

11、物“梨花”建立起关联。景物-梨花。实写大山中的梨树林,洁白、美丽。在暮色中行走,我们发现了可以落脚的小茅屋。这里的梨花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淡淡月光下那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无比优美的意境。同时梦中香气四溢的梨花林、穿着花衫在梨花丛中唱歌的梨花姑娘,景物“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如此虚实映衬,为全文营造一种景、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出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梨花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时人与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除了景物“梨花”,这里还引用诗句“驿路

12、梨花处处开”作结。“处处”体现在哪呢?回顾上文小茅屋的主人们 ,他们有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和生活区域。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是雷锋精神的横向传播,而上节课我们说到一个人感染另一个人,另一群人,我们可以看成是雷锋精神的纵向传递。至此,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3明确标题妙处。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们来讨论明确标题的妙处。“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景物与人物即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作者把梨花和茅屋同化,梨花就是茅屋精神的载体,把雷锋精神的美好和对它的赞美融进梨花,达到了环境、人物、精神的高度统一、和谐。4拓展延伸。文章反复提到雷锋精神,作为00后的同

13、学们,对雷锋精神了解多少呢。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3年3月6日,习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 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用来命名这种精神的雷锋同志。雷锋同志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4岁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20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时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22岁时,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

14、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同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二、细读品析。1仔细读文,找出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及其具体含义。“我们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盐巴,辣子。”-热情周到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懂得感恩“屋里有柴有米有水,瑶族老人还准备过几天来道谢。”下文中老人说道:“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并且他自己真的专门送来了粮食。 -知恩图报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 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为他人着想,又见贤思齐。“瑶族老人深深弯下腰去,对着哈

15、尼小姑娘行了个大礼。”-知恩图报解放军战士并不常住这里,盖这间小茅屋只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无私被深深感动的梨花姐妹暗暗地接过任务,照管小茅屋。 -他们都默默无闻、诚心助人。2、谈谈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驿路”也不尽是平坦顺畅,眼下新冠疫情肆虐,面临生死考验,布满荆棘的危险之路上,我们的白衣天使迎难而上,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从专家、医护人员、到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等,一样的不分身份、年龄、性别、地域,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逆行者的身影。这种勇于担当,不怕牺牲,大爱的精神,忘我的胸怀不正是雷锋精神的现实写照么。相信路没有尽头,雷锋精神也没有尽头。三、总结。洁白美丽的梨花,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不断发扬光大的雷锋精神,驿路梨花书写了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最后愿大家都能做飘香的梨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