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考复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5275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学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学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学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学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学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学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学考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学考复习学考A计划P60一、基础梳理1. 字音煤屑xi路幽僻p踱du着蓊wng郁弥m望 袅nio娜nu羞涩s斑驳b倩影qin媛yun女櫂zho敛lin裾j 梵fn婀玲点缀zhu树梢sho空隙x酣hn眠宛wn然2. 字形蓊蓊郁郁没精打采嬉游3. 文化常识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学者、 散文家、民主战士。作品背影欧游杂记春等。4. 内容理解第一部分(1) :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去荷塘的缘由;第二部分(2/3):漫步小径,抒发独处时的心境;第三部分(4-6):秒写荷塘月色及荷塘四周的环境,融情于景;第四部分(7/8):触景生情,写江南采莲的旧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5

2、. 主旨、情感归纳文章描写了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夜色,作者从原本压抑、沉重、痛苦的心情在游赏产生了淡淡的喜悦,表达了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又无法超脱的思想情感。 6. 本文重点修辞手法(1) 比喻例: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荷叶”比作“婷婷的舞女的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舒展婀娜、灵动飘逸。(2) 博喻例: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答:运用博喻的手法,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生动地描绘了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特点。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3) 拟人例:零星的叶子中间,零

3、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答:运用拟人的手法,“袅娜”“羞涩”将荷花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荷花轻盈多姿、娇羞不语、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态。(4) 通感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答:通过嗅觉闻到的“清香”比喻成听觉听到的“歌声”,将嗅觉和听觉有机融为一体,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荷香时有时无、清淡幽远、沁人心脾的特点,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通感:是描写事物时,将人们的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通过比喻或者形容词打通、 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也称移觉。(5) 叠词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答:“曲曲折折”传神地写出荷塘

4、的广度,“田田”生动地描绘出荷叶的密度,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二、简答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5、;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6、;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 四、五、六段各写了什么内容(3分)第四段:月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中的月色第六段:荷塘四周的小路2. 分析第段景物的写作顺序(3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3. 赏析第段中的动词的精妙作用(3分)静景动写,“泻”“浮”“洗”“笼”将原本沉静的事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月色的动态美,让读者更深的感受到这荷塘月色的美妙。4. 第段中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运用对比(反衬、以声衬静)的手法,“热闹”写出了蝉和蛙此时无拘无束自由欢快的状态,通过蝉蛙的“热闹”与“我什么也没有”的对比,反衬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苦闷、沉重之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

7、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5.选文部分,作者追忆的六朝时的采莲场景有何特点;并结合上下文谈谈它的作用。 (6分)六朝采莲的场景热闹美丽,富有生命活力。(2分)作者借助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由无忧的生活的向往;(2分)同时这种追忆

8、也与现实生活的苦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失落与孤寂。(2分)第一练1.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零星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6.文中四、五、六段各写了什么内容(3分)7. 分析第段景物的写作顺序(3分)8.赏析第段中的动词的精妙作用(3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9. 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10.

9、作者追忆的六朝时的采莲场景有何特点;并结合上下文谈谈它的作用。 (6分)第二练1.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零星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6.文中四、五、六段各写了什么内容(3分)7.分析第段景物的写作顺序(3分)8.赏析第段中的动词的精妙作用(3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9.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10.作者追忆的六朝时的采莲场景有何特点;并结合上下文谈谈它的作用。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